2015年,是朱希睿和丈夫徐青創(chuàng)立“青雕希琢”陶瓷品牌的第10個年頭,他們決定重新調整定位推出陶藝師平臺,為更多惜瓷之人提供帶有“人文情懷”與“設計溫度”的美物,因為他們總覺得:“如果一味追求銷量,會離初心越來越遠。”2014年,他們迎來了第一個愛情結晶的降生,同時也迎來了“青雕希琢”品牌從“不為人所知”到“廣受喜愛”的突破。過去十年,景德鎮(zhèn)的外來藝術者逐年增多,藝術氛圍空前活躍,十幾年前工藝美術大師獨領風騷的局面早已變成了歷史,取而代之是70、80后的推陳出新。
朱希睿喜歡這種“大碰撞”帶來的變化和革新,因為在她心里,“每個時代的文化特征、信仰追求都會反映在作品里,創(chuàng)造出屬于這個時間點的價值?!?/p>
宿命
在大多數人印象中,景德鎮(zhèn)和陶瓷早已有了上千年的纏繞。朱希睿就出生于景德鎮(zhèn)一個專門從事“陶瓷書法”的藝術世家,但她透露,起初對陶瓷并不是那么感興趣,“可能是見多了吧。”
現(xiàn)在,她越來越覺得自己走上陶瓷這條路是某種“宿命”使然。因為她不僅進入了景德鎮(zhèn)陶瓷學院接受專業(yè)學習,更繼承了祖父的衣缽,成為陶瓷書法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
愛上陶瓷是在她攻讀了生活陶藝碩士以后。一次國外生活器皿陶藝家的分享會讓她突然有了方向,“當時覺得挺神奇的,和自己從小理解的制作陶瓷的感觸不一樣。開始覺得,添加了個人情感和經歷制作出來的作品才是自己喜歡的,才是活生生的東西,而不是放在博古架、玻璃罩里面的擺設?!?/p>
由此,“青雕希琢”便誕生了,名字取自丈夫徐青的“青”及朱希睿的“?!?,諧音“精雕細琢”。彼時的他們還是陶瓷學院的學生,懷著對陶瓷藝術的滿腔熱愛,希望能共同攜手打造屬于自己的品牌。此后的十年,經營品牌的過程,慢慢演變成他們經營愛情的旅程。
朱希睿說:“當時他們也做一些茶具、香具、擺件等,后來逐漸發(fā)現(xiàn)這類器皿的制作者很多,全都大同小異,模仿者也層出不窮。因此,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在開發(fā)具有東方美學的生活藝術品上,并致力于開發(fā)由自己原創(chuàng)的陶瓷生活類產品。打造以陶瓷茶盤為中心的茶席世界?!?/p>
傳統(tǒng)茶盤僅僅是圓形的上下兩層式,上層擺放茶具,茶水從上層的小洞中漏到下層的托盤中去,每次水裝滿了必須要端走倒掉,很不方便。朱希睿考慮要在功能設計上下大功夫,她覺得陶瓷茶盤的設計也要像木頭茶盤、石頭茶盤一樣,具有方便的流水功能,無需頻繁地倒水。因此“青雕希琢”的茶盤被設計為平面式長方形,在方形中巧妙地安排出水口,并通過接通水管,排出剩余茶水。
功能上的問題解決了,藝術性的問題更難不倒這些景德鎮(zhèn)的藝術家。
朱希睿平日習字、練琴、品茶,都帶給她如傳統(tǒng)文人般的精神向往,因而她的“瓷畫”作品中常見東方美學意象。例如《凝望》系列,視線都是從庭院中的窗格、門廊、屏風看向窗外的恬靜風景。你雖看不到她,卻可以感受她當下的心境狀態(tài)與感觸領悟——安靜地、不張揚地發(fā)現(xiàn)身邊之美。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她希望用屬于80后這代人的思維進行詮釋,體現(xiàn)現(xiàn)代漢語語境下的情感流露……
將個人原創(chuàng)作品中的元素符號提煉、融入產品設計,使得“青雕希琢”具有源源不斷的設計靈感。它已不僅僅是單款產品的量化與市場占有,所呈現(xiàn)的是一個個具有藝術堅持的產品延伸。
匠心
近兩年來,“匠人”一詞被國人反復提及,而一說到這個詞就不得不溯源至日本民藝運動。上世紀30年代,日本民藝運動的領導者柳宗悅創(chuàng)建日本民藝館,而后用畢生精力保護發(fā)揚日本傳統(tǒng)手工藝,引導日本社會將簡潔與實用作為美的標準:“在充滿虛偽、流于病態(tài)、缺乏情愛的今天,不能不承認,當美發(fā)自自然之時,當美與民眾交融之時,并且成為生活的一部分時,才是最適合這個時代的人類生活。”
朱希睿亦同意柳宗悅關于“美要成為生活一部分”的這一說法。她認為純欣賞的藝術瓷器在某種程度上是缺少與人的溝通、與人產生某種深層次的聯(lián)系的?!暗疫€是認為我們對‘匠人’的理解有一點草率。很多年前,我們對匠人的理解是制器者。覺得匠人是缺少藝術感的,那個時候我感覺是有點看輕了。隨著日本民藝運動,我覺得我們又走到了另一個極端?!?/p>
在她看來,所謂“匠人”,首先跟“工藝”是有聯(lián)結的,“反復多次”“熟練”是基本要求。“但好的匠人有這些技藝就夠了嗎?我們會說好的匠人要保留對事物的尊重,包括對材料的尊重,對時間的尊重……有時候需要慢下來,不要過于追求快速得到效果的技藝,而通過與內心、傳統(tǒng)、大自然的對話,達到‘技術’和‘人’之間高度的融合。”
十幾年來,奔赴景德鎮(zhèn)從事陶瓷的洪流涌起又退去,朱希睿卻從未選擇過遠離。最近幾年,她也親眼見證那些曾經離開的伙伴克服種種困難重新歸來?!半x開,不代表不熱愛,但是留下的絕對是百分百的熱愛。”朱希睿說。
如今,多數在景德鎮(zhèn)的陶瓷從業(yè)者已不再是過去的陶瓷工匠,而是強調把文化理念滲透進作品中,描摹他們每一個當下的“生命狀態(tài)”與“生命境界”的陶藝家。就朱希睿而言,純工筆的繪畫需要耗費很多功夫,她希望能將每個階段對生命的領悟展現(xiàn)在作品里,每一次都盡量對以往作品有所突破,而不只是單純的重復,以致一輩子就一種模式?!拔蚁M沾衫L畫這一塊是能記錄我人生的,不僅是表現(xiàn)繪畫的‘形式感’而已。”
對于像朱希睿一樣的陶瓷人來說,堅守往往意味著固執(zhí)、緩慢、少量、勞作,但是這些背后所隱含的是專注、技藝及對完美的追求。如李宗盛所言:“一輩子,總是還得讓一些善意執(zhí)念推著往前,我們愿意去聽從內心的安排專注做點東西。至少對得起光陰歲月,其他的就留給時間去說吧。”
玉不琢不成器,陶瓷如是,必需經過烈火煅燒,千錘百煉,方能器質天成,終成大器。人亦如是,必須經過時間洗淘,去除渣滓,沉淀精華,方能自我修行,完成蛻變。所有的打磨讓陶瓷耀目璀璨,所有經歷讓生命臻于非凡?!安晃反笃鸫蠓彩鲁惺芙蛹{。如果太容易心浮氣躁,這就證明你所經歷的挫折還不夠?!?/p>
“我自認為還稱不上是匠人,但我還是在守著心底的這份匠心。” 朱希睿說,她會一直在路上,精雕細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