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7年生于廣東中山的梁白波,從小就是一個有個性的人,她的娘家在上海北京路的一家廢品店樓上,木扶梯搖搖欲墜,可以想象她跌宕的成長歲月。她畢業(yè)于上海新華藝專,繪畫天分頗高,思想激進,學生時代就參加過共產(chǎn)黨組織的南京路飛行集會——能迅速集合又能迅速解散的集會,這樣的活動訓練了她的機敏和果敢。
20世紀30年代初,梁白波加入了中國第一個油畫藝術(shù)團體“決瀾社”,并在其首次畫展中展示了一幅別樣的作品——一個躺著的無頭無腳的人體,這幅畫的構(gòu)思體現(xiàn)了梁白波過人的才智和超群的膽識,在表現(xiàn)女人的性美上遠遠超越了男畫家,運用的手法也相對于男畫家高明大膽得多。
當殷夫等烈士犧牲后,上海白色恐怖嚴重,梁白波遠赴菲律賓,在華僑中學教繪畫。1935年回國后,在上海開始為《立報》畫“蜜蜂小姐”,并一直連載25天,當時引來很多人的注意,成為當時唯一的女漫畫家,并與張樂平的“三毛”形象一起成為經(jīng)典。
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后,她加入張樂平帶領(lǐng)的抗日救亡漫畫宣傳隊,并且是此條戰(zhàn)線上唯一的女性,與男畫家相比,她的宣傳畫更多能從女性立場出發(fā),喚起婦女同胞的抗日覺悟,盡婦女戰(zhàn)時應盡的責任。比如《站在日軍面前的巨人——游擊隊》,是她抗戰(zhàn)時期的漫畫代表作之一,游擊隊員“巨人”與入侵日寇的渺小形成強烈對比,游擊隊員的無畏氣概屹立在日寇面前,粗黑圓潤的用筆和飽滿的構(gòu)圖太有力度。
在為畫報供稿時,梁白波是靠拿稿費過日子,生活上很窘迫,也是在這個時候,遇到了她以后三年中的情夫葉淺予,感情也是從漫畫開始的。梁白波不是很美的女人,但是有著藝術(shù)家的魅力和氣質(zhì),說話慢條斯理,總是法國女孩的打扮,讓人很難忘記。她的經(jīng)歷、生活方式和藝術(shù)思維,是新鮮熱辣的,像一個水果拼盤,帶著亞熱帶風情,對葉淺予來說有著致命的誘惑力,磁場難以抗拒。
他們相愛了。梁白波知道葉淺予有老婆孩子,但是只要他有勇氣拋開那個家,她情愿過流浪藝術(shù)家的苦日子。梁白波的詩性思維也拓展了葉淺予的繪畫思路,使他筆下的漫畫形象都更為豐滿。兩人情投意合,在上海正式公開同居。然而這段同居關(guān)系引來了社會各界的風言風語,后來兩人遷至南京。
在南京的生活辛苦又拮據(jù),但是梁白波卻從未有過埋怨??墒侨赀^去了,梁白波終究沒有得到永久。同居的三年,兩人常常被葉夫人跟蹤,梁白波表面上思想解放,敢于沖破封建禮教,與心愛之人同居,可畢竟是個女人,心理和生理上對歸屬感的訴求越來越重,這種瑣碎的精神折磨將她的愛一點一點地毀掉。
1938年,31歲的梁白波舍棄了葉淺予,離開了漫畫宣傳隊,也離開了藝術(shù)家群,與一位國民黨空軍軍官陳恩杰結(jié)為夫婦,新婚后她跟隨丈夫去了臺灣。幾年過后,梁白波就和丈夫離婚了,獨自帶著一個孩子生活,她在藝術(shù)和俗世的矛盾漩渦里沉浮,連生計都成了問題。有一段時間,她在朋友開的陶瓷廠工作,畫瓶子。
梁白波的個性很孤傲,她不輕易和人走得很近,她愛看鄧肯自傳,有著強烈的自由意識,不愿被侮辱,曾經(jīng)那份熱到沸騰的愛,后來在她眼里變成了“黑色”,最后,她因精神分裂,六十幾歲的時候在臺南海灘自殺。
梁白波這個名字對于今天的人來說是相當陌生的,但她確實是一個不該被歷史遺忘的女性漫畫家??谷站韧鰰r期,她與許多男畫家手持畫筆并肩作戰(zhàn),她創(chuàng)作的諷刺漫畫“蜜蜂小姐”一度轟動上海,后被山東畫報社出版。為了紀念她,梁氏后人出了畫冊《白波紀念》,畫作純美,飽含天籟,令人思念落淚。作為中國漫畫史上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女畫家,她的藝術(shù)生涯如同流星一樣劃過天際,短暫而精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