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國家十分重視民辦教育的發(fā)展。獨立學院正逐漸成為我國高等教育發(fā)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獨立學院中堅力量的教工黨支部應凸顯其重要作用,其作用的發(fā)揮應從多方面通過多途徑進行創(chuàng)新。獨立學院教工黨支部還存在一些問題,對此,提出要與工會工作相結合;與校內學術機構建設、學術科研教團體建設相結合;與“校企合作”活動相結合;教工黨建促學生黨建。
關鍵詞:獨立學院;教工黨支部;發(fā)揮作用途徑創(chuàng)新
中圖分類號:D267.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5)02-0107-03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這既表明了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決心,又豐富和發(fā)展了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內容。決定中提出,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可以預見,隨著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的逐步落實,我國民辦高校必定會得到進一步的發(fā)展。民辦高校的黨建理論也必定在堅持傳統(tǒng)的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基礎上,與時俱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和習近平改革攻堅思想將帶著鮮明的時代特色豐富馬克思主義高校黨建理論寶庫。近年來,我國民辦高校和民辦教育已經初具規(guī)模,民辦高校教工黨支部建設及其作用的發(fā)揮,在傳統(tǒng)的馬克思主義黨建理論中并沒有現(xiàn)存的答案,因此,帶著鮮明的時代特色的改革攻堅思想將成為解決新時期民辦高校黨建問題的指針。
在“董(理)事會領導下的校(院)長負責制”這一民辦高校的治理制度下,教工黨支部如何發(fā)揮引領作用、服務作用和保障作用?這是新時期必須解決的問題。教工黨支部建設及其作用發(fā)揮的途徑創(chuàng)新一直是獨立學院黨委關心、思考和探索實踐的問題。
為了切實加強教師黨支部的建設,發(fā)揮教師黨支部的作用,獨立學院教工黨建模式設計就必須立足學院黨建的現(xiàn)有基礎,抓住學院工作的特點,針對教師具體情況來進行。因此,本課題首先分析獨立學院黨建的基礎、工作特點和教師情況,再針對黨建工作與學院工作特點和教師情況結合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教工黨建工作模式創(chuàng)新設計。為了對獨立學院教工黨建工作的現(xiàn)狀及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入分析,我們從獨立學院中挑選了一所具有代表性的學院(廣州大學華軟軟件學院)進行深入分析。
一、獨立學院教工黨支部黨建工作的現(xiàn)狀
(一)教工黨支部的核心力量分析
教師黨建工作不是空中樓閣,它必須要依托于黨的核心力量這一基礎。教工黨員是教工黨建的核心力量。為了衡量教工黨員核心力量的大小,這里采用以下兩個指標來度量:黨員總數及占比和黨員隊伍中年齡和職稱結構。
以華軟學院的調查結果為例。2012年該校教師總數733人,其中教工黨員238人占教師總數的32.5%,遞交申請書的教師僅8人。在238名教工黨員中35歲以下的有190人占79.8%;35歲以上的教師48人占20.2%。在35歲以上的教工黨員中,中級職稱的有40人,高級職稱的僅4人,沒有職稱的4人。
調查結果數據充分說明:獨立學院教師入黨熱情不高、能夠自己培養(yǎng)的教師黨員偏少、高級職稱的黨員和35歲以上中級職稱的黨員占比偏低。獨立學院的科研工作主要依托于高級職稱黨員和年富力強的中級職稱黨員,調查數據顯示獨立學院的科研工作任重而道遠。
(二)教工黨支部的影響力分析
黨員在教師隊伍中的影響力是黨發(fā)揮作用的重要前提,是黨的方針政策得以貫徹執(zhí)行的關鍵。為了衡量黨的影響力大小,這里采用以下三個指標來度量:積極分子總數及占比、與黨組織聯(lián)系緊密的教師占比和有遞交申請意愿的教師占比。
以華軟學院的調查結果為例。2012年該校遞交申請書的教師僅8人,僅占教師總數的1.1%。這一比例嚴重偏低,究其原因是黨組織對教師缺乏吸引力。
通過對該校教師的問卷調查,我們發(fā)現(xiàn):一半以上的教師一周內與書記聯(lián)系的次數平均不到1次。
通過對該校教師的問卷調查,我們還發(fā)現(xiàn):有入黨意愿但并未遞交申請書的教師占總數的11.2%,已遞交入黨申請書的教師僅占總數的4.7%,尚未有入黨計劃的占17.8%,民主黨派成員占1.9%,黨員占64.5%。
通過以上對獨立學院教工黨建工作的基礎分析可以看出:遞交入黨申請書的教師和入黨積極分子占教師隊伍的比例偏低,自己培養(yǎng)的教師黨員較少;教師黨員中,高職稱黨員和35歲以上中職稱黨員所占比例偏低,嚴重制約著獨立學院的科研發(fā)展;教師與黨組織聯(lián)系較少,教師在工作、生活等方面對教工支部書記需求不多。因此,在獨立學院教工黨支部發(fā)揮作用模式創(chuàng)新設計時,必須充分考慮獨立學院教工黨建的現(xiàn)狀和基礎。
二、獨立學院教工黨支部黨建工作存在的問題
(一)對教職工黨員的教育管理難以有效到位
獨立學院發(fā)展的時間短,教職工隊伍的構成比較復雜,主要有三部分:一是從各高校、機關事業(yè)單位退休的教師和管理干部,二是剛畢業(yè)工作的研究生,三是海外留學回來的研究生或校外的兼職教師。這樣的構成,使得獨立學院自有的教職工隊伍,往往呈現(xiàn)出“兩頭大,中間小”、流動性強的特點,學校教職工中,老年人多、年輕人多,中青年骨干極度缺乏。華軟學院的調查結果顯示:該校中年教師只占26.2%、博士研究生占5.5%、高級職稱占8.2%。
在獨立學院工作的退休教職工黨員,有的嫌組織關系轉來轉去很麻煩,不愿意轉移組織關系,有的以原工作單位黨組織不讓轉移組織關系為理由拒絕轉移組織關系,還有的說獨立學院黨組織不如原工作單位黨組織好,所以不轉移組織關系。這就使得這一部分長期在獨立學院工作的黨員,游離于獨立學院黨組織的教育管理之外。那些在獨立學院工作的大學生黨員、研究生黨員,不少人雇傭思想、“打工”思想比較嚴重,認為到獨立學院工作只是過渡一下,工作一段時間之后就會考研、考博、換工作,所以,他們不愿意轉移組織關系或不愿意表明黨員身份,做口袋黨員、隱形黨員。這也使得這一部分黨員游離于黨組織的教育管理之外。再者,缺乏黨員再教育的工作機制,使得獨立學院教職工黨員的教育管理難度加大、收效甚微。
(二)黨的組織生活形式單一
調查顯示:70%以上的人認為目前黨組織生活形式呆板乏味;40%/以上的認為黨組織生活脫離工作或生活實際,在內容上也有待進一步擴展。大家都認為黨員組織生活要形式多樣化,可以采取的內容和形式有:學文件、上黨課、看視頻和外出參觀等。
(三)黨務工作干部配備不足
據調查發(fā)現(xiàn),獨立學院教工黨支部的黨務干部,特別是基層黨務干部,大部分是由行政人員或任課教師兼任,大多數教師每學期都要上3門以上的課程,所以每天都要花費大量時間用在備課和科研上。并且這些教師都是以年輕老師為主,高校黨務工作經驗和黨的理論知識素養(yǎng)缺乏,隊伍素質參差不齊。
三、獨立學院教工黨支部工作存在問題的成因分析
上述問題,已經嚴重影響了獨立學院教工黨支部政治作用的發(fā)揮和黨建工作的有效開展。本文從領導重視程度、體制機制、黨員黨性意識等方面,對產生這些問題的原因進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獨立學院教工黨支部黨建工作存在問題的成因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一)獨立學院教工黨支部被邊緣化
中組部、教育部黨組《關于加強民辦高校黨的建設工作的若干意見》明確了黨組織的七項工作職責,并且提出“黨組織領導班子成員可通過法定程序進入學校決策機構和行政管理機構……黨組織對學校的發(fā)展規(guī)劃、人事安排、財務預算、基本建設、招生收費等重大事項,提出意見建議,參與研究討論?!钡?,《關于加強民辦高校黨的建設工作的若干意見》執(zhí)行的強制性和約束力明顯不強。在現(xiàn)實工作中,一些獨立學院沒有將該規(guī)定真正落到實處,很多獨立學院的黨組織領導班子成員沒有進入理事會(董事會),對學校重大事項、重大決策也沒有建議權。在一些獨立學院,黨組織的地位只具有象征意義,“說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理事會(董事會)需要黨組織協(xié)助工作時把黨的工作放在重要位置,不需要黨組織監(jiān)督時又把黨組織放在一邊。缺乏進入學校決策和管理層次的機制,黨組織游離于學校決策管理之外,難以很好地維護、反映教職工的正當權益和訴求,這也使得廣大教職工對黨組織的地位和作用,不同程度的忽視。黨組織被邊緣化的現(xiàn)象在獨立學院中比較普遍的存在,致使獨立學院黨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不明顯,監(jiān)督和保障職能也難以發(fā)揮。
(二)教工黨支部黨建工作的運行機制不完善
雖然獨立學院教工黨支部普遍仿照母體高校黨組織建立健全了黨的組織體系,但是具體的工作體制和運行機制尚未完全建立起來。一是黨員再教育制度缺乏。黨員再教育,是鞏固入黨前教育培訓成果的重要措施,也是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發(fā)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的必然要求,對于進一步堅定共產主義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具有積極的作用。目前,一些獨立學院黨組織幾乎沒有專門給黨員舉辦過培訓班、上過黨課、舉行過專題報告會,致使黨員再教育幾近空白,特別是學生黨員的再教育,缺位尤其嚴重。黨員再教育制度的缺乏,導致黨支部對黨員教育管理的難度加大,而一些黨員也放松了對自己的要求,致使黨員先鋒模范作用不夠。二是黨內工作制度執(zhí)行不力。在一些獨立學院黨組織,這些黨內工作制度執(zhí)行不力或者處于空白,使得黨組織軟弱渙散,沒有凝聚力和戰(zhàn)斗力。三是黨務工作干部的培訓、交流機制幾近空白。黨務工作干部是黨組織開展工作的重要力量,加強對黨務工作干部的培養(yǎng),就能夠強化黨的工作,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zhàn)斗力,提升黨組織在群眾中的影響力。而一些獨立學院黨務工作干部整體素質不高,相應的培訓和交流機制也沒有建立起來,這使獨立學院黨建工作難以取得有效的成績。
(三)教工黨支部黨員黨性意識薄弱
獨立學院部分教工黨支部的支委成員及黨員的黨性意識淡薄,責任感及使命感不強,不能很好地發(fā)揮先鋒模范帶頭作用。獨立學院的教工黨支部書記一般都是兼職書記,年青教師居多,平時工作及生活的壓力較大,加之工作一般又是無償的,以及學校對支部書記的黨建業(yè)務培訓又較少,導致了一些黨支部書記在黨建工作方面的角色意識不強、積極性不高,對黨建的基礎理論知識的學習及儲備不夠、黨建工作經驗不豐富等,工作能力上存在一定的不足,有一定敷衍了事的心態(tài),影響了黨支部戰(zhàn)斗堡壘作用的發(fā)揮。
四、獨立學院教工黨支部發(fā)揮作用的創(chuàng)新途徑
有了前面的調查分析,我們的黨建模式設計也就相應地清晰了,它雖然與我們課題組原先想象的不一致,但是符合學院的實際,也是可行的和有效的。
(一)與工會工作相結合
工會是黨領導的職工自愿結合的群眾組織,是黨密切聯(lián)系職工的重要橋梁和紐帶。做好工會工作,對于黨團結和帶領廣大職工推進學院的良好發(fā)展發(fā)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結合新時期工會工作的新特點和教職工的工作實際,黨建工作要與各工會分會建設結合起來。教師支部委員與各工會分會的工會委員適當兼職。工會積極分子作為入黨積極分子培養(yǎng),黨建活動可以與工會活動結合開展。例如,可由黨委領導,各教師支部主導,建立各基層工會分會委員會,使教師黨建通過基層工會委員會與普通教師結合起來。教師支部通過工會委員會的活動推動黨的建設。由于通過各分會的工會委員會,黨建活動形式可以豐富多彩。首先,參加的人員由單純的黨員擴展到支部聯(lián)系的所有教師;其次,黨建活動通過工會活動深入到了教師的福利領域,可以關心教師的伙食、食堂條件、教師辦公條件、教師小區(qū)和教師公寓建設等等。再次,可借助知名教師的社會影響力,聘請各類專家、學者、律師等作為工會工作的援手,增強和擴大工會的影響力,使工會始終充滿生機和活力。
(二)與校內學術機構建設、學術科研團體建設相結合
由學院黨委領導,相關專業(yè)系教師支部聯(lián)合主導,成立相關的校內學術機構、學術科研團體、教學研討團隊。例如,國貿系支部與管理系支部,就可以組織聯(lián)合成立經濟管理研究會;軟件系支部和游戲系支部可以聯(lián)合成立軟件及游戲開發(fā)中心;基礎部支部和思政部支部可以聯(lián)合成立國家宏觀政策研究中心或公共課教學研討聯(lián)合會;等等。黨組織通過學術機構和教學科研團隊的建設,讓學術水平高的黨員,帶動教師隊伍業(yè)務能力的提高,既服務于學校的教育目標,又將教師隊伍牢牢地團結在自己周圍。業(yè)務水平的提升,對科研和教學的關注,是教師隊伍的第一興趣。當學院教師黨建與校內學術機構建設、學術科研團體建設、教學研討團隊建設、教師業(yè)務能力幫扶相結合并能夠產生實實在在的效果時,則黨建無論是對黨建本身,還是對學院集體和教師個人,都是極大的好事。同時,由于有了這種結合,教師黨建還可以通過這些學術團體關心教師的科研環(huán)境和科研資源,推動學院行政工作向前發(fā)展
(三)與“校企合作”活動相結合
針對“黨組織生活形式單一”問題,這要求我們必須積極創(chuàng)新教工黨員活動。結合獨立學院旨在培養(yǎng)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辦學理論,建議黨組織可實施“校企黨員聯(lián)誼會”等活動,使活動主題、活動內容、活動形式等能緊密圍繞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這一中心展開,使黨建工作服務學校中心工作的作用更加明顯。
(四)教工黨建促學生黨建
高校教工黨建要充分發(fā)揮自己在培養(yǎng)大學生成長成才中的作用。教工黨建的引導影響,在加快學生黨建、直接培養(yǎng)人才中發(fā)揮重要作用。2014年9月9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同北京師范大學師生代表座談時曾講道:“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也?!薄皞鞯馈笔堑谝晃坏摹R粋€老師,如果只知道“授業(yè)”“解惑”而不“傳道”,不能說這個老師是完全稱職的,充其量只能是“經師”“句讀之師”,而非“人師”了。而這里的“傳道”,傳的是“紅色正道”、而不是“歪門邪道”。教師應該用自己的言行倡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潤物細無聲地浸潤學生們的心田、轉化為日常行為,增強學生的價值判斷能力、價值選擇能力、價值塑造能力,引領學生健康成長。例如,教工應對學生黨建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予以教輔,加深青年學生對科學理論的理解、提高了學生的理論水平、為大學生指明正確的方向;并且,教工黨建的引導影響可深化對學生黨支部工作模式的理性認識,推進高校學生黨建工作和黨支部建設的整體創(chuàng)新,突出學生黨支部運行機制的實效性;教工黨建加強對學生黨建工作的指導,提高學生黨務干部和學生黨員的整體素質,增強向心力、凝聚力和戰(zhàn)斗力,提高學生黨建工作效能等等。教工黨建的引導促進,并最終通過大學生黨建的影響,真正把大學生培養(yǎng)“成為理想遠大、熱愛祖國的人,成為追求真理、勇于創(chuàng)新的人,成為德才兼?zhèn)洹⑷姘l(fā)展的人,成為視野開闊、胸懷寬廣的人,成為知行統(tǒng)一、腳踏實地的人”。
五、建議與結論
通過調查與分析,本文提出如下建議:學院教師黨支部建設應該與各工會分會委員會的建設相結合,通過各工會分會委員會團結全體教師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并切實關心改善教師福利;教師黨建與校內學術機構建設、學術科研團體建設、教學研討團隊建設、教師業(yè)務能力幫扶相結合,通過這些學術團體關心教師的科研環(huán)境和科研資源,提高教師的教學科研能力,服務于學院的教育發(fā)展目標;教師黨建與教師知識思想的生產和傳播相結合,通過加強黨建宣傳,加強對教師的指導、增強黨員教師向心力,確保教師既堅持馬列主義,又發(fā)展馬列主義,既堅持四項基本原則,不犯組織路線錯誤,又發(fā)展四項基本原則,服務于國家和民族的長遠利益。為了保證以上黨建模式的實施效果,在一流人才方面,我院黨建還應該:主動吸納一流人才入黨、培養(yǎng)造就黨內一流人才、為黨內一流人才遮風擋雨、協(xié)助加入一流人才的教學科研團隊、為一流人才的教學科研團隊做好后勤保障、對一流人才的教學科研團隊依法進行管理。
參考文獻:
[1]許志娥.獨立學院的產生和發(fā)展[J].現(xiàn)代企業(yè)教育,2008(10):197-205.
[2]唐朝繼.高校黨建工作基本規(guī)律探析[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9(6):100-103.
[3]姜富全.獨立學院黨建工作面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成都:西南大學,2013:17-23.
[4]賀建鄴.新時期高校教師黨員的培養(yǎng)與發(fā)展工作思考[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版),2009(4):15-16
[5]劉向龍,魏萍,王華剛.獨立學院教工黨支部組織生活創(chuàng)新研究[J].科技致富向導,2010(15):271-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