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舊的課堂學習方式一定要改變,在課改中,教師不要盲目地追求華麗新奇的形式,應從學生的具體實際出發(fā),遵循學生的求知規(guī)律,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學有所悟,學有所得。
關于“抄寫”的案例
鏡頭一:靳家彥老師教《田忌賽馬》。開始上課,靳老師先板書課題。因為“忌”是個生字,靳老師寫得比較慢。寫完第一筆,靳老師停下問道:“第二筆從哪里起筆?”學生答曰“橫”。靳老師說:“上面部分是‘自己’的‘己’,下面部分是什么?”學生答“心”。靳老師把字寫完,指著它說:“田忌的忌就是妒忌的忌。妒忌是從心里發(fā)出來的,所以是心字底?!苯又?,靳老師問:“這個字現(xiàn)在就能記住,回家一遍都不抄,明天聽寫保證不錯的同學,請舉手?!泵魈炻爩?,會不會有寫錯的學生?可能有,或者說肯定有。但不加以區(qū)分就讓所有的同學都抄寫十遍,那是病急亂投醫(yī)。只有不會寫的學生才要抄,這才是對癥下藥。
鏡頭二:下鄉(xiāng)調(diào)研時聽一位老師執(zhí)教三年級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一首詩學了一節(jié)課。快結(jié)束時老師說:“這首詩我們學完了,今天的作業(yè)是把這首詩抄5次,明天向小組長背誦?!?/p>
我們不禁要反思,一首七言絕句學了一節(jié)課,回家還要抄寫五次,那課堂上干什么了?和專家的課堂反差竟如此之大?后面這個例子是農(nóng)村教學的一個縮影。這就是為什么教師學生經(jīng)年累月、周而復始不停努力,課卻沒有上好。課上沒學好,課后補抄補背,搞題海戰(zhàn)術,能不累嗎?這樣本該課內(nèi)完成的推到了課外,推給了家長,這就涉及鄉(xiāng)鎮(zhèn)“家長素質(zhì)”上?,F(xiàn)在鄉(xiāng)下的家長有單位的,這方面意識強的就把自己的孩子往縣城擠;沒單位的,意識不強的(一是打工的,二是管果園的,自己白天累了,也沒時間管),無法完成老師當天布置的作業(yè),要掌握的知識在家里得不到補充,學生在家里根本完成不了,第二天又回到了老師這。老師第二天要講新知識,課余、課外還要抓前面沒完成的,要加班進行加強訓練,每天披星戴月、疲憊不堪。這樣周而復始,學生越來越疲,老師更是苦不堪言。如此情景,要使學生自己學會學習,主動要求學習,從而提高教學質(zhì)量簡直難上加難。這個例子已經(jīng)將鄉(xiāng)鎮(zhèn)教育的一些困境反映出來。
案例反思
通過前面兩個鏡頭的對比,筆者不禁反思,不單單是對課堂效率的把握,還有許多諸如對教材的把握不準,教師語文意識不強等現(xiàn)象也在鄉(xiāng)村教學中屢屢存在。為此,我們高效的課堂,呼喚高效的課堂教學。要形成高效的課堂,教師是關鍵,課改的關鍵是人的改變。雖然目前筆者所在縣小學語文師資方面客觀存在困難,如有些語文教師是體育、數(shù)學老師轉(zhuǎn)行過來的,有的是大學剛剛畢業(yè)還沒有教學經(jīng)驗的,還有的是代課教師,更有些對新課改摸不到頭腦的老教師。但只要不斷地加強教師自身業(yè)務素質(zhì)的學習,就能夠使自己對課堂的駕馭能力好一點,再好一點。通過一段時間的努力,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急需改進。
第一,課前設計不夠精心,上課效率難保證。許多老師將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我怎樣教”上,而常常忽視了作為教學主體地位的學生要“怎樣學”這個環(huán)節(jié),這個問題不解決,就無法激勵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就無法提高課堂效率。
第二,教學目標不明確,課上完成力度不夠,課間節(jié)奏松散。有些教師教學方法使用不當,將時間浪費在討論上,有的教師為了增強教學的趣味性,將整節(jié)課的內(nèi)容都用在表演上,課堂氣氛非常好,但是學生并不明白自己討論和表演是為了什么,成了為了玩而玩了。要提高課堂效率,就要用好課上的45分鐘。
可見,要改變筆者所在縣當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低下的現(xiàn)狀,急需提高小學語文教師的課堂教學能力。
語文是一門古老而又年輕的學科。中華五千年文明傳承,賦予了它經(jīng)典性和相對穩(wěn)定性;蓬勃興起的新課改如春風般給它灌注了新的血液和生命力。語文教師任重而道遠,隨著新一輪基礎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越來越緊迫地呈現(xiàn)在大家的面前。在響徹神州大地每個角落“減負”的口號下,語文教學將何去何從?當務之急,筆者認為還是要抓住根本、著眼課堂,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課堂效率提高了,課下學生也就沒有負擔了,學生們學習也不累了,自然學習也就不再是痛苦的事情了,才有可能讓學生喜歡學習,自主學習,實現(xiàn)“課改”要求,達到“減負”增效的效果。針對以往低效的課堂,筆者提出三點應對措施。
一是內(nèi)容講到點子上。語文知識面廣,教師在教學的時候一定要分清主次,“主則詳,次則略”,不能一碗水端平,全都一樣仔細講解。一來講的太多學生不愿意聽,二來就是認真聽了,全堂45分鐘,老師不停地講,學生怎么可能都記得住,有時候可能將不重要的記住了,重要的知識點卻不知道。
二是著力點放在學生能力訓練上。語文教學的目的是讓同學們聽、說、讀、寫能力全面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就要在課堂上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不能再以老師的講為主,而要以學生的學為主,讓同學們在練習中提高自己的語文素質(zhì)。利用課堂時間多讀書,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現(xiàn)”,不要什么知道都告訴學生,要他們在多練習中自然提高。
三是教師將功夫下在備課上。課堂的教學效果關鍵在于教師的備課。教師在課前針對學生實際情況,結(jié)合所要教授的知識,將教學內(nèi)容系統(tǒng)化整理,呈現(xiàn)給同學們。只有這樣,同學們才能學得好,課堂效率才能提高。
(作者單位:江西省贛州市安遠縣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