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力是一個初中學生必須具備的基本品質。無論是在生活中,還是在學習中,只有具備無限的想象力,才能更好地了解生活,才能學到更多的知識,才能開拓自己的知識疆界,也才能最終提升個人的綜合知識素養(yǎng)。語文是學生馳騁想象的疆土,在語文的世界里,學生的思想可以自由飛揚,能夠在現實與夢想之間搭建一座橋梁,能夠發(fā)現自己的“新大陸”,能夠在各種想象的指引下,發(fā)現自己的觀點,形成自己的獨到見解。這些都是素質教育下語文課堂教學所要追求的效果,是現代教育理論對學生教育的要求。而要實現這些目標,要想提升學生的想象力和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就需要教師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策略,在日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能夠讓學生在想象中認識現實,在想象中提高自身的探究能力和學習能力。具體來說,語文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借題發(fā)揮”,讓學生在各種故事情節(jié)中,展開自己的想象,完成自己的“故事新編”,給文本更多的闡釋空間,創(chuàng)造出更多的可能性。
續(xù)寫,讓想象服務寫作
在中國的古典文學中,續(xù)寫是文人創(chuàng)作的一種模式。比如說,四大名著之一《紅樓夢》的后幾十回就是由高鶚所續(xù)寫的,又如著名武俠小說《三俠五義》也有很多續(xù)寫的版本,如《續(xù)三俠五義》等。這些續(xù)寫的版本,雖然和原作會有一定的差異,或者說有一定的差距,但是這也是創(chuàng)作的另一種途徑。對初中學生而言,讓學生進行獨立的創(chuàng)作是最佳的選擇,但是初中學生的生活經歷和知識儲備有限,在沉重的學習壓力下進行完整的獨立創(chuàng)作,那不太現實。缺乏想象力,是當前學生作文出現模式化的原因之一?,F實經驗不足,可以用想象來彌補。無論是作家的寫作,還是學生的作文寫作,都不可能完全按照現實進行敘事,想象力是其中必不可少的因素,所有著作都是在想象力的支撐下完成的。
因此,在課堂教學上,初中語文教師可以嘗試從學生的想象力出發(fā),讓學生在學習中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探索文本故事結局之外的更多可能。這樣的教學策略,既可以豐富課堂教學的內容,也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更可以鍛煉學生續(xù)寫能力,從而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和創(chuàng)新能力。如在《孔乙己》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從“大約已經死了”這句話著手,讓學生進行續(xù)寫。寫作的方向可以按照魯迅所鋪墊的道路前進,也可以另辟蹊徑,只要能夠充分發(fā)揮個人想象力就可以。比如說,可以寫孔乙己死后,進入“天堂”的所見所聞以及對自己人生的寫照;可以寫孔乙己的后人繼承孔乙己“讀書人”的品質,或者以孔乙己作為前車之鑒,改變人生觀;可以寫孔乙己沒有死,而是開始了嶄新的生活……這些故事情節(jié),都需要學生進行想象,需要學生按照對文章的理解進行創(chuàng)作,而這個過程無疑是對學生的想象力和寫作能力,以及思維判斷能力有著促進的作用的。
新編,表達獨立的觀點
“故事新編”不是新鮮的事物,魯迅有專門的小說集《故事新編》,郭沫若也有十篇改編過的歷史小說,中國現代文壇上的兩位大家對“故事新編”的嘗試,足見他們對“故事新編”的認可和熱愛。故事新編的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借助歷史人物,借助原典型來表達自己的觀點,表達自己的思想。在素質教育觀下,讓學生形成自己的觀點,表達自己的思想,也是教學的一大任務。因此,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也需要讓學生有表達自己觀點和思想的權利和空間。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策略上進行調整,在課堂上引導學生進行想象,用自己的觀點來編織文章的脈絡,并能夠打動他人。
如在《關雎》的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對原文進行改編,可以按照文章原意,表達情侶或者戀人間的愛慕之情,也可以按照文本的映射意義,寫管理者對人才的態(tài)度。但是,無論是從哪個角度去寫,去改編,學生都必須在進行的“天馬行空”想象時,把握一個要點,即表達自己的觀點,表達自己對文本的獨到見解。如學生按照文本的映射意義,寫管理者對人才的態(tài)度,那就必須要在改編的過程中,寫出自己對待人才的態(tài)度,表達自己認同的人才觀。這是“故事新編”必須要遵守的原則,只有這樣教師才能保證課堂教學在一定的秩序內進行,而不是學生的“惡作劇”活動,也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學生新編故事的價值和思想深度,才能幫助學生在學習中得到更多的思考和實踐。
課堂教學是師生合作交流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需要進行思考,需要進行想象。教師要思考如何開展有效的課堂教學,想象教學的效果。學生需要思考教學的內容,通過想象融入自己的觀點,發(fā)現自己的思想。因此,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充分發(fā)揮自己和學生的想象力,除了通過“故事新編”的方法來組織教學,還可以尋找其他的教學方法。
(作者單位: 江蘇省徐州市豐縣宋樓鎮(zhèn)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