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爾基曾說過:“誰最愛孩子,孩子就最愛他,只有愛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彼拇ㄊ≠Y中縣魚溪鎮(zhèn)利民小學地處鄉(xiāng)村,創(chuàng)辦于1995年,現有學生1420人,其中留守學生1200人,殘疾生32人,住校生396人,有教職工57人,學生都是來自農村的農民家庭,是農民的子女?!盀槊總€學生的發(fā)展提供適合的教育”是一個值得深思和探討的問題,特別是在民辦教育這塊領域中更是一大課題。雖然這是一所平民教育學校,卻為每個學生的發(fā)展提供了適合的教育。
利民小學不知歷經了多少坎坷與風雨的洗禮。從小到大、由弱變強,能成為全省民辦教育中的一所名校實為來之不易。
辦學伊始,學校面臨資金短缺、設備簡陋的困境,還面臨師資力量的不足、辦學起點低、規(guī)模小的尷尬局面。但是為了學生們,為了給每個學生的發(fā)展提供適合的教育環(huán)境,筆者沒有退縮,而是迎難而上。筆者和妻子把自己平時節(jié)衣縮食省下來的所有積蓄拿出來,找親戚朋友借錢、找銀行貸款,多方求助,能想的辦法都想了,最終籌集了第一筆資金,建立了第一棟教學樓,并擇優(yōu)招聘了一些熱愛教育事業(yè)、能吃苦的任課教師。
學校辦起來了,筆者親任校長,一手抓教育、一手抓管理,運用科學理論指導教學、親身躬行、兢兢業(yè)業(yè)。在筆者與妻子的帶動下,學校的每位教師也努力工作,共同為每個學生的發(fā)展提供適合的教育,在實際教學工作中不斷地探索與創(chuàng)新。每位教師都具有高度的責任感和事業(yè)心,那種高尚的職業(yè)道德精神令人敬佩。他們不但了解每個學生的特點,還根據學生的特點確定教學方法和措施,他們不但教給學生知識,更注重培養(yǎng)學生有利于未來、有利于人類的個性發(fā)展;他們理解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包容學生的弱點、關心學生、信任學生,從而贏得了學生的尊重、家長的好評。師生之間的和諧、上下級之間的和諧,使得整個校園在和諧的氛圍中,迎來了縣內外的學生紛紛前來就讀,甚至威遠、資陽、廣安、云南的學生也慕名而來。
辦學是一項偉大的事業(yè),它關系到學生的健康成長,影響著學生的一生。筆者與妻子不敢松懈,對學生的關愛有增無減,特別是對寄宿學生和殘疾生的關愛更不能少。筆者與妻子每天都睡得很晚,常常半夜查看學生寢室,給學生蓋被子、摸摸頭,看是否有學生在發(fā)燒,如果發(fā)現學生生病不適,不管夜有多深、不管刮風下雨,都馬上把學生送往醫(yī)院,陪伴在身邊,安慰學生,鼓勵學生要勇敢打針、吃藥。除此之外,筆者經常找學生談心,以全方位地了解每個孩子的情況,特別是一些調皮、行為習慣稍差的學生以及嬌生慣養(yǎng)和單親家庭的孩子。
單親家庭的孩子因為得不到完整的愛,性格孤僻、語言少、常常流淚,這讓也筆者非常焦慮。一些父母把孩子送到學校就很少對其關心,作為一名教育者,筆者既要教育他們、關心他們、開導他們,又要為他們承擔生活費等經濟上的負擔。筆者的妻子也曾抱怨過,不知偷偷流過多少回眼淚,但是為了孩子的發(fā)展,筆者還是咬緊牙關挺過來了。
堅定的信念讓筆者克服了很多困難而走向了春天。在民辦教育政策的逐步落實和完善下,在政府、教育局領導和各級領導的親切關懷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學校的各項工作都取得了巨大的發(fā)展,更為每個學生的發(fā)展提供了適合的教育。如今,學校校園布局規(guī)范,占地面積達6000平方米,興建教學樓、學生宿舍樓、學生食堂,建有圖書室、多媒體、微機室等,整個校園和諧美麗,受到了來校指導工作的各級領導的充分地肯定和高度評價。
資中縣共青團和興興酒業(yè)公司在學校建立“留守學生之家”,資中縣人民政府、魚溪鎮(zhèn)黨委、資中縣教育局、資中縣國土資源局等單位相繼給留守學生送來了圖書、電腦、餐桌、電視機、書包、文具以及體育用品等,使留守學生的課余生活更加豐富多彩。中央少兒頻道還播放了學生們《種蘑菇》的課外實踐活動,讓學生興奮不已。
學校經歷了起步、發(fā)展、深化三個階段,做到了教育內容規(guī)范、教育方式科學、教育形式多樣,從而取得了顯著的教育效果。學校的學生都受到了嚴格的教育,他們學會了自強、獨立、關心他人的品質。
愛的教育,讓整個校園充滿了和諧的氣息,從而為每個學生的發(fā)展提供了適合的教育??吹胶⒆右粋€個健康地成長起來,筆者感到無比欣慰、無比自豪,覺得自己的人生價值在教育事業(yè)中已得到了充分地實現。作為一名教育者,筆者可以自豪地說:“我的一生無愧矣。”
(作者單位:四川省資中縣魚溪鎮(zhèn)利民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