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改革開展得如火如荼,初中數(shù)學教學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也開展得有聲有色。但是,隨著新課改的深入,教學上也出現(xiàn)了一些急需要去解決的問題。本文針對目前初中教學在新課改中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了分析,也提出了解決辦法。
存在的問題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越來越多的教師接受了新課程的理念,現(xiàn)在的課堂比任何時候都注重師生間的互動,教學不單只關(guān)注教師的教,而更關(guān)注學生的學。相伴而生的是,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嚴重的問題,阻礙了新課程改革的推進。
師道尊嚴放不下,師生不能平等對話 幾千年來,教師在學生面前就是權(quán)威,教師的話就是真理,容不得學生有半點懷疑。有的教師習慣了“教師講,學生聽”的模式,只要學生在課堂上聽懂了,學會了,教師的任務就完成了。課堂上學生靜靜地聽就行了,不許發(fā)出一點聲音,不許走神,不許開小差,一節(jié)課都要端端正正地坐著。雖然,新課程改革進行了很多年,但是很多地方還存在這種現(xiàn)象,學生成了接受知識的容器。在這種教學模式下,教師和學生少有交流,課堂沉悶、枯燥,沒有思維的碰撞,毫無生機和活力。這種課堂無法營造出和諧寬松的教學氛圍,學生沒有機會發(fā)言,也不敢發(fā)言,導致教師的一言堂,這與新課程改革是背道而馳的,學生無法產(chǎn)生積極的學習情緒。
小組合作走形式,學習技能巧分組 現(xiàn)在上課比較流行小組合作,一般都是教師提出問題,四個人一小組分開討論。到底提出的問題值不值得討論?學生的參與度如何?這些都是要認真思考的。很多課堂的小組討論通常是為了討論而討論,片面追求課堂的熱鬧,好像一個問題提出來,沒有討論就不是好課。真正需要討論的問題,只討論兩三分鐘,就草草收場,根本沒有達到討論的目的。很多小組討論都是浮在表面,流于形式,達不到應有的效果。
廉價表揚太泛濫,中肯評價才客觀 很多教師認為“好學生是表揚出來的”,教師在課堂上應該以鼓勵為主。當學生回答完問題后,不論對錯、是否全面、是否有漏洞、是否重復,都一概予以表揚。“好”“很好”“不錯”“你很有想法”等表揚不絕于耳。一節(jié)課都是這樣的表揚,這表揚還有價值嗎?會不會太廉價啦?這樣真的能起到激勵學生的效果嗎?
過度使用多媒體,分清主次配板書 現(xiàn)在聽的課,幾乎每節(jié)都是多媒體課,課件制作都十分精美,畫面色彩艷麗,配有很炫的動畫,還插播視頻。一節(jié)課下來,學生過足了“眼癮”。很多教師用多媒體代替板書,一節(jié)課下來,黑板上一個字都沒有。也有教師每節(jié)課都用課件,一個課件有40幾張PPT,一節(jié)課45分鐘,學生平均一分鐘要看一張,不知看完后學生的腦海里還有多少東西存留下來。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在過渡使用多媒體的班級,學生的學習狀況并不理想,造成這一現(xiàn)象的原因就是,教師變成了“講解員”的角色,太多的動畫和視頻讓學生的注意力不斷轉(zhuǎn)移,最后沒有集中在需要關(guān)注的課堂知識上來,教師的作用被弱化了。
解決策略
要解決第一個問題,還是要從教師本身的角色定位入手。課堂上,教師只是一個引導者和參與者的角色,不是一個高高在上的權(quán)威者。只有與學生建立融洽的師生關(guān)系,學生才能真正做到“親其師,信其道”,教學的雙邊活動才能順利高效地開展下去。有時,學生的想法比教師想法的更大膽、更靈活;有時,學生的解題方法比老師預想的更巧妙。所以,教學過程其實就是一個師生相互學習、共同提高的過程。教師只有主動轉(zhuǎn)變角色,才能與學生共同進步。
學生不是天生就會小組合作交流的,如果教師引導得不好,小組討論很可能變成閑扯。因此,教師要學習一些有意識地提升學生小組合作的技能。究竟什么樣的問題適合在課堂上小組討論,教師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數(shù)。課本中的疑難點,綜合性較強的題目,以及開放性的題目都是適合小組討論的。與此同時,小組成員的組合也很關(guān)鍵。教師應該根據(jù)學生的性格、學習能力和表達能力對學生進行適當分組,讓他們在遇到問題時能討論得起來。另外,對時間的把握,教師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數(shù)。究竟一個問題討論多久比較合適?要不要給先給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這些都是應該注意的。
過多廉價的表揚,已經(jīng)起不到鼓勵和激勵學生的目的。久而久之,學生在這種環(huán)境下也就沒有了回答問題的興趣和熱情,這種表揚也就失去了意義。學生回答中出現(xiàn)錯誤,如果教師沒有及時給予糾正,問題就會越積越多,造成學生后續(xù)學習的困難。解決的策略是,對于學生的每次回答,教師應給予客觀的評價,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不好的地方要當場指出來,到底錯在哪里,同時再給予學生鼓勵,這樣才能真正起到點撥和激勵的效果。
教師應適度使用多媒體,遇到不易講清楚的圖形或是動態(tài)的問題,借助多媒體的演示可以大大提高教學的直觀性和生動性,提高教學的效果。但是,多媒體畢竟是一個教學的輔助工具,不可能代替課堂的板書,特別是也不能代替數(shù)學的演算和推理以及解題的思路。更不能代替教師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多媒體只是教師上課的一種工具,一種輔助。
結(jié)束語
新課程改革的路任重而道遠,作為初中教師,我們在新課改中受益,也在錯誤中不斷反思,不斷改進。我們只有不間斷地學習,不間斷地思考,用實際行動來推動新課程改革,才能在新課改的大潮中不斷進步和成長。
(作者單位:福州外國語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