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常會聽到有些家長向班主任反映:孩子在家表現(xiàn)很差,喜歡玩,對家長的話常常是左耳進,右耳出,很難管教。但孩子在學校卻是公認的好學生,甚至是老師的得力助手。如果將學生優(yōu)秀的一面看作是陽光的話,那么他不足的一面就是他陽光下的陰影,這是被學生刻意隱藏起來的角落,是一個不容易被發(fā)現(xiàn)的問題。那么,班主任該如何真正走近學生,幫助他們清除這些陰影呢?在幾年的教育教學實踐中,筆者采用了“點、心、情”三部曲的方式,讓學生走出這個陰影,使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健康快樂地成長。
關鍵時刻“點”透學生
教師是促進師生友誼的重要角色,學生相對來說是弱勢群體,希望得到尊重和快樂。因此,班主任在工作中,應盡力做到寬嚴有度,充分尊重學生的人格,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和進取心,避免刺激學生產(chǎn)生對抗情緒,構建一種師生和諧的氛圍。比如,中學生處于青春發(fā)育期,青春的萌動使他們對自己生理、心理方面出現(xiàn)的微妙變化格外關注,對異性的一舉一動十分敏感。班主任在與學生談話前,要像上課那樣認真?zhèn)湔n,深思熟慮,然后找到一個最適合學生獨特個性特征的切入點,做到有的放矢,準確無誤。
筆者以前遇到兩位學生,一位是學習委員范某,一位是班長李某,本來兩個是話不投機半句多,每次開班干部會議,常常因班級事務有分歧,爭得面紅耳赤。到了初三最后一個學期初,有點不對勁兒,上課的時候,男生有意無意地看著女生,女生上課總是走神;開班干部會議時,他們不爭辯了;放學后,也經(jīng)常發(fā)現(xiàn)他們最后離開教室。這種狀態(tài)下的兩人是否交往過密了?在這關鍵的最后一學期,這件事情會直接影響兩個孩子的中考。根據(jù)這兩個孩子的性格,筆者決定先找女生談話。我從她的學習入手,上課有時發(fā)呆,幾次練習正確率都不高,是否有什么心理負擔,她說自己怕中考考不好,對不起父母。我婉轉地問她還有沒有其他的問題,這時她紅著臉,低著頭,我說你與班長的關系是否有點微妙的變化,她點點頭,我沒有批評她,而是采用了激將法,我分析了他們兩個人目前的成績,男生成績比較好,只要正常發(fā)揮就能上本地最好的高中,而女生就要看下一階段如何把握時間,否則的話,考最好高中的希望就很渺茫。同時,筆者找了那個男生,分析中考臨近,應該分清主次,把重點放在學習上,一切等中考結束再說。兩位同學在這次談話后,把壓力化為了動力,在最后的沖刺階段相當用功,最后不負重望,都考取了本地最好的高中。
用“心”關愛學生
班主任和學生朝夕相處,知道他們的一舉一動,知道他們穿著打扮,可有時卻不知道他們在想什么,他們想干什么,他們又需要什么。因此,班主任要關注學生的內(nèi)心世界,從“心”走近學生。
學生蔡某,是個陽光男孩。初一、初二時,學習成績優(yōu)秀,工作負責。到了初三,成績開始下滑,課上無精打采,課后生龍活虎,整天泡在球場上。第一次找他談話,他始終一言不發(fā),談話不得不終止。過了幾天,發(fā)現(xiàn)他沒有一點轉變,于是,再次找他談話,仍以失敗告終。筆者調整策略,以靜制動,表面上愛理不理,暗地里繼續(xù)關注,而他學習成績更加糟糕。第三次找他談話,在學校操場上,開始與他話家常,問他近階段有無什么麻煩,是否需要老師的幫助。開始時,他有點吱吱唔唔,經(jīng)過耐心引導,他哭著講述了家里發(fā)生的事情,聽了他的訴說,心里不是滋味。一方面盡量安慰引導他,既然大人的事情小孩解決不了,那就解決好自己的事情,不要讓大人擔心;另一方面,積極與其家長溝通,把他近階段在學校的表現(xiàn)以及孩子傷心的話告訴他們,并希望他們大人的矛盾不要傷害或盡量少傷害孩子。通過幾次與孩子家長的溝通后,慢慢地,又見到他燦爛的笑臉。通過這件事情,我也漸漸走進他的內(nèi)心世界。
用“情”打動學生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我通常說有一個情在聯(lián)系著。朋友之間稱為友情,父母與孩子是親情。老師和學生之間的情是復雜而溫暖的,因為他們之間既是友情,又是親情。這個情需要班主任去構造,去維護,去經(jīng)營。
筆者班有個男孩子陳某,他各方面的能力都很優(yōu)秀,唯一讓我頭疼的就是他無視班里的規(guī)章制度,開學的一個月,每天都有他的違紀單。在家訪的過程中,筆者了解到,在他很小的時候,母親就離開了,父親忙于工作,很少管他,從而造就了他自由散漫的性格。針對他的家庭情況,筆者將說理的切入點放在了他爸爸的辛勞操勞上。他漸漸明白父親為了給他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是那么的不容易,懂得自己要體諒父親,在行為上有了明顯轉變。平時在學校里,筆者充分發(fā)揮作為一名女班主任的優(yōu)勢,從生活上、學習上去關心他、幫助他、呵護他,讓他感受到慈母般的愛。
總之,中學生處于身心發(fā)展成長期,青少年的人格還處于相對不完善階段,家長和教師要經(jīng)常關心他們,讓他們時刻體會到大人的愛。班主任要從內(nèi)心去關心他們,用自己的心靈去感受教育對象的心靈,用自己的心智去開啟學生的心智,用情來溫暖、幫助他們改正身上的每個不足之處,從而使他們在美麗的陽光下健康成長,在湛藍的天空中自由翱翔!
(作者單位:江蘇省張家港市三興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