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留學信念是拜一個人所賜,那就是我的妻子。妻子在一年前選擇去澳大利亞留學,當時由于我工作繁忙,就遺憾的錯過了與妻子一起申請澳洲大學的機會,不過當時我們就已經約定,一年后我將追隨她的腳步,完成我的夢想。一年后的一個周末的清晨,當我收到妻子所在的學校給我發(fā)的錄取offer和獎學金申請成功的通知。視頻另一頭,妻子得知我申請成功的消息激動不已,我卻沒有那么興奮,只是有一種苦盡甘來的輕松。。到今天為止,我們的申請出國之路算是畫上了一個句號,雖稱不上完美,但足以令我們難忘。
我研究生二年級的時候開始準備出國,從開始準備時的新鮮和興奮,到復習英語考試還要兼顧實驗課題時的疲憊和迷茫,再到徘徊于放棄和不舍之間的糾結,到最后拿到offer的平靜,五味雜陳的回憶最后都歸結為對妻子的思念,和對那片神奇大陸的憧憬。下面就把自己申請澳洲昆士蘭大學博士的經歷以及簽證經驗分享給大家,也是對自己過去一年的總結。
昆士蘭大學博士的申請時間相對自由,一年當中有多個申請時間點,但獎學金的評選每年只有四次。和美國不同的是,在提交申請材料之前,個人必須聯系好愿意接受你的導師,可以通過套磁聯系到,也可以通過申請的學院的秘書聯系,收到申請的他們可能會發(fā)給你一個在線信息表格,讓你填寫你的基本信息及感興趣的老師課題等等,然后根據這些信息幫助你聯系學院,以尋找適合你的導師和課題組。
聯系好導師以后,就開始提交申請材料了,主要包括:Academic"CV,"admission"andscholarship"application"form及你的各種支持材料(英文公證的學位證書,成績單和獲獎證書以及發(fā)表過的文章申請的專利等等)。關于自己的簡歷,要做的學術一點,畢竟是申請PhD而不是去找工作,最好列出自己詳細的科研經歷以及發(fā)表過的文章等等。admission"and"scholarship"application"form"是比較重要的一個表格,要填寫的主要有自己的科研經歷,取得的成就獎勵以及Research"Proposal等。
關于支持材料辦理,每個國家都差不多,我在此就不做贅述了。我想說的是,這些材料寄到申請的學院之后,school"officer會根據你的材料做一個提名,然后交到學校研究生院審核。個人感覺只要在那邊找到愿意接收你的導師,再符合他們的基本條件(比如學位以及英語成績等),一般都可以拿到unconditional"offer。我當時是12月中旬遞交的材料,中間由于昆士蘭大水耽擱了一段時間,到2月中旬拿到的unconditionaloffer.
大家最關心的也是最難的就是那邊的獎學金申請。個人感覺澳洲的獎學金競爭激烈程度絲毫不亞于北美和歐洲,特別是政府獎IPRS名額更是少之又少。拿到unconditionaloffer"以后就可以自動被提名下一輪的獎學金申請,一年一共有四輪。昆士蘭大學針對國際學生的博士獎學金有三個等級:第一是IPRS,基本上每個學院每輪只有一個人能夠拿到,IPRS是學費獎,但是拿到IPRS的學生,學校會自動授予他們UQC獎學金來cover生活費,這樣就是全獎了;第二是UQI,是UQ自己設立的一個獎學金,UQI有可能是全獎,也就是包括學費和生活費,但是也有可能是半獎,也就是只給你學費或者只給你生活費,我當時拿的就是二月份這一輪的UQI的全獎,每個學院每輪可能有一兩個人拿到,獎學金數額差別不大,但是不包括保險費;第三種就是自己學院或者老板項目里出錢提供給你學費和生活費,感覺拿到這一種的還是比較多的,這也取決于招你的學院和老板有沒有錢給你。另外也有一些其他的獎學金,比如EPA和國家公派的CSC等等。
拿到獎學金后,就可以接收他們的offer,把給你conconditional"offer時發(fā)過來的ARO填好簽好名字傳真或者郵寄過去就可以了,然后過個一兩周就能收到辦簽證用的eCOE.接收offer時需要交上他們要求的錢,比如學費或者保險費,如果獎學金都包括的話當然就不用交了,我當時由于不知道所申請的大學獎學金不包括保險,所以后來不得不不交了一定的費用,這是需要提醒將來申請澳洲大學同學們注意的。拿到COE后就可以開始辦簽證了,這個網上的申請指南很多,我就不多寫了,下面是我當時申請的checklist,需要遞交的文件按照類型分別放在四個信封里,然后用EMS寄過去的。當時比較糾結的主要是公證材料,因為看板上大部分都辦了戶口公證、親屬關系公證,出生公證、無犯罪公證等等,我是學校里的集體戶口,辦這些比較麻煩,所以就辦了一個戶籍證明的英文公證,別的一概沒辦,簽證官也沒有說什么,再者全獎的話不需要家里資助,感覺辦這些也沒什么用,我看板上有牛人什么公證材料也沒有就順利下簽的,哈哈。為了省幾塊大洋,本科和研究生的學位證我也沒有去公證處公證,直接用的加蓋密封章的學校英文翻譯件,也順利過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