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題】
“磨煉”是人類生活中一個永恒的話題,無論是個人進步,還是社會發(fā)展、自然演變,都可窺見“磨煉”的身影?!皩殑︿h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比魏稳?,如果不經(jīng)過千錘百煉,就不能煉成一副能擔當重任的鋼筋鐵骨。
【思路】
寫作時,我們可以以“磨煉”這個詞為中心來拓展思維,可以縱向構(gòu)思。如按照時間順序,選取自己幾個不同時段所經(jīng)受的磨煉,展現(xiàn)它在我們成長道路上的推動和促進作用。只要寫實歷經(jīng)磨煉的過程,寫實自己經(jīng)受磨煉的心理感受,全面表現(xiàn)磨煉對我們的思想認識的影響、意志品質(zhì)的砥礪,就能把話題的內(nèi)涵闡釋得更加深刻。
可以橫向構(gòu)思。如選取不同人物在不同境遇中受到磨煉的材料(可以正反結(jié)合,可以古今兼顧,還可以中外并舉),全方位、多角度來表現(xiàn)磨煉的作用。在具體敘寫磨煉時,不宜面面俱到,只需要突出某個方面即可,如磨煉的背景、經(jīng)過、影響等。
可以逆向構(gòu)思。如長輩對我們千般呵護,萬般疼愛,夏天怕熱著,冬天怕凍著,刮風怕吹著,下雨怕淋著。就這樣,我們被培養(yǎng)成了“溫室里的花朵”,經(jīng)不起風霜雨雪的考驗,小事不肯做,大事又做不了。從反面來襯托磨煉在我們成長過程中的重要性。
還可以創(chuàng)新思維。如借物喻人、托物言志。選取其他事物,融情于物,將物人格化,運用聯(lián)想、想象等表現(xiàn)手法,編寫童話、寓言,借敘寫其他事物經(jīng)受磨煉的情景,來曲折而藝術(shù)地反映人類的生活、思想或情感。這樣一來,通過塑造感人的形象,營造深厚的意境,演繹深刻的哲理,使文章具有濃厚的思想底蘊。
【素材】
李嘉誠的家風
華人首富李嘉誠教育孩子有自己的方式,他在給予孩子良好教育的同時,時刻不忘在日常生活中對其加以磨煉。
次子李澤楷小時候?qū)W走路,有一次不小心撞上一塊石頭,立刻哇哇哭了起來。他邊哭邊望著大人,希望能哄一哄他。然而,他望了半天,大人們卻像沒有看見一樣,各干各的事。他只好自己爬了起來,繼續(xù)學習走路。
李澤楷年幼時,一個星期天,李嘉誠帶他去乘電車。香港的電車又擁擠又臟,李嘉誠和李澤楷等了老半天,才看到一輛電車緩緩地駛來。車還沒到站,車站上的人就開始你推我搡。李澤楷瘦小的身軀抵擋不住那樣的沖擊,幾乎被擠到隊外。他用企求的目光望著父親,可李嘉誠卻低著頭,擠在隊伍中,就是不理睬他。電車還沒有停穩(wěn),人們就蜂擁而上。李澤楷和少數(shù)幾個人沒有擠上電車。這時候,他才明白,為什么人們都要拼命往上擠往上沖。因為不擠不沖,就沒有上車的份。他無奈地望著擠到車上的父親,父親不理會困惑的兒子,臉上卻露出了會意的笑容。又有一輛電車開來了。這一次,李澤楷早早就做好了準備,不退不讓,一鼓作氣,擠進了車廂。
此后,李澤楷又經(jīng)歷留學期間打工貼補生活、畢業(yè)后自立門戶發(fā)展事業(yè)等磨煉,終于獲得李嘉誠的認可,被外界譽為“小超人”。
感悟
也許與很多人歷盡千辛萬苦,經(jīng)受各種磨煉才最終成功的經(jīng)歷相比,“含著金鑰匙”出生的李澤楷的這點磨煉不算什么,但是,我們從中可以感受到作為華人首富的李嘉誠對于磨煉的深刻認識,也從中明白了磨煉對于一個人成長的意義。
植物的種子
生理學家和解剖學者用盡了一切的方法,想要把人的頭蓋骨完整地分出來,卻沒有足夠的力氣。后來忽然有人想到了一個辦法,就是把一些植物的種子放在要剖析的頭蓋骨里,給它們以溫度與濕度,使它們發(fā)芽,一發(fā)芽,這些種子便以可怕的力量,將一切機械力所不能分開的骨骼,完整地分開了。植物種子何以有這么大的力量?這種力,是一般人看不見的生命力,是一種“長期抗戰(zhàn)”的力,是有彈性、能屈能伸的力。只要生命存在,這種力就會顯現(xiàn),不達目的而不止。
感悟
有生命力的種子不會悲觀和嘆氣,因為有了阻力才有磨煉。生命開始的一瞬間就帶有斗爭品格的種子才是堅韌的,才是世界上力氣最大的物質(zh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