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訪李雪健,是我最喜歡也最害怕的事。他的近身難度為零,采訪難度為一百。
十來年中,采訪他至少五、六次。印象最深刻的是在去年的一次。也是在這個乍暖還寒季節(jié),他主演的《有你才幸?!芳磳⒌顷懷胍?。我比預約時間提前一小時來到后海社區(qū),推門走進院落深處的一個小屋,撲面的陰冷寒氣讓我趕緊扣上最上面的一顆紐扣。打眼看去,一個瘦弱老人孤零零坐在角落的板凳上,一邊端著杯子吸溜著喝水,一邊笑瞇瞇地環(huán)顧四周。一些大媽粉絲不時沖到他面前,無論合影還是簽名,他都不拒絕。這就是李雪健,從來不輕易說“不”。我一看這架勢,二話不說,趕緊坐到老師旁邊開始采訪,心里在竊喜時機把握得不錯。
在影視圈工作十多年,從開始明星們對跟班助理遮遮掩掩,生怕被媒體曝光耍大牌,到如今提個口味稍重的問題都要被嚴重警告:“您提的這個問題與主題無關,我們拒絕回答?!泵餍莻兯坪跽娴目熳兂闪颂焐系男切?,充滿光環(huán)又遙不可及。而李雪健老師真的是個例外。十年中,從未見他身邊簇擁著助手、司機,更別說采訪中出來擋駕的。很多初來乍到的新手記者都覺得李雪健好接近,但其實他們不懂,真正的難度在后面呢!
難度之一是他專門演高難度角色。
眾所周知,李雪健老師生過一次大病,差點退出熒屏。痊愈后他反而在事業(yè)上愈戰(zhàn)愈勇,接受了無人敢問津的挑戰(zhàn)——專門接演沒有臺詞的角色,比如《搭錯車》。說心里話,接到命令去采訪這位沒有一句臺詞的“父親”時,我愁壞了,聊些什么呢?聊病情吧,咱不能再在人家傷口上撒鹽;聊角色吧,人家連話都不說了,我還有啥可說的;聊戲外吧,據(jù)我所知他特別隨和,從不招惹是非。一番躊躇猶豫之后,等我坐到老師面前,一切都釋然了。他真的就像父親一樣,微笑地等待著我拋出問題,從容地給出自己的答案。眼下正在北京衛(wèi)視熱播的《嘿,老頭!》中他再次出演阿爾茨海默癥患者,沒有臺詞,只有表演,一樣震撼人心。
難度之二是和李雪健老師聊天常會有種不真實的感覺,好像自己不是活在當下。
他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大家都在為國家做貢獻,我也一樣,有多大力出多大力,這樣生命才有意義?!闭б宦犉饋恚悬c老古董的意思,但仔細琢磨,當今的社會真的不能沒有這樣的高尚。李雪健時常戴在身上一面小黨旗。他說:“我從小在農村生活,那時候戴上紅領巾就是最大的夢想。后來工作了加入了團組織,戴團徽就是最自豪的事情。到了部隊入黨了,一直都戴在身邊一面小黨旗,它時刻在提醒我,我要做一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一分子。這是最讓我驕傲的?!被蛟S,作為采訪者,這樣的言語并不能滿足獵奇的需要,甚至會讓很多人感到乏味無趣。但于我而言,是一種凈化。我想,讀者其實更需要這樣的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