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朗的夜晚凄涼悄然,但是還會有鮮花和星光,
凄涼的明月清輝下,嘆息和希望,
世界早已入睡。和那大街上
濃密的樹下情人的笑語。
我的軀體已不在那里,
而清涼的微風(fēng),還會響起鋼琴的聲音,
從敞開的窗戶吹進來,就像這寂靜的夜晚常有的情景,
探問我的魂魄何在??稍谖易∵^的窗口,
不再會有人默默地傾聽……
我久已不在此地,
不知是否有人還會把我記起,
也許在一片柔情和淚水中,
有人會親切地回想起我的過去。
(江楓編譯,選自《我不再歸去》)
詩歌點讀
胡安·拉蒙·希梅內(nèi)斯是1956年諾貝爾文學(xué)獎的獲得者。他的西班牙抒情詩韻律精巧,不事雕琢,成了高度精神和純粹藝術(shù)的最佳典范。
《我不再歸去》是希梅內(nèi)斯的代表詩之一,詩歌將種種象征緊密地聯(lián)系在一起,字字句句都滲透出他精細的心思。詩人以一個亡靈的身份,表達了對人世的熱愛與留戀。亡靈沒有軀體,悄然潛行,對于人間一切都是透明的。寂寞的亡靈窺探著這個世界。這世界上還有他曾住過的房屋,曾深愛著的人,有鮮花有星光,有嘆息有希望,還有情人的笑語,但唯獨,沒有了他。霧靄中曾經(jīng)的家,越來越朦朧;窒悶的哀嘆,輾轉(zhuǎn)的希望,緊緊攥住了他的心;他聽到了屬于他的世界的召喚,靈魂不安而憂郁;分明謹記著自己來自人世之外,扮演著一個陌生而迷離的路人……只有清涼的微風(fēng)送他進入了敞開的窗,只有親人的淚水伴他走上了不歸的路。他的過去和未來一樣遙不可知……他期望著被人藏在回憶里,于是便一刻不息地走啊走,永不停留,只為了那亡靈也可以擁有的夢的幸福與哀愁。但是在鋼琴聲響起的夜晚,他曾經(jīng)住過的窗口下不再有人傾聽,亡靈的心空了……
亡靈已經(jīng)不在世上,但他的靈魂卻被這憂傷的夜深深地吸引著,他的心緒在那個曾經(jīng)是家的地方停棲流連。席慕蓉的《七里香》中也曾寫過同樣的意境:“在綠樹白花的籬前,曾那樣輕易地揮手道別,而滄桑的二十年后,我們的魂魄卻夜夜歸來,微風(fēng)拂過時,便化作滿園的郁香?!币苍S你曾經(jīng)輕易地把一樣不起眼的東西放下,可而后你卻會千百次地把它拾起,千百次地在心里溫習(xí)著這平平淡淡的回憶,即使你已成魂魄也仍不忘懷。
生命中,不斷地有人離開或來到;生命中,不斷地有得到和失去。然而,看不見的,是不是就等于不存在?記住的,是不是永遠不會消失?世界的一切仍在延續(xù)。無法復(fù)蘇的是時間與生命,它有回聲,但無法抓住。也許在某個夜里,某處傳來的仙樂會把那些亡靈們帶到一個不再孤獨的地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