蠟梅花開了。油黃的花瓣,香氣撲鼻。
汪曾祺曾在文章中說,他把蠟梅骨朵串成珠花送人佩戴。其實,紅梅和綠梅骨朵串成珠花更好看。綠梅少見,東郊的山上有,要等一段時間才能開?;蛟S因為開得早吧,蠟梅的黃有謙遜的成分。稍后,迎春的黃就熱烈得多,成片的迎春花開在河坡上,燦爛而動人,有種沒心沒肺的快樂,仿佛春天來了,本該如此。
花開要趁早,這和張愛玲所說的人出名要趁早有相通之意。早開的花,總讓人多一分憐惜。杏花開在二月打頭,這“杏”,也有“幸”的成分吧。杏花小,開得也小心,怯怯的,一粒粒細小的花兒,幾乎讓人有心疼的感覺。打開的花瓣像紙一樣,似乎沒有水分。杏花會讓人想起少女的粉臉、發(fā)辮。落著風霜的夜晚,我不知道會不會有人掛念著它們,會不會有點燈的心照亮她們閃動的長睫毛。
早開的花都是干枝花??粗敲炊辔孱伭利惖幕▋簭哪切┯掷嫌殖蟮臉渲镉砍鰜?,人的心是喜悅的。原來燦爛的韶華不需要出處,它是在一個美麗的時辰贈與自己和世界的歡暢和驚喜。
庭院里的花開讓人歡喜,但貪戀美的心不會滿足于此,花開時也是踏青時,踏青之心,大概略等于看花之心吧。新雨過后,空氣格外清新,還沒生新葉的樹枝如同國畫的墨線。登上郊外的小丘,極目遠眺,視線無阻擋地到達了極遠極遠的遠方,頓感心胸無限開敞。更讓人高興的,是大片大片的桃花開了。古詩云:“紅杏枝頭春意鬧”。但桃花大片大片開時,好像才能切中“鬧”意的核心?!扒~桃花勝百花”,這是偏愛桃花者的感慨;而“人面桃花相映紅”,卻幾乎是最引人遐思的春風圖了。桃花開的時候,地丁、蒲公英、薺菜等相繼開放,灼灼的、燦爛的花潮也真正降臨大地了。
泰戈爾說:“生如夏花之絢爛”,那是印度氣候,在中國,春花才更當?shù)谩敖k爛”二字。百花盛開,緋紅動地,生命的氣息醉人且盛大。潔白的玉蘭,細碎的紫葉李,都有無限情致。若是來到鄉(xiāng)野間的梨園,則幾乎是艷遇了。大片的梨花會給人帶來幻覺,仿佛無數(shù)的樹在下雪。在樹下,濃烈的香氣逼迫你調(diào)整自己的呼吸。涼風習習,一簇簇細長的花蕊在顫動,又仿佛敏感的心靈。“梨花一枝春帶雨”,何況是無數(shù)繁密的枝條。在梨樹下站久了,就連最麻木的人,也會覺得自己有一顆潔白柔軟的心。
春深時,還有那一望無際的油菜花,這是眾花中的小妹妹,無數(shù)嬌黃在風中擁擁擠擠地起伏著,像要飛起來。風停了,它們又安靜下來,像一動不動的黃金的海。
花事盛時,也是蟲鳥最高興的時候,蝴蝶在輕盈地飛,你能體會到它輕佻而騷動的心靈。等到綠葉多時,鳥兒不見身影,鳴聲卻更清脆動人,仿佛每個小生靈的喉嚨里都有清涼的水滴在滾動。
其實,花事盛時,蜜蜂、蝴蝶、小鳥……都像飛翔的花朵。
每天到公園晨練,總看到一個戲劇學校的老師帶著幾個孩子在練嗓子,老師不時地停下來糾正,一天天地聽下來,能聽得出孩子們的進步,聽得人微笑起來?!盎叵肫饋恚故悄浅e的部分最讓人感動!”記不得這是誰的話了,但讓人感慨,讓人覺得這些生命中最動人的細節(jié),都是充滿青春氣息的春天的一部分。
不僅是自然界,春天,每個人體內(nèi)也都像安置著一座花園,一陣風吹過,有誰的心不是晃動的呢?花事正盛,仿佛幸福也可以這樣一直延續(xù)下去。
(選自《只取千燈一盞燈:人民日報2011年散文精選》)
靈犀一點
本文以“花事”為題,極其莊重地突出百花盛開帶給人們的啟示:花開要趁早,更能顯示生命的氣息與活力;人立事在早,更能彰顯出生命的活躍與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