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中國數(shù)千年歷史中,執(zhí)政者第一次在海外動用軍事力量,以保護僑胞的利益和安全。1918年,全世界都對中國刮目相看十月革命一聲炮響,在給中國帶來嶄新的主義之前,先帶來了一個嚴峻的現(xiàn)實挑戰(zhàn):100多萬滯留在俄羅斯境內(nèi)的華僑,面對混亂而血腥的俄羅斯內(nèi)戰(zhàn),其生命和財產(chǎn)都遭到空前威脅。告急文電雪片般地從海參崴飛往北京,百萬華僑翹首南望,向著北京求救。此時中國得到國際承認的中央政府 北洋政府卻焦頭爛額,一邊要面對錯綜復雜的國際形勢,一邊要應對山頭林立的國內(nèi)各派勢力,正在扯旗放炮武裝暴動的革命黨,牽制了政府的大量兵力。但即便在這種情況下,“黑暗、腐朽、反動”的北洋政府,也頂住各方壓力,下令出兵西伯利亞武裝護僑一一甚至不顧日本的威脅警告。是中國數(shù)千年歷史中,執(zhí)政者第一次在海外動用軍事力量,以保護僑胞的利益和安全。1918年,全世界都對中國刮目相看。4000名中國陸軍、1艘中國軍艦,在五色國旗的引領下,開進了海參崴、開進了西伯利亞,開進了這片曾經(jīng)飄揚著黃龍大旗的林海雪原……遠東告急
西伯利亞實在太廣袤了,廣袤得足以消弭任何來自歐洲的澎湃浪潮。來自圣彼得堡的革命巨浪,涌到太平洋海岸時,幾乎只剩下了幾朵小小的浪花。遠東地區(qū)陷入了拉鋸戰(zhàn)。占據(jù)優(yōu)勢地位的是捍衛(wèi)舊政權的白衛(wèi)軍(White Guard),但也在走馬燈般地替換著領袖和政權名稱,“西伯利亞臨時政府”、“西伯利亞自治臨時政府”、“全俄臨時政府”、“全俄政府”,你方唱罷我登場,一片鼎沸。此時,滯留在俄國境內(nèi)的華僑,足有百萬之眾。他們之中,除了傳統(tǒng)的商人、手工藝人之外,還有數(shù)十萬派遣到一戰(zhàn)前線去的華工。在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中,中國加入了協(xié)約國的陣營,派出了大量華工,其中不少由陸路經(jīng)俄羅斯前往前線。俄國陷入內(nèi)亂之后,這些華工陸續(xù)匯聚到伊爾庫茨克等地,處境悲慘。十月革命的消息傳到遠東之后,海參崴等地的局勢也開始不安,暴動的消息一日數(shù)驚。當?shù)厝A僑紛紛涌向中國駐海參崴總領館,“來館呼吁,接踵而至”。在俄國方面已經(jīng)完全失去了對局勢控制的情況下,華僑團體如海參崴中華總商會、黑河江北旅俄華僑會、伯力中華總商會、阿穆爾省華僑總會等,都緊急呼吁祖國派兵前來護僑。海參崴中華總商會在給中國總領事館的急函中,請求“即派軍艦來崴保護,并遣陸戰(zhàn)精兵,發(fā)往離崴接近之吉林省所屬之圖們江,及東寧縣、虎林縣、綏芬河四處預先駐扎,一旦有事,調(diào)遣較易。”黑河江北旅俄華僑會在給大總統(tǒng)、國務總理和外交總長的急電中,呼吁“若不從速進兵保護,不念華僑受其涂炭,即中國權利亦將損失,黑河更有何立足之地?”伯力中華總商會在發(fā)給北京的電文中說:“交通斷絕,險象環(huán)生,僑民生命,朝不保夕,伏惟鑒原,迅賜設法派兵保護”。阿穆爾華僑總會在發(fā)給北京的長電中,甚至詳細列舉了出兵的理由,除了保護華僑的人身安全和財產(chǎn)安全之外,也鮮明地提出了,此時正是從俄羅斯手里收回晚清所喪失的利權的好機會,并且趁俄國動亂之際,在遠東地區(qū)進行經(jīng)濟上的搶先布局,總之,出兵“于僑民、于國際,有百益而無一害”。除了北京之外,近在咫尺的東三省巡閱使張作霖和黑龍江督軍孫烈臣,也收到了大量告急求援文電,“商民呼吁乞援之電,日必數(shù)至”,黑河商會甚至派出代表常住沈陽,不得出兵誓不罷休。身在動亂災區(qū)的中國外交官們,對華僑們呼吁祖國出兵給予理解和支持。中國駐海參崴總領事陸是元,在第一時間將海參崴的危機進展、華僑的艱難處境及熱切盼望,急電傳回北京,并建議中央“及早籌維,為未雨綢繆之計”。但是,北京似乎相當為難,未能立即確定出兵。急不可耐的華僑們,說出來的話就不很中聽了。黑河江北旅俄華僑會公開指責北洋政府:“華商經(jīng)營俄邊界阿穆爾省,現(xiàn)值內(nèi)亂、政亂,兩黨爭權奪利,全省響應,華僑人口數(shù)十萬,財產(chǎn)數(shù)萬萬,受該亂黨擾害,實不聊生,屢請黑龍江督軍進兵保護,苦無中央命令,未敢擅進,意將華僑生命財產(chǎn)置諸腦外?!薄昂H荨背鰮魢鴦赵弘S即進行了討論,終于在3月13日決定:派遣一艘軍艦前赴海參崴護僑,由海軍部負責落實。海軍部在3月20日指定了“海容”號巡洋艦擔負這開天辟地的出國護僑任務。其實,當外交部收到海參崴總領館報告的第二天,就立即與海軍部展開了磋商。此時,是1917年12月12日,距十月革命爆發(fā)僅35天,考慮到十月革命波及到遠東的時差,北洋政府的行動可以說是非常及時、迅速的。對于派遣軍艦護僑,海軍部毫無異義,認為理所當然,但是,“現(xiàn)時國內(nèi)多事,軍艦不敷分布”,愛莫能助,只能通過外交途徑為華僑盡力提供救助。海軍部的婉拒,絕非推托搪塞,此時國內(nèi)的確是多事之秋。這年7月,孫文在廣東聯(lián)合西南軍閥等,發(fā)動第一次“護法戰(zhàn)爭”。海軍總長程璧光率領北洋第一艦隊,投奔了南方陣營,這導致政府手上能掌握的海軍力量大為削弱。俄國內(nèi)戰(zhàn)導致華僑告急之時,祖國的內(nèi)戰(zhàn)也正打得如火如荼,各種勢力在動聽的口號下互不相讓,紛紛指責對方“假共和”,宣稱自己才是“新共和”。遙遠的西伯利亞的華僑命運,也就只能留給當家當?shù)媒诡^爛額的北洋政府去操心了。對于海軍部的婉拒,外交部卻并不氣餒,當天再度發(fā)函,要求海軍部以華僑為重、以大局為重。海軍部一時處在兩難的境地,直到半個月后的圣誕節(jié)當天,才答復:依然是無艦可調(diào)。更多的呼吁信涌向了北京。海參崴中華總商會、伯力中華商會等華僑社團相繼到中國駐海參崴總領事館請愿,1918年1月8日,陸是元總領事再次致電外交部,要求中央果斷調(diào)集軍艦護僑,“以慰華僑之恐慌”,“以壯華僑之膽”,并“派得力陸軍駐扎東寧、虎林、圖們江、綏芬河四處”,確保撤僑通道的暢通。1月19日,外交部將海參崴總領事館的電報提交國務會議審議。依然被南方動亂攪得一團混亂的中央政府,同意了護僑之事。國務會議決定,由陸軍部會同奉天、吉林兩省,抽調(diào)陸軍進駐圖們江,保邊護僑。2月16日,國務會議又決定,由吉林督軍調(diào)兵綏遠,保護伯力華僑。但考慮到出兵入俄將引發(fā)復雜的國際問題,軍隊不得越境行動,主要目的就是保持撤僑通道的安全與暢通??刂茤|北的張作霖等奉系軍閥,與控制北京的皖系軍閥,并非同志加兄弟,各有各的小九九。但在護僑的問題上,雙方罕見地保持了一致。奉天、吉林兩省奉命,立即抽調(diào)了大批兵力。張作霖等還在華僑中推廣自我保護辦法:“一、財產(chǎn)造冊送交俄官,以為損失索賠根據(jù)。二、緊急時懸掛國旗,標示華僑。三、各商設團自衛(wèi)?!钡?,這種隔靴搔癢的辦法已經(jīng)無法應付俄羅斯越來越惡化的局勢。2月份,布爾什維克在海參崴暴動,推翻了當?shù)嘏f政權,卻未能控制局面,海參崴社會秩序徹底崩潰。日本、美國、英國也已經(jīng)派出軍艦,進行武裝示威。艱難撤退此時,南方“護法”陣營圍繞著擁護孫文還是擁護約法,發(fā)生了分裂。孫文希望借護法戰(zhàn)爭之機會,建立自己的軍隊,要求海軍總長程璧光率艦隊與他協(xié)同,攻擊駐守廣州的桂軍。桂軍乃是“護法”同志,如此內(nèi)訌,遭到程璧光拒絕。孫文遂帶人強行登上同安、豫章兩艘軍艦,并轟擊廣州城。程璧光事后下令撤除了同安、豫章兩艦艦長的職務,但2月26日,他就在光天化日下遇刺而亡。孫文與桂系相互指責對方是幕后的兇手,程璧光究竟死于何人之手,至今仍是懸案。護法軍的內(nèi)訌,令中央政府的壓力大為緩解。2月27日,也就是程璧光被刺殺的次日,中央收到了新任駐海參崴總領事邵恒睿的緊急報告,指出:日、英、美都以“護僑”為名派出軍艦,作為協(xié)約國的成員之一,“我國既已實行加入戰(zhàn)團,亦當速派軍艦來崴,相機應變,不但得以保護僑民之生命財產(chǎn),假令一旦失和,俄國退讓之際,該三國對于俄國亦必有所要求,倘或咸爭利權,提起分割租界事,該三國定收捷足先登之效,此千載不遇之機會,而我國僑民較諸他國眾多,若無武力以作后盾,未免向隅矣?!眹鴦赵弘S即進行了討論,終于在3月13日決定:派遣一艘軍艦前赴海參崴護僑,由海軍部負責落實。海軍部在3月20日指定了“海容”號巡洋艦擔負這開天辟地的出國護僑任務。中國派遣軍艦赴俄護僑,激怒了日本。此時的日本,正致力于建立中日的共同防衛(wèi)體系,以便攫取自己在“北滿地區(qū)”(東北北部)的特權。中國的單獨行動,大大打亂了日本簽訂《中日共同防敵軍事協(xié)定》的計劃??梢哉f,“海容”號奉命赴俄,因力量依然單薄,對護僑來說,實際意義并不大,但這不僅是中國執(zhí)政者第一次通過武裝護衛(wèi)的方式表示對海外僑胞的關切,更是在當時的弱勢環(huán)境下,對日本逼迫的一次“軟”對抗。在日本的高壓下,中央政府一邊盡力敷衍日本,另一邊敦促“海容”號盡快成行,將生米煮成熟飯。外交部不斷催促海軍部,“即日開駛”,并電告海參崴總領館,切實做好“海容”號的煤炭、淡水、食品等補給供應。4月9日,在日本的一再責難下,“海容”號駛離國內(nèi)軍港,4月16日在華僑們的歡呼聲中,進入了海參崴港口。此時的海參崴港口中,已經(jīng)有了另一艘懸掛中國五色國旗的商船“飛鯨”號。“飛鯨”號屬于國有企業(yè)“輪船招商局”,此次奉派前往海參崴撤離華僑。這也是中國政府第一次動用民用交通工具從海外撤僑。早在確定了“海容”號巡洋艦赴俄的同時,中國外交部就要求交通部和東三省地方,緊急加派機車、商船,從陸海兩路加快撤僑?!帮w鯨”號于4月10日出發(fā),先期到達了海參崴。
“海容”號巡洋艦抵達后,“飛鯨”號的撤僑工作得到了巨大的支持,當俄方禁止華僑們搬運兩具棺木上船時,在外交交涉無效的情況下,“海容”號巡洋艦應總領館的要求,“派兵四十名,登岸排立”,在武力面前,俄方邊檢人員也只能退讓,“始得將樞裝運”。“海容”號巡洋艦抵達后的第三天(4月18日),“飛鯨”號就滿載了1165名華僑,起錨返航煙臺港?!昂H荨碧栄惭笈炘诤⑨?,還多次派兵登陸,前往保護因爭奪工作機會而被當?shù)厝税鼑娜A工。幾次三番武裝示威后,針對華人的暴力行為大為減少。同時,中央宣布放松自上年圣誕節(jié)開始執(zhí)行的對俄糧食禁運,對運往海參崴的糧食車隊或船隊,一律從速放行,以緩解海參崴的糧食危機。國內(nèi)各地立即停辦赴俄工作的護照,旅俄華工最多的山東全省動員,做好僑民的安置準備。在駐俄部隊的壯威下,在內(nèi)戰(zhàn)最為激烈的伊爾庫茨克一線,中國外交官員不畏艱險,從莫斯科和哈爾濱聯(lián)系調(diào)運火車,全程護送,僅1918~1919年就搶運出3萬名被困華工。(資料來源:《中國經(jīng)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