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前的那臺黑白電視機
說起電視,現(xiàn)在已普及得不能再普及了,而在上世紀70年代,如果誰有一臺哪怕是9時的黑白電視機,也是件了不起的大事。
40年前,我家住前門外三井胡同的一個兩間平房,父母雙親和孩子洪志在一起生活。我在海淀上班,周末回來與家人團聚。我們住家的隔壁是兒子的同學家,他們家比較早的有了一臺電視機,我兒子常去他家看電視,有時回來問奶奶:“咱們家什么時候也有一臺?。俊?/p>
當時,上海產的凱歌牌9時電視機約需400多元,對工薪階層人來說一下子拿出幾百元來還是有一定困難的。二老與我商議可否動用孩子他媽的撫恤金?
我和洪志的媽媽——靜玉,從相識、相愛到成婚,共同生活了18年,1972年她因心臟病發(fā)作永遠地離開了我們。原單位發(fā)了一千元撫恤金,其中一半給了她娘家,剩下的留給兒子,并由爺爺、奶奶掌管。如今要動用這筆款,也要聽聽孩子的意見。兒子表示:“有了電視全家人都能看,我媽媽會高興的?!蹦棠搪牭竭@里,淚水不由自主地流下來。
我的表弟張瑞棋,當時在前門大柵欄第三百貨商場電器組當售貨員,乃是極好的機會,我不僅找到他本人,還見到主管負責人,沒請客、送禮,也沒有多花錢,半個月后就將當時緊俏的電視機買到手。經過表弟細心挑選和調試,并且由他親自送貨到家。一路上我們全家人圍在平板車四周,伸出手扶著,保護著,怕有不測,最終一路平安地“請”到家里來。此刻,母親早已將方桌上亂七八糟的東西挪開,又找到一塊新的綢布當“蓋頭”。表弟又一次做了調試并告訴洪志一些注意事項。
那天晚上全家興奮得都沒吃好晚飯,全被新來的“貴賓”給奪去了,記得那次播放的是電影《艷陽天》。不久,在部隊的小弟回家探親。有一次他看到祖孫三人坐在一起聚精會神地在收看電視節(jié)目,早把小弟忘在一旁了。小弟拿起相機按下快門,留下了這個美好的瞬間?!鲆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