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稱“毛主席管家”的吳連登,是江蘇鹽城人,1942年出生,種過田,務過工,當過服務員。1964年,22歲的吳連登被毛澤東請去管理家務。雖然吳連登的年齡比毛主席的女兒李敏和李訥還小,但按毛主席的“家規(guī)”,她們還得叫吳連登“叔叔”。
吳連登老師的家簡樸、狹小,客廳正中擺放著毛主席的全身塑像和半身像……和筆者一起翻開家中的老相冊,凡是看到有毛主席的照片,吳連登的目光都變得很輕很柔,他指著一張照片說,“這是主席最后一次和我們合影,你看他的腿,瘦得——”吳老師突然哽住,轉過頭去……吳老師說,他最難忘的是1964年的國慶節(jié),在那一天,他成了毛主席家的“小管家”。
1958年,吳連登考入江蘇省鹽城地委招待所當服務員。即便是打掃衛(wèi)生、端茶送水,吳連登也總比別人快,一趟能拿10個暖水瓶,一手提4個,兩個胳膊再各夾一個,招待所離打水的地方有500米遠,他每天5點起床,來回跑著打水,一個人負責整整一棟樓。1959年,北京人民大會堂建成,從全國各地挑選服務員,鹽城只有一個名額,吳連登被選中了,分配到大會堂餐廳當服務員。1961年5月,中南海服務科科長來到人民大會堂,從近千名服務員中選拔兩名進入中南海。吳連登永遠忘不了那一天,中南海派了一輛平板三輪車來接他們,吳連登和另外一名同事把行李放在車上,跟在三輪車后面,一步步走進了中南海。
吳連登在中南海頤年堂第一次見到了毛主席,平常業(yè)務熟練的他竟然手抖得厲害,等走到毛主席面前,茶已經灑出了一半……1964年國慶節(jié),22歲的吳連登正在天安門城樓上服務,毛主席身邊的護士長吳旭君找到他,“大登,主席叫你呢!”毛主席以商量的口吻對吳連登說:“我想請你到家里幫幫忙?!眳沁B登激動地說:“好!”就這樣,他成了毛主席家的“小管家”。吳連登最初的工作是負責雜務,搞衛(wèi)生、整理庫房、打水送飯。1968年,吳連登被正式任命為管理員,毛澤東將自己的工資、家中的各項財政支出,都交給他全權管理。
吳連登感慨地說:“主席離開我們那么久,但人民依然那么崇敬他、懷念他。你看,無論春夏秋冬,紀念堂開放的時候,門前都有長長的隊伍,來自全國各地的人,捧著鮮花,等著看看他老人家。我們這些身邊工作人員和家屬,每到清明節(jié),每年9月9日——主席的忌日,還有12月26日——主席的誕辰,我們都會不約而同地去紀念堂看老人家,平時還以不同形式紀念他,我家里有許多主席的著作、他的塑像,過年過節(jié),我要在他的塑像前點支煙,做一碗紅燒肉,放在那里,表示哀思。老實說,比對父母的感情還要深。我父親去世時,我都沒有回去,就是怕主席知道了,分散他的精力。因為主席的健康和安全,是黨和人民交給我們的責任,我們必須完成好。關于主席,我們這些朝夕相處的人講話,不會有什么藝術加工,我們就是想還原真實的主席。中國人民過上現在的日子,可以說是托了他老人家的福,而主席更是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他的心,永遠想著人民,做事,永遠為了人民。這是毛主席的偉大之處。主席經常跟我們說:所有要求別人做到的事,都要從我開始,在北京,我是北京市民,在中國,我是中國公民。老人家一生勤奮、勤儉、勤政、廉政,帶領中國人民艱苦奮斗。他每天工作長達20個小時,最多時連續(xù)幾天工作,根本不睡覺。一看到主席考慮問題,不吃不喝,就是我們心最疼的時候。他每天粗茶淡飯,工作時間是常人的兩三倍,他活了八十幾歲,實際上是很長壽的,因為他天天透支自己,不像有的人白活一生??吹嚼习傩帐芸啵餮蹨I,看到電影中的戰(zhàn)爭場面,他也流眼淚,主席想到那些曾和他一起戰(zhàn)斗的英烈們,其中也包括犧牲的親人。我覺得人民會永遠懷念他,因為他把歷史看透了、研究透了,他讀書、研究歷史,是為了這個民族為了這個國家,主席總結了,沒有一個朝代是為了人民的利益,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做到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比妰x仗隊方隊長韓捷:16年前的國慶閱兵訓練
2015年8月下旬,炎炎夏日里的閱兵訓練基地,全副受閱著裝的三軍儀仗隊儀仗隊員們已在38攝氏度的高溫下站了90分鐘,方隊長韓捷卻還沒有任何下達休息口令的意思……(據新華社北京8月23日電)電視畫面中出現了一張熟悉的面孔——方隊長韓捷,筆者想起10年前隨中國教育電視臺國慶特別節(jié)目——大型紀錄片《我的太陽》攝制組到三軍儀仗隊三中隊采訪的一幕幕往事。特別是想起當時還是三中隊中隊長的韓捷,35歲了剛剛成家,軍營與家屬樓直線距離不到一百米,可他經常一個月都回不了一趟家。我問他:花5分鐘時間回一趟家有那么難嗎?他說有時候忙起來,連5分鐘都擠不出來。他說自己對妻子有愧,妻子有時也埋怨,可經過做工作,特別是一回家就多干家務,好好表現,妻子最終還是理解了他,告訴他只要帶好兵就行了,不用為家里的事操心。記得那天下午結束訓練后,韓捷終于回家了,因為有親戚來,不照一面兒不合適。
韓捷1990年入伍,第二年當班長,不久提干。作為一名老儀仗兵,韓捷有一種強烈的軍營情結和一顆愛兵的心。韓捷接觸儀仗訓練已有25年,曾參加過1999年和2009年首都國慶閱兵、奧運支援、廣州亞運會、海南博鰲論壇、紅場閱兵等重大任務,被稱為儀仗訓練中的“老中醫(yī)”。他一眼掃過整個方隊,就能糾出不到位的動作,還能通過儀仗隊員的臉色、眼神察覺出隊員是否體力透支、身體不適或是情緒不穩(wěn),由此“對癥下藥”。在抗戰(zhàn)70周年大閱兵進入倒計時前夕,韓捷接受新華社采訪時表示:“三軍儀仗隊隊列基礎已非常扎實。此次參加勝利日大閱兵,關鍵是如何執(zhí)行更高標準,在世界面前展示中國三軍儀仗隊特有的風采。”為此,韓捷提出“上體正直肩不斜,手腕伸直握槍準,槍身角度成45度,臂肘定位要貼肋”的單兵標準?!叭妰x仗隊被軍委授予‘軍旅標兵’榮譽稱號,在國內堪稱一流?!表n捷說,中國軍隊的正步汲取了德式、蘇式正步的經驗,并加以改變,使其更適合中國人的體型,同時更顯威嚴,“三軍儀仗隊在俄羅斯紅場閱兵時的表現,已經獲得了世界的認可。我們還要創(chuàng)造國際一流!我們就是要通過所有動作的精準到位,展示出中國軍隊威武之師的風采,排山倒海的氣勢?!?/p>
“‘儀仗重于生命,事業(yè)高于青春,獻身儀仗,為國爭光!’這是中國人民解放軍陸??杖妰x仗隊的隊魂!”10年前,韓捷在訓練場上的鏗鏘話語至今縈繞耳邊,與它相應和的是夏日里揮汗如雨、排山倒海一般的背影。
“臺上正步一百米,臺下苦練一萬里”,是每一名儀仗兵都必須達到的要求。新兵入伍,練站立,一站就是兩個多小時,兩腿腫得上不了床;練操槍,每天上千次的托槍、端槍,震得虎口流血。筆者當年采訪時得知三中隊有一名戰(zhàn)士剛剛在訓練中把槍柄拍斷了,還得到大隊領導的表揚;練正步,小腿上綁上幾公斤重的沙袋,一踢就是上千次;練眼神,在迎風迎光的條件下30秒不能眨眼、不能流淚,這樣才能體現出中國軍人的精、氣、神。為了從嚴要求,儀仗隊還獨創(chuàng)一套軍姿、隊列訓練方法,比如他們總結的“十子”訓練法:腰板不直別棍子,練軍姿貼墻根子,踢腳慢綁沙袋子……午休的“哨聲”響后,筆者從各班門口經過,發(fā)現所有人睡覺都不用枕頭,而是平躺著睡,一打聽才知道,這也是儀仗兵們?yōu)榱吮苊怦劚扯扇〉奶厥庥柧毞ā?/p>
三中隊連續(xù)兩年被儀仗大隊評為先進中隊,中隊長韓捷說得最多的是戰(zhàn)士們的辛苦付出……這位身材魁梧、硬朗剛直的河南大漢在談到訓練的艱苦和戰(zhàn)士的傷病時聲音變得低沉和“濕潤”:“我們儀仗隊擔負的是國家的儀仗司禮任務,這一性質決定了我們必須時刻以國家榮譽為使命,獻身儀仗,為國爭光。我們不僅代表著國家、軍隊的形象,而且代表著中華民族走向和平走向強大的形象。為了這一個共同的目標和使命,一代代儀仗兵確實付出了很多。每一個儀仗兵的成長過程都異常艱辛,先是‘百里選一’進入儀仗隊,我們每年征兵200人,一個縣最多只有5個名額,但這還不能保證全部成材,有一部分人要被淘汰。為了擔負神圣而光榮的儀仗任務,留下的人要更加努力。入伍第一年,95%的戰(zhàn)士不能進入編隊;第二年年底,一大部分同志要退出現役,只有一小部分同志轉為士官,當了士官,流的汗水就更多了,因為一入隊列,不分老兵新兵……我們做過統(tǒng)計:一個戰(zhàn)士當兩年儀仗兵光踢正步就相當于走一個二萬五千里長征,流下的汗水足有3噸重。在挑戰(zhàn)生理極限的長期訓練中,經常會有人尿血,70%的戰(zhàn)士腰疼,90%的戰(zhàn)士腿疼,100%的人有腳氣,胃病也是我們儀仗兵的職業(yè)病。”
那天下午,教導員和分隊長李強都在外面執(zhí)行任務,因此隊里的干部比較少,中隊長韓捷一邊在操場上“盯”著訓練,一邊抽時間回答我的問題。采訪當中,經常有一排排戰(zhàn)士正步走過,聲音隆隆,好像有千軍萬馬。韓捷說,為了把正步練得威武,每個儀仗兵踢正步時都必須腳掌全部著地,新兵入伍的前二十天,腳面都會震得腫起老高。大家都知道,早晚得過這一關,所以再苦也得扛!儀仗兵踢一百米正步所消耗的體力相當于五六個一百米沖刺,何況是在北京夏天的酷暑中,練站立時,每個戰(zhàn)士的腳下都有一攤水;練完正步,又重又厚的靴子能倒出水來……
作為一名儀仗兵出身的基層干部,韓捷無疑起著一種承上啟下的特殊作用,對上——繼承發(fā)揚老儀仗兵的光榮傳統(tǒng),對下——傳幫帶,培養(yǎng)過硬的干部和戰(zhàn)士。
從1998年10月1日起,韓捷作為“50年國慶閱兵女民兵方陣”的總教練,只用了一年時間就帶出一支完全由老百姓組成的不遜于正規(guī)軍的專業(yè)“儀仗隊”,并因此榮立個人二等功?!拔邑撠熡柧毜呐癖疥?,成員來自朝陽區(qū)各個單位,全是老百姓,沒有一個正規(guī)軍人,但要和正規(guī)軍一起比,從組建到1999年國慶那天通過天安門一共用了一年時間。當時我主要幫助她們樹立信心,并且根據女孩子的生理特點科學安排訓練,比如女孩子來例假,生理都打亂了,有的幾個月不來,有的來了就不停,我們經常及時調整訓練計劃。這個方隊在幾次評比中都被評為優(yōu)秀方隊……”
當時,韓捷帶著部分儀仗兵幫著訓練,由于平時養(yǎng)成了以更高的標準要求自己,有些部隊和地方的同志對韓捷和儀仗兵們的嚴格、挑剔不是很理解,“比如我們要求訓練時間必須達到規(guī)定,有人就說了:練這么長時間,究竟干什么?差不多就行了。我之所以嚴格,一是要很好地完成任務;二是因為我還帶著戰(zhàn)士,我要把這種對工作極端負責的精神在他們身上延續(xù)下去。2004年,我?guī)е?名干部、10名戰(zhàn)士到香港幫助訓練駐港部隊,時間很緊,壓力也很大。我們北方人不習慣南方的氣候,12個人全得了皮膚病,再加上蚊蟲叮咬,渾身起滿了大疙瘩。在香港待了4個多月,我們沒有到香港市區(qū)轉過一次,但戰(zhàn)士們和我都感覺收獲很大,不僅鍛煉了隊伍,也鍛煉了思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