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993年12月20日,一座像高6米的毛澤東全身銅像在湖南韶山落成,江澤民總書記親自揭下了銅像上的紅綢……
從此,韶山又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二)從1991年11月湘潭市委、市政府作出在韶山毛澤東紀念館前建造一尊毛澤東銅像的決定起,到1993年12月20日毛澤東銅像揭幕,在這700多個日日夜夜里,人們出于對毛澤東的懷念和愛戴,在南京,在安徽,在江西,在湖南,在韶山,到處流傳著許多神奇、美麗而又動人的傳說……
不管這些傳說真實與否,可以說,它代表了人們的一種強烈的思想感情,那就是對毛澤東的尊敬、愛戴和懷念。而且,在鑄造、運送毛澤東銅像的整個過程中,也的確有過許多動人的故事。
(三)1993年,是毛澤東百周年誕辰紀念,經(jīng)中共中央批準,由中共湖南省委、省政府和湘潭市委、市政府主持,在韶山毛澤東紀念館前修建毛澤東銅像和銅像廣場,以表達對這位開國領(lǐng)袖的永恒緬懷。
1991年初,為紀念毛澤東100周年誕辰,中共湘潭市委、市政府向中共湖南省委呈送了修建毛澤東銅像的報告。湖南省委接到報告后,立即召集有關(guān)部門開會,研究在韶山建立毛澤東銅像和銅像廣場的相關(guān)事宜,并決定以省委、省政府的名義向中央寫出專題報告。同時,還詳細研究了建造銅像的經(jīng)費和選址等問題。
1991年10月17日,中共中央辦公廳34號文件批復:中央同意在韶山塑建一尊毛澤東同志銅像,并于1993年12月26日揭幕,以紀念毛澤東同志100周年誕辰。
(四)接到中央的批復后,中共湖南省委、省政府和湘潭市委、市政府立即把這個項目列為紀念毛澤東100周年誕辰的重點項目。1991年12月26日,是毛澤東98周年誕辰紀念日,當時的湖南省黨政軍領(lǐng)導熊清泉、陳邦柱、孫文盛、楊正午、萬達、劉正、董志文、沈瑞庭、肖求如等同志提前一天到了韶山,參加毛澤東同志98周年誕辰的紀念活動,并主要研究毛澤東百周年誕辰紀念活動的具體事宜。塑建毛澤東銅像和銅像廣場是重要內(nèi)容。
會議最后敲定:塑建毛澤東銅像是一項嚴肅的政治任務。整個塑建工作的目標是:堅持一個原則:科學論證、精心設計、莊重樸實、勤儉辦事;做到兩個負責:對歷史負責、對后代負責;實現(xiàn)三個效益:社會效益、經(jīng)濟效益、生態(tài)效益;達到四個一流:設計一流、工藝一流、銅材一流、質(zhì)量一流。銅像按主席在開國大典的形象設計,像高6米,基座高6.26米(后修改為4.1米),全高12.26米(后改為10.1米)。
(五)中共湖南省委成立了韶山毛澤東同志銅像塑建工作小組,具體主抓這件事。工作小組成立后,立即排定了工作進程的倒計時表:
1992年2月,請雕塑家、建筑師現(xiàn)場觀察定址,進行環(huán)境工程設計,編制經(jīng)費概算。
6月,雕塑家拿出石膏小樣,請省市領(lǐng)導和毛澤東同志親屬審稿;環(huán)境工程設計在月底拿出具體方案,審批后落實承建單位,秋季開始施工。
8月,拿出石膏最后定稿小樣,送省市領(lǐng)導和毛澤東同志的親屬最后定稿,制成6米高的石膏像;10月交付鑄造廠投入生產(chǎn)。
1993年10月前,主席銅像運抵韶山,11月進行安裝。
(六)為爭得毛澤東銅像的敬制權(quán),南京晨光機器廠的領(lǐng)導和工程技術(shù)人員兩上北京,三下湖南,四處游說,終于如愿以償……
南京晨光機器廠是一家老字號廠,建于1865年,有著雄厚的技術(shù)力量和工作經(jīng)驗,而且已經(jīng)為周恩來、董必武、陳毅等老一輩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制造過銅像。1991年底,晨光廠的廠領(lǐng)導親自帶隊,組團到湘潭韶山,并帶去了各種資料和樣本。
次年1月初,晨光廠又派出有關(guān)領(lǐng)導和工程技術(shù)人員二下湖南,與韶山毛澤東同志銅像塑建工作小組領(lǐng)導面談有關(guān)事宜。
這一次,晨光廠與韶山毛澤東銅像塑造工作小組達成口頭協(xié)議。
晨光廠在到湖南爭取項目的同時,又派人上北京找負責銅像雕塑的專家,以爭得專家的認可和支持。
早在1991年底,韶山毛澤東銅像塑造工作小組就派專人到北京,請中國美術(shù)館館長劉開渠和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博物館的著名雕塑家程允賢擔任銅像的設計師。兩位大師欣然應允。
這時,劉開渠先生年事已高,大量的、主要的工作落在了程允賢肩上。晨光廠領(lǐng)導和工程技術(shù)人員到北京后,找到了程允賢大師,表達了他們想得到承擔毛澤東銅像制造任務的意愿。
“偉人形象的鑄造,技術(shù)難度大。在制造過程中是一點不允許變形的。你們有把握嗎?”雕塑家心直口快,一點也不隱瞞自己的觀點。
“程老師,請您放心,也請您相信我廠的技術(shù)力量。為了證明我們廠的制造水平,請先用石膏雕塑兩個毛主席的頭像,您留一個,我們用一個,鑄成后,再由您檢驗定奪?!睆S長慨慷激昂,胸有成竹,也回答得干干脆脆。
程允賢一驚,暗暗佩服晨光廠的眼光和能力。同時他也清楚,這個要求對廠家和雕塑家有雙重監(jiān)督效力,沒有高超的工藝水平的廠家是不敢出此招的。
“好,我相信晨光廠的實力,你們一定會成功的!”程允賢沉思了一會兒就爽快地作出回答。
1992年8月17日,晨光廠的領(lǐng)導和工程技術(shù)人員第三次到湖南,同中共湘潭市委、市政府和韶山毛澤東同志銅像塑建工作小組商談鑄造毛主席銅像的具體事宜。
10月17日,“敬制韶山毛澤東同志銅像協(xié)議簽字儀式”在南京舉行,時任中共湘潭市委常委、宣傳部長的郭果夫代表韶山毛澤東同志銅像塑建工作小組與江蘇南京晨光機器廠的領(lǐng)導簽訂了承制韶山毛澤東銅像合同。
(七)為了高質(zhì)量、高標準地做好銅像的造型,晨光廠投入了最強的技術(shù)力量。廠級領(lǐng)導分工負責,親自把關(guān),從造砂箱、澆鑄到焊接、著色等,事無巨細,都要過問。各個工序逐一檢查,責任到人。與此同時,他們還派出有關(guān)領(lǐng)導和工程技術(shù)人員到北京,向雕塑專家請教一些具體細節(jié)的造型問題。
1993年8月14日,是一個不平凡的日子。毛澤東銅像鑄造工程完成所有的前期工作,正式開始澆灌。裝載銅水罐的行車緩緩地移動,銅罐口對準了澆口杯。隨著楊廠長的一聲“啟動”,最佳溫度的銅水緩緩流入到鑄箱中。
一次,二次,三次……5噸多銅水流進到4個大型的砂箱中。
(八)1993年10月21日上午10時許,當著色工人在這座銅像上完成了著色的最后一筆后,展現(xiàn)在人們面前的是毛澤東那氣宇軒昂、樸實凝重的光輝形象:身著中山裝,右胸前別有“主席”二字的紅飄帶,雙手緊握文稿,面帶著親切的微笑,目光炯炯,神采奕奕,深情地注視著前方。
這就是開國時毛澤東主席“中國人民從此站立起來了”和“一唱雄雞天下白”意境的再現(xiàn)。
(九)運送“毛澤東銅像車隊”準時出發(fā),晨光廠萬名員工含淚相送,表達對領(lǐng)袖的深切懷念之情……
1993年11月27日,中共湘潭市委組成的以時任中共湘潭市委副書記羅德文為隊長的“毛主席銅像車隊”,從湘潭起程,到南京迎接毛主席和他的6位親人的銅像回韶山。。
車隊日夜兼程,于11月30日到達南京晨光機器廠。
12月2日清晨,天還剛蒙蒙亮,晨光廠的一萬多名員工就早早起了床,趕在早晨7時前到達廠內(nèi)的廣場上,歡送“毛主席銅像車隊”起程。7時正,羅德文同志代表銅像接送小組,與晨光廠領(lǐng)導在敬放銅像的草坪上,舉行了簡短而又隆重的交接儀式。
7時15分,長長的車隊在雷鳴般的掌聲和鞭炮聲中緩緩起程。晨光廠萬多名職工,懷著敬仰和留戀的目光,目送銅像車隊駛出廠門。
這一天,南京的天氣格外地好,立在東風牌汽車上的“晨光機器廠敬制運送毛主席銅像車隊”的大紅牌子特別醒目。此刻的南京市區(qū),盡管車輛擁擠,人流如織,但車隊所至,十字路口是一路綠燈,來往的車輛主動??績蓚?cè),騎自行車的紛紛下車,行人駐足,向車隊行注目禮;所有的軍人、公安干警和武警戰(zhàn)士都舉起右手,莊嚴地向車隊行軍禮,直到車隊駛出很遠,很遠……
(十)晨光廠派出的專門負責銅像送達任務的運輸處干部張春喜曾動情地回憶說:沿途人民都以各種方式來表達對毛主席的緬懷之情,其場面可真是一幕比一幕動人啊!
當時,隨車隊擔任保衛(wèi)任務的武警部隊湘潭支隊政治處干部聶建軍也不止一次地說:銅像途徑江蘇、安徽、湖北、江西和湖南,共5個省,22個縣,行程1300公里,每經(jīng)過一個城市時,都暢通無阻,秩序井然。軍人、警察立正敬禮,行人止步以目相送。在皖、鄂、贛、湘留宿的晚上,當?shù)氐墓?、武警及?lián)防隊員不顧寒冷,通宵達旦地守衛(wèi)在毛主席銅像旁。
12月3日,“毛主席銅像車隊”駛抵安徽境內(nèi)。
安徽省委、省政府早已派出有關(guān)部門的領(lǐng)導同志,迎候在江蘇與安徽的交界處。
簡單的交接儀式后,車隊向安徽桐城進發(fā)。
車隊翻過一座山,來到國道邊的一個小山村。村口一家代銷店的老大爺見運送毛主席銅像的車隊遠遠駛來,趕忙從店里拿出一掛鞭炮燃放,迎接主席銅像車隊。
醴陵地處湖南和江西交界之處,是毛澤東早期從事革命活動的地方。車隊經(jīng)過醴陵市區(qū)時,24響禮炮回蕩長空,場面十分壯觀。
12月6日,銅像車隊到達韶山銀田寺,數(shù)萬人紛紛從田間、學校、工廠和機關(guān),趕到銅像車隊經(jīng)過的地方,歡迎自己的親人回家。
韶山100多名個體戶,聽說主席這天“回家”,自發(fā)地駕駛各式各樣的摩托車,到銀田寺迎接主席銅像車隊,并跟在車隊的兩側(cè)護衛(wèi)。
車隊一進入銅像廣場,一幕奇特的自然景觀出現(xiàn)在人們面前:東西兩邊的天空上,同時出現(xiàn)了一輪燦爛的太陽和一彎皎潔的下弦月。人們還驚奇地發(fā)現(xiàn),靠近銅像廣場后面山上,杜鵑花在寒冬季節(jié)里竟灼灼綻放。
(十一)韶山毛主席銅像是經(jīng)中共中央批準、由中共湖南省委和湘潭市委主持修建的紀念毛主席百周年誕辰重點獻禮工程,成功地再現(xiàn)了人民領(lǐng)袖毛澤東主席出席開國大典時的風采。
1993年12月20日,毛澤東主席100周年誕辰前夕,中共湖南省委、省政府在韶山舉行了盛大的毛澤東銅像揭幕儀式,中共中央總書記江澤民專程從北京到韶山參加揭幕儀式,為毛澤東銅像揭幕。中共中央批準修建、黨的總書記親自揭幕,這在全國來說,韶山毛澤東銅像應該是第一尊,而且是僅有的一尊。何況這尊銅像又是在主席100周年誕辰這個重要時間節(jié)點上修建,地點在主席的故鄉(xiāng)韶山。特別是這尊銅像像高6米,基座高4.1米,通高10.1米,象征著“10·1”國慶,更象征著毛主席是新中國的締造者。銅像基座上,鐫刻著江澤民題寫的“毛澤東同志”5個貼金大字。所有這些,足以說明韶山毛主席銅像的歷史意義、現(xiàn)實意義和教育意義是無法估量的。
(十二)韶山毛主席銅像設計者為中國著名的雕塑大師劉開渠、程允賢。
劉開渠,新中國雕塑事業(yè)杰出的領(lǐng)導者和組織者,曾任中國美術(shù)館館長、中國美術(shù)家協(xié)會副主席。劉開渠的雕塑在西洋寫實雕塑的基礎(chǔ)上,繼承中國傳統(tǒng)雕塑簡練、單純及線畫的表現(xiàn)方法,形成了獨特的風格。
程允賢,在50余年的藝術(shù)生涯中,主要從事肖像雕塑與紀念碑雕塑的創(chuàng)作與研究,其肖像雕塑作品以鮮明的形體語言和嚴謹?shù)脑煨褪址?,探索人物?nèi)在的精神氣質(zhì)和思想性格,并注重對藝術(shù)形式的探求。他創(chuàng)作的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等人像作品100多件,用青銅白石鑄成了一部部革命史詩,用雕塑語言寫就了一篇篇時代樂章。
韶山毛澤東銅像作為劉開渠大師的封筆之作和程允賢大師的扛鼎之作,傾注了兩位雕塑大師的全部心血?,F(xiàn)在,兩位大師都已駕鶴仙去,韶山毛澤東銅像的藝術(shù)價值就愈顯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