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伯駒在婚姻生活中是不幸的,也是幸運的,他既是封建婚姻制度的犧牲者,又是叛逆者。他一生先后娶了4位夫人。
張伯駒18歲時由其父張鎮(zhèn)芳做主,娶了安徽亳州女子李月娥,李父曾任安徽督軍。張伯駒的婚禮辦得很豪華、排場。李月娥生在清代高官的家庭里,從小纏足,雖然后來放足,但仍然是小腳。她沒有受過多少教育,從小受父母的寵愛,總有人侍候,然后受父母之命嫁給張伯駒。她在嫁給張伯駒之前,兩人并沒有什么交往,更談不上什么感情,嫁給張伯駒之后雖然對婚姻抱著幸福的希望,但事與愿違,張伯駒是在不愿意、不甘心的情況下和她結合的。她沒有讓張伯駒可以欣賞、相愛的特長,也不能侍候、照顧丈夫的生活,所以和丈夫一直沒有建立起真正的感情,而且結婚多年也沒有生兒育女。張伯駒很少住到夫人李月娥的屋子里,在家的時間也幾乎不去看她,更莫說關心一下她的冷暖,給她說上一些貼心話。李月娥只有終日與保姆相伴。在這種無聊、無奈、孤獨、毫無快樂的生活中,李月娥學會了抽大煙,以尋求刺激,打發(fā)每日難挨的時光。抽大煙的惡習,既損害了她的身體,也使張伯駒對她更加反感。就這樣,李月娥在絕望的生活中了卻了年輕的生命,她因病死于1938年。當時張伯駒正在北京,也沒有回去為她料理喪事。
李月娥未死時,張伯駒又娶了第二位夫人鄧韻綺,這個名字還是張伯駒給起的。那個年代,一些富家子弟都是在大家庭里已有妻妾的情況下,再另外買一所房子,娶一個女人,張伯駒也不例外。那時他正住在北京西四牌樓東大拐捧胡同內弓弦胡同一號的宅子里。
鄧韻綺當時正是走紅的京韻大鼓藝人,這一點正為熱愛演唱藝術的張伯駒所喜愛。因此,她和張伯駒很是過了一段和諧而快樂的時光。鄧韻綺長相不算嬌艷,也不太善于打扮自己,穿著綢緞衣裳也不比別人更美。當年主要是唱紅了的。但鄧韻綺出身貧寒,很會料理家庭生活,她能把張伯駒在北京的生活安排得很好。張伯駒這一段生活過得很是有味。
鄧韻綺作為一個藝人,雖不是很圓滑,但頗能處理與各方人士的關系。當時在北京的各種場合都是她陪伴著張伯駒,也陪伴張伯駒去各地游山玩水。張伯駒經常帶著鄧韻綺游山玩水并和朋友聚會。然而,鄧韻綺結婚后也沒有生育,漸漸地也染上了抽大煙的壞毛病,這樣一來,張伯駒也逐漸冷淡了她。1948年,鄧韻綺與張伯駒離婚。當然,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不孝有三,無后為大”這一封建古訓在作怪。其間,張伯駒還娶了第三位夫人王韻緗。這個名字也是張伯駒起的。
王韻緗是蘇州人,她父親從家鄉(xiāng)外出做工在北京安了家。張伯駒經過大中銀行職員的介紹看中了王韻緗,就在北池子一帶弄了一套小院,給王韻緗父母一筆錢,娶了王韻緗。不久以后,王韻緗就懷孕了。張伯駒的父母早就盼望有個孫子,知道兒媳婦懷孕后,就把她接到天津家里。不久,王韻緗就為張伯駒生了個兒子,名叫張柳溪。張鎮(zhèn)芳視孫子為掌上明珠,為了能看著孫子長大,就沒有再讓兒媳婦回北京。
王韻緗生長在一個比較貧困的家庭里,家里主要靠父親干活來維持生計,一家人互相關愛,同甘共苦。她在嫁給張伯駒之前還沒有真正接觸過社會,在家里接受的都是忠厚待人、老實干活的樸素教育。結婚之后,也沒有社會上那些市儈氣,不懂得阿諛奉承。所以,她在公婆面前,在家里的表現就是老老實實,尊敬孝敬長輩,關愛體諒同輩。她對任何人都誠懇相待,不會玩心眼兒,辦什么事都考慮別人的需要和利益。就是對待張伯駒的原配夫人李月娥也十分尊重,幾乎每天都到她屋里看望、照顧她,直到她去世。由于她這種溫順、樸實的性格,再加上為張鎮(zhèn)芳生下個寶貝孫子,張鎮(zhèn)芳老兩口對這個媳婦非常滿意,另眼看待,有點寵愛。
張伯駒逢年過節(jié)回天津,也都是由她安排一切。有時,王韻緗也帶著孩子去北京看望張伯駒。王韻緗和鄧韻綺的關系也非常好。她們互相尊重,互相關心。鄧韻綺也把王韻緗的兒子視為己出。
自從王韻緗生了兒子后,張鎮(zhèn)芳就對張伯駒說,不允許他再娶妻子了。但是,張伯駒還是在上海遇見了令他一見傾心、成為真正知音的潘素。
張伯駒和潘素的婚姻是典型的才子佳人和惺惺相惜。他們的結合極具浪漫和傳奇色彩。
上世紀20年代末,張伯駒被父親委派去上海任鹽業(yè)銀行總管處總稽核。夫人王韻緗也準備隨丈夫去上海,但張鎮(zhèn)芳夫婦不允許媳婦帶著他們的孫子去上海,也不允許媳婦只身去上海,怕孫子留在天津沒有媽媽的照顧。再說張鎮(zhèn)芳已經把銀行股票交由王韻緗管理,由她管理全家的家務和一切收支,也離不開天津。張伯駒只好一人在上海做事。此時的張伯駒,春秋正富,風流倜儻,名聲日噪。這一時期,他與袁克文、溥侗等一幫名士經常寶馬香車,來往于京津滬之間。公子性情、文人風流,文藝演出及休閑娛樂的風情場所是少不了光顧的。
潘素原名叫潘白琴。張伯駒第一次聽潘白琴操琴,是在一次大庭廣眾的場合。張伯駒是精通琴道的,但潘小姐的琴弦一響,還是讓他如聞仙樂一般地愣在了當場。張伯駒心里再也抹不去潘小姐的窈窕身影、醉人琴韻。不久,老友孫履安知道了張伯駒的心思,有意玉成此事。張伯駒雖已有三房妻妾,但絕非輕薄之徒,身邊也需要一位紅顏知己照料。于是,由孫履安穿針引線,張伯駒與潘小姐有了交往。
潘白琴,1915年生,蘇州人氏,其父潘智合的先輩潘世恩,中過前清狀元,官至宰相,頗有名望。潘智合遷往上海后,家道逐漸衰落。潘白琴16歲時,便成了上海青樓藝人,彈得一手好琵琶,也能揮毫作畫,遂名滿江南。潘小姐雖然淪落風塵,卻是天生的蕙質蘭心,出污泥而不染,終日與琴弦為伴,守著那一片冰清玉潔,祈禱上蒼,讓她早日脫離苦海。自從遇上了張伯駒,潘白琴心中不禁一動,她感到張伯駒對她的一片愛慕出自真誠,神態(tài)莊重,再加上長相不俗,學問不淺,舉止文雅,與其他紈绔子弟完全不同。幾次交往下來,潘小姐已是芳心暗許??墒?,潘小姐已經名花有主,那主兒便是國民黨的中將臧卓,而且兩人已到了談婚論嫁的程度。半路殺出個張伯駒,臧卓豈肯罷休。于是臧卓將潘小姐“軟禁”在一品香酒店,不許露面。潘小姐無可奈何,每天只能以淚洗面。
張伯駒只不過是一介名士,在上海人生地不熟,對手又是握槍桿子的人。于是他找到換過帖的把兄弟孫曜東。孫氏是安徽孫家鼐的后人,其大伯父與張伯駒的父親張鎮(zhèn)芳也是換帖把兄弟。孫曜東也是年輕氣盛,為朋友敢于兩肋插刀。于是說干就干,趁天黑開出一輛車,帶著張伯駒,先在靜安別墅租了一套房子。然后驅車來到一品香酒店,買通了臧卓的衛(wèi)兵,知臧卓不在房內,便急急沖進去。孫曜東遂將她送到靜安別墅,躲了起來。
經過一段時間的相戀之后,這對相知相愛的情人在秀麗的江南水鄉(xiāng)——姑蘇,舉行了隆重的婚禮?;楹蟮囊欢螘r間里,他們又沉醉在游覽姑蘇、杭州、上海、南京等地名勝古跡的快樂之中。這一年的9月29日,張伯駒夫婦拜過印光法師,將潘小姐之名“白琴”改為“慧素”。他們在上海霞飛路安了家,夫婦合好,如琴如瑟,花下觀書,燈下敲棋,日子過得很是美滿甜蜜?;楹髱资曛校麄兌级鲪廴绯?。張伯駒被綁票,潘素與匪周旋,求告親友,既保住了國寶,又“贖回”了伯駒,朋友們紛紛稱頌潘素俠肝義膽、忠貞不二。不論是張伯駒50年代被打成右派,還是60年代被打成“反革命”,遭受種種磨難,潘素都不離不棄相廝守。
但是,張伯駒娶了潘素并沒有敢告訴父親張鎮(zhèn)芳,因為張鎮(zhèn)芳家法是極嚴的。張伯駒不敢把和潘素結婚的消息告訴父親,卻告訴了三夫人王韻緗。王韻緗雖然知道了這件事,擔心父親年紀大了,知道了會生氣,也沒有告訴父親。所以,張鎮(zhèn)芳在世時,沒有見到過潘素。1933年,張鎮(zhèn)芳去世時,王韻緗才按照丈夫的想法,把他和潘素結婚的事告訴了婆婆。生米已成了熟飯,婆婆也就承認了潘素的身份,并讓她回天津參加了公公張鎮(zhèn)芳的葬禮。
潘素到了張家,才知道張伯駒不但有妾,還是兩個,感到十分傷心,哭得死去活來,決心要走,后來多虧婆婆的勸解,潘素才留了下來。
20世紀50年代,王韻緗由已在天津市婦聯工作、吉鴻昌的遺孀吉胡紅霞的勸說下,和張伯駒離了婚。對于和張伯駒離婚,王韻緗沒有什么怨言,她知道自己的文化程度低,不懂藝術。她很理解張伯駒,知道張伯駒和潘素都是有學問的人,有共同的愛好和語言。王韻緗和張伯駒離婚后,不久就去了石家莊,和兒子張柳溪住在一起。至此,只有潘素留在了張伯駒身邊,陪伴他度過了才華橫溢、多有建樹,而又多災多難、苦樂兼?zhèn)涞囊簧?/p>
(摘自花城出版社《張伯駒傳》 "編著:張恩嶺)(圖片 "67 (5).jpg 圖注:晚年的張伯駒與妻子潘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