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會娟
摘 要:小學生的語文功底差、觀察能力低更沒有組織和駕馭語言能力,作文時經(jīng)常是下筆無話可寫。即使是東湊西拼勉強完成一篇習作,也是內容空洞,條理分不清,或者是詞不表意。根據(jù)自身教學實踐總結出幾點語文習作教學策略。本文從注重生活實踐、拓展各種手段激發(fā)學生興趣、注重平時積累等五個方面詳細闡述了如何提高學生的作文寫作水平。
關鍵詞:語文 習作 教學策略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我經(jīng)常發(fā)現(xiàn)學生們一談到寫作文,他們都很害怕。如何提高小學生的寫作水平,消除學生對寫作的恐懼心理,使他們愿意寫作、樂于寫作呢?這正是我們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所感到最棘手的一大難題。
為了讓學生“寫自己想說的話”,“自由表達”作文內容,“要感情真摯,力求表達自己對自然、社會、人生的獨特感受”。在教學實踐中,我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 注重生活實踐,增強個性體驗
校園生活中蘊含著豐富的教育教學資源。莊嚴肅穆的升旗儀式,沉積學生的愛國情愫;豐富多彩的體育和游戲活動,讓學生感受課余生活的快樂;精彩紛呈的才藝PK,展示孩子們藝海沖浪的神韻;趣味濃郁的班隊活動,讓學生在歡聲笑語中汲取做人的真諦。這些豐富多彩的校園生活為學生張揚習作個性提供最原始的積累。
學生融入家庭生活,主動與父母交流,參與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從中體驗家庭中愛的給予,誘發(fā)孩子們強烈的愛的回報心理,從而引導學生善于捕捉、體驗,并主動表達對生活的感悟,學生就能把“包餃子”、“吃月餅”、“炒蛋炒飯”、“愛”等寫得細膩而富有童趣,習作就會充滿生活的氣息,流露孩子率真的心靈。
讓學生積極參加社會活動,關注社會現(xiàn)象,體驗社會發(fā)展,激發(fā)寫作欲望。例如,讓學生調查校園周邊的環(huán)保現(xiàn)狀,指導他們由心動到行動,寫出改善環(huán)?,F(xiàn)狀的倡議,并且精心組織“小手牽大手”的活動,讓學生去帶動家庭成員積極投入到環(huán)保行動之中,增強了學生及其家庭成員的環(huán)保意識;讓孩子們觀察家鄉(xiāng)的變化,讓他們感受到國家的發(fā)展和社會的進步,等等這些,拓寬了學生的視野,增強了學生的社會責任感,豐富了他們的情感。
二、采取多種手段,激發(fā)習作興趣
“興趣乃寫作之本”,因此,我在指導學生習作時,采取了多種手段激發(fā)學生習作興趣。
(一)設計導入力求新
“情不動,故辭不發(fā)?!睂W生面對作文往往苦思冥想,覺得無從下筆,很大程度上是學生對所寫事物還處于陌生狀,沒有情感,沒有寫作的沖動,尤其沒有情感的沖動,自然難以下筆。寫作前,教師應該精心設計導入,喚起學生對所寫事物的認知、情感,進而產(chǎn)生寫作的沖動。
(二)運用多媒體力求新
隨著現(xiàn)代科技的發(fā)展,多媒體走進了課堂,它有聲有色,形象直觀,可化靜為動。在作文教學中,使用多媒體再現(xiàn)生活情景,有助于吸引學生注意力,調動寫作興趣,在興趣中促使學生投入觀察。因此在指導學生寫課間的某個活動時,我事前沒有通知學生,在學生毫無防備的情況下攝下學生活動的幾個場面,如:跳繩、打羽毛球、踢毽子、爬杠等,拍的時候有意捕捉學生活動時的細節(jié),如動作、神情、語言以及圍觀者的種種表現(xiàn)。上課時,我先慢放畫面,而后放大某個重要的特寫鏡頭,并適時地讓畫面定格,這樣的慢放、放大特寫、定格都是為了激起學生興趣,讓學生趣味觀察;再提出相應的問題,以便調動學生語言思維的積極性。這時課堂上氣氛熱烈,學生熱情四射,看完后,要求學生完成習作,很快,一幅幅扣人心弦的比賽場面躍然紙上。
三、注重平時積累
高爾基曾說:“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所以應鼓勵學生大量閱讀課外書籍,并且交給他們科學的閱讀和積累方法,讓他們在快樂閱讀中拓展知識面,獲得更豐富的素材積累。
(一)根據(jù)課文內容來積累
“重視文本”也是新課標的要求,而且很多課文的思考練習中都出現(xiàn)“背誦自己喜歡的自然段,摘抄好詞、佳句”這樣的練習,讓學生在背誦時感受語言文字的優(yōu)美,摘抄中積累材料。如果學生能掌握一些好詞佳句就為寫作做好了鋪墊,能夠讓他們有詞可用、有話可說。比如:在教完《頤和園》這課后,就讓學生以后寫熟悉的景物作鋪墊。
(二)通過寫日記來積累
堅持寫日記是積累材料的是最好方式,也是練筆的最佳途徑。由于日記的內容很廣,可寫聽到的、可寫看到的、也可寫想到的??傊约旱南才范伎蔁o拘無束地表達出來。這樣就讓學生有一個自由表達的空間,也能夠寫真實的事情。比如:每組織學生看完一場電影,搞完一次大掃除,都可讓學生把當時的情景和感受用日記的形式寫出來。
四、及時修改作文,加快思想交流
學生辛辛苦苦寫好作文后,總喜歡得到老師的表揚和贊許,在很短的時間內,印象很深,應給予及時的評價,并提出修改意見,學生很容易接受,讓學生自己修改自己的作文,或別人的,或輪流交換互閱等。教師一定要讓學生明確修改作文的目標,要求學生能寫出他們的真情實感,用通順的語句、清楚的層次、鮮明的觀點,恰如其分地記敘見聞、寫景狀物、說明事物、發(fā)表意見,此時,若再重新習作一次,就能上一個等級,這無疑提高了作文水平。
五、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修改的能力
丁有寬老師主編的小學語文教材是以培養(yǎng)和發(fā)展語言能力和思維能力為中心,以培養(yǎng)自學自得、自作自改的能力為目標,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達到大面積提高小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為目的。這是新時期素質教育的體現(xiàn),指出了作文的能力培訓的一條途徑。“自改”作文,既能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精神,又能提高學生的作文能力。在多年的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筆者一直嘗試讓學生參與作文評改。學生把自己的作文看幾遍,通讀幾遍后,看它是否順口,以發(fā)現(xiàn)錯漏之處,并自己進行修改,以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钡蚁嘈砰L期持之以恒,做生活的有心人,做勤勞的小蜜蜂,多思考,多練筆,通過各種渠道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思維,一定能培養(yǎng)出學生對作文的濃厚興趣,才能適應新課改的浪潮,才能提高寫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