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夏夢 王晨萱
摘要:2007年1月,年輕的女作家青山七惠憑借作品《一個人的好天氣》獲得了芥川獎。該作品以敏銳的筆觸描寫了主人公知壽在孤獨、空虛的青春時代,經(jīng)歷人生的困惑,經(jīng)過磨練逐漸走向獨立的過程。
關鍵詞:青山七惠;一個人的好天氣;孤獨
一、引言
《一個人的好天氣》講述了兩個主人公二十歲的女孩三田知壽和七十一歲的老太太荻野吟子之間的故事。知壽高中畢業(yè)后選擇做自由職業(yè)者,只身來到東京,住在遠方親戚吟子家。知壽內(nèi)向、孤獨,有小偷小摸的癖好,通過偷一些小玩意兒得到一些快感。
小說分為《春天》、《夏天》、《秋天》、《冬天》和《迎接春天》五部分,主要以知壽和吟子的互動為中心,中間穿插了吟子的黃昏戀、知壽母親的跨國戀和知壽自己兩次失敗的感情經(jīng)歷。在這個過程中,知壽對人生產(chǎn)生過很多思考,比如什么是愛情、什么是理想,當她得不到答案陷入糾結(jié)的情緒時,吟子總能用她的實際行動給予解釋:人生本來就是平凡的。
知壽先是當過餐廳的招待員,后來又到車站站臺的小賣店當售貨員,最后在一家公司打工。在下一個春天到來時,這家公司職員出現(xiàn)了空缺,于是在老板的邀請下,知壽成為了一名正式員工。這是小說的結(jié)尾,也是知壽人生的新開始,她將以一個正式員工的身份迎接全新的明天。臨行前,知壽將偷拿吟子的東西還給她,以此表示她將告別青春的孤獨和恐懼、傷感和稚嫩、彷徨與懦弱。即使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還會有挫折、失敗,知壽卻能夠直面困難就、直面人生。
《一個人的好天氣》的情節(jié)沒有太多起伏,都是通過日常生活中的瑣碎來表現(xiàn)人性。書中對知壽的感情部分敘述得極為簡略,但卻留有很大的思考空間。這種清新、敏銳地描述感情和生活的手法,很好地繼承了日本傳統(tǒng)文學私小說的特點。
二、主題與基調(diào)
(一)孤獨與虛無之感
知壽看上去對一切都滿不在乎,但字里行間還是透露出她內(nèi)心的空虛膽怯和孤獨無助。她對學業(yè)、工作有一種揮之不去的疏離感,離異的母親和無趣的男友也無從理解她心中的落寞和估計。而善解人意的吟子本人卻面臨死亡,帶給知壽的也只有對人生的無奈之感。這種孤獨充斥著知壽的親情、愛情及心靈各個方面。
親情方面,由于父母早年離異,一直與母親一起生活的知壽卻與母親很有距離感。當盂蘭盆節(jié)母親從中國回來,兩人應當重溫母女情時,知壽覺得“我們母女之間卻沒有笑得出來的故事和共同關心的話題?!盵1]在一個房間睡覺時,竟然“試著從我的記憶中挑選有關媽媽的愉快回憶,譬如雨天看媽媽縫縫補補,媽媽帶著我半夜去兜風,在露臺上一起玩野炊游戲等等。”[2]由此可見,兩人的感情一直很疏遠。在知壽看來,母親的關懷非常陌生,她渴望母愛卻又不知如何面對這份陌生的母愛所帶來的尷尬。
愛情方面,二十多歲的知壽正處于戀愛的年紀,然而兩段戀情卻并沒有讓她擺脫孤獨感,均以失敗告終。第一次分手的原因是男友出軌,但知壽卻“既沒有悲傷,也沒有憎恨。就好比期末考試結(jié)束后,往家走時的心情?!盵3]在這段戀情中,兩人的交往很平淡,不過是兩個孤獨的人的互相取暖。由于孤獨開始的戀愛,在結(jié)束后卻帶來了更多的空虛無力。第二段戀愛中,知壽是享受與男友藤田在一切的時光的。然而,藤田后來卻被年輕漂亮的協(xié)理員所吸引,離開了知壽?!拔覠o意責備他變心。我不愿意讓藤田離開我,可又不知道該怎么去挽留他。我以為只要自己滿懷強烈的愛,每天堅持祈禱的話,他就一定能感受到的,可是事實并非如此。”[4]被藤田拋棄的知壽,此時深深感受到了疲憊與無助。這兩段感情,都沒能讓知壽擺脫生命中的孤獨。沒有投入感情的戀愛無法從中得到慰藉;投入感情的戀愛無法左右它的發(fā)展,最后感受到的也只有孤獨。
心靈上,知壽有偷拿別人東西惡習。然而她偷拿朋友的東西,更多地是處于對這段關系的珍惜。她渴望人與人之間的感情,卻又不知該如何維系,因此便變得行為怪異。知壽的性格乖張、孤僻,并且常常表現(xiàn)出刻薄、冷漠、偏激和自暴自棄的一面,但是內(nèi)心深處,卻是源于她的孤獨和空虛。
知壽身上映射的是日本現(xiàn)代都市年輕人的影子,他們剛剛踏上社會,尚未成熟卻強裝老成;資歷尚淺卻渴望舒適生活;尚未懂得愛情卻渴望用愛來彌補內(nèi)心的空虛與孤獨。青山將這種孤獨感以一種都市所特有的輕松筆調(diào)呈現(xiàn)在了讀者面前。
(二)順其自然的生活態(tài)度
除了淡淡的孤獨感之外,小說的另一基調(diào)則是“順其自然”的生活態(tài)度。這主要體現(xiàn)在知壽堅韌的心態(tài)和吟子從容的人生態(tài)度中。因為“一切順其自然”,所以在知壽的生活中也許并不存在很多內(nèi)疚和自責的情緒。即使在愛情中被男友背叛,知壽也并沒有去怨恨什么,始終以一種淡然的態(tài)度去對待。
小說想要表達的是,生命是繁瑣事件的輪回,單調(diào)而乏味。我們覺得無趣是因為我們無力去改變什么,完全處于被動的地位。但是經(jīng)歷了人生觀的碰撞,經(jīng)歷了生活、工作以及感情上的磨練之后,我們將學會成長:不管發(fā)生什么樣的事情,都要努力地想辦法活下去。
(三)平靜對待死亡的人生態(tài)度
小說中首次出現(xiàn)死亡的意象,是開頭部分對吟子屋子里貼著的徹羅基們的照片的描寫。當?shù)弥@些照片上的貓都是吟子養(yǎng)過的死去的貓時,知壽“感覺好像觸到了某種陰郁的東西似的?!鼻嗌揭哉掌@種直觀的方式,猝然將死亡展現(xiàn)在了讀者面前,濾去了敘述中可能摻雜的人為情感,在小說的開頭就奠定了基調(diào),表明小說在試圖對生死這一命題進行探討。
死亡對于每個人來說都是無法逃避的。吟子的身上可以看到很多對生的渴望,對于生命的執(zhí)著于不舍。而知壽看似對身邊的一切淡漠處之,對于死亡的態(tài)度也是輕描淡寫,然而她也有對死亡的恐懼,這種恐懼則是源于對生命的熱愛。
三、結(jié)語
《一個人的好天氣》是一部清淡的細節(jié)小說,作為一部成長小說,它揭示了青春時期年輕人孤獨的心靈和渴望獨立的精神。在敘事上,它既繼承了日本傳統(tǒng)的私小說的特點,將記錄告白與文學抒情很好滴結(jié)合在了一起,又以事件為線索,設置了《春天》、《夏天》、《秋天》、《冬天》和《迎接春天》五個部分,采用了四季往復的時間結(jié)構(gòu),凸顯了其中的生命意識。
整部小說雖然彌漫著淡淡的哀傷之情,但所要倡導的態(tài)度卻是積極的:無論是青春乖張叛逆的自我意識的蘇醒,還是期待理想的自由生活的勇氣,都反映了年輕人努力生活的真實現(xiàn)狀。一個人走出社會,只要肯邁出第一步,總有出路。不管是好是壞,勇敢面對生活,總會找到屬于自己的“好天氣”。
【注釋】
[1]青山七惠.一個人的好天氣[M].竺家榮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8:79.
[2]青山七惠.一個人的好天氣[M].竺家榮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8:82-83.
[3]青山七惠.一個人的好天氣[M].竺家榮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8:36.
[4]青山七惠.一個人的好天氣[M].竺家榮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8:118-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