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強
摘 要:習作不僅能體現學生的語文水平,同時也能檢驗學生對語文各方面知識的綜合應用能力,是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一個極為重要的部分。文章針對習作教學中普遍存在的問題,提出了針對性的改進策略,旨在優(yōu)化習作教學,提高習作教學效率。
關鍵詞:習作教學;高效課堂;對策探析
中圖分類號:G623.2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5)14-0035-01
長期以來,習作教學存在的問題一直是困擾師生的一大難題。因此,與之相適應的對策探析勢在必行。本文就新課程背景下的習作教學進行探析。
一、寫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 寫作形式單一
習作教學不僅教學生學會如何寫作,也是教學生如何表達心中的所思所想。在如今語文習作的教學過程中,我們不難發(fā)現,大部分教師依然采用命題的方式,命題中的訓練點沒有一定的序列性,重復命題,重復訓練,導致習作形式極其單一,讓學生喪失了對習作的興趣,從而沒有辦法提升自己的表達能力。
2. 內容不真實
積累素材是開始寫作前的必要準備,生活中處處都有素材,但前提是要真實,與生活相貼切,能夠反映真實的感受。隨著許多優(yōu)秀范文的出現,一些學生為了省時省力就模仿范文的寫作方式、技巧,更有甚者,還會大段落或整篇抄襲。這樣的行為嚴重影響了學生體驗生活、發(fā)現真知,阻礙了他們的想象力和思維能力的發(fā)展,習作成了學生說假話、空話和套話的“偽表達”。
3. 讀和寫脫節(jié)
讀與寫是相輔相成的,要切實提高學生寫作水平必須加強閱讀,培養(yǎng)學生閱讀習慣。許多教師由于過分強調寫作的技巧,供學生學習和研讀的文章與學生的作文能力之間出現了脫節(jié)的現象,致使學生寫作的內容和結構公式化、成人化。學生僅僅是為了完成任務而去寫作,只閱讀跟作文要求相關的材料或范文,這樣的閱讀不利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高。
二、習作教學的對策探析
1. 豐富習作形式,提高習作興趣
習作興趣是強化習作技巧和能力的重中之重。在習作訓練的過程中,我們應讓命題更多樣化起來,強化學生的自主發(fā)揮。通??梢岳镁W絡平臺來進行自主選題創(chuàng)作,給學生很大的自由發(fā)揮空間,不用受字數、材料、命題等問題的束縛,想寫什么就寫什么,既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又體現其個性與水平。另外,還可以采用作文比賽的形式,讓學生自選素材,自定題目作文,字數不限。通過這樣的習作訓練,可以讓學生在自己所選擇的命題中找到興趣點,從而寫出真情實感的文字。訓練習作是讓學生享受習作,不是應付習作。
2. 激活內需,寫出真情實感
(1)捕捉生活情境。學生生活是習作的源泉,“作文這件事離不開生活”,在習作教學中,教師應把學生的日常生活和習作教學相互聯(lián)系起來,在生活中尋找寫作的靈感,再將習作的技巧和體驗融入到生活之中,拉近學生本體與生活之間的距離,也只有這樣學生才有可能寫出真摯動人的作文。教師可以讓學生隨意選取生活中的一個片段,選擇家庭生活里的人、事、飲食、旅游等,引發(fā)學生想象,進行寫作。
(2)創(chuàng)設實物情境。通常,我們可將實物情境按照實物的類型進行再次分類,分為實物觀賞類型的情境和實物演示情境。例如,在學習《安塞腰鼓》一課,可以提前準備關于安塞腰鼓表演時候的照片、視頻,不僅加深了學生們的印象,還給他們積累了寫作的素材。
(3)創(chuàng)設藝術情境。藝術情境的創(chuàng)設可以分為圖畫、表演和音樂。音樂是無國界的,且魅力無法估量。在寫作教學中,創(chuàng)設音樂情境,受音樂的熏陶,學生更容易進入寫作的過程中去。例如,在指導“我愛我的祖國”為主題的作文時,就可以給學生播放《我愛你,中國》這首歌曲,激情澎湃的曲調激發(fā)了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愛國之情會油然而生。這時,教師再指點一下行文思路和具體內容,學生會寫出風格各異且有質量的文章。
3. 加強讀與寫的結合,以讀促寫
(1)引導課外閱讀,擴大閱讀量。閱讀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拓寬學生的眼界和知識面,還可以為寫作積累下很多素材。教師可以通過各種手段來激發(fā)學生閱讀的興趣,例如,推薦符合學生心理和興趣的書籍,開展讀書活動、讀書比賽等。此外,教師在鼓勵學生閱讀時,還應引導學生養(yǎng)成邊讀邊記的好習慣,摘抄好詞佳句,寫讀后感,總結文章梗概等。在每次上寫作課之前,教師可以讓學生先做一個閱讀分享,談一談自己看過的書籍和自己的感想。這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也會提高學生的閱讀積極性,對于擴大閱讀量效果顯著。
(2)強化多項練筆,提升寫作量。學生寫作水平無法提升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實際的操練太少。所以,在寫作教學中加強多項練筆,提升學生的寫作量是十分必要的,在反復實踐中可以提升學生的文字駕馭能力,從量變到質變。這可以通過讓學生對閱讀材料進行縮寫、仿寫、改寫、續(xù)寫、擴寫來實現。例如,在學習了《高爾基和他的兒子》這篇課文后,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課文的結尾,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給故事來一個續(xù)寫,寫寫他們腦海中希望發(fā)生的關于高爾基和兒子的故事。除課堂上既定的寫作訓練外,還可以多鼓勵學生在課余時間進行自我練筆,包括寫寫信件、周記、演講稿、打油詩等,使學生養(yǎng)成寫作的習慣。這樣才能讓學生自主進行寫作學習,無形中實現寫作水平的提高。
要切實優(yōu)化習作教學,教師就要從習作形式和習作內容上強化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激活學生表達的內需,寫出真情實感,并有效促進讀寫一體化,實現學生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的相互遷移,全面提高學生的習作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趙華.淺談如何優(yōu)化小學作文教學[J].現代閱讀,2013(03).
[2]張水榮.淺談小學語文習作教學的幾點做法[J].當代教育論壇,20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