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宇航
我們是這樣一群人,背著畫板,托著行李穿梭在各大藝術院校中;或是在嚴寒冬季,重復著一遍又一遍“八再標兵奔北坡”的繞口令;抑或是沒日沒夜,在光影的歲月中留下成長的痕跡。雖然沒有人向這群人貼上“藝術家”的標簽,但是經歷過這段歲月的人,永遠都會對自己說一句“青春無畏,逐夢揚威”。
回想起自己的藝考時光,依然是感動、懷念、銘記。有敢于拼搏一展才華的勇氣,也有對不可預知的未來的膽怯。早上五點鐘起床等待入圍名單的期盼,意外落榜陷入困境的迷茫,獲得肯定再接再厲的信心……這些都匯集成了這五味雜陳的藝考生活。那么對于即將步入藝考考場上的藝術生們來說,又該如何沉著冷靜獲得高分呢?
在影視類藝術考試中,很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便是面試。我想分享自己在中國傳媒大學的一次實戰(zhàn)考試,希望帶給大家些許感觸。在面試中,首先是需要建立一種由內到外的自信,是一縷微笑、一種精神狀態(tài)。當年,我們當堂考試有五名考生,我坐在倒數第二的位置。第一環(huán)節(jié)便是自我介紹,當前面三個人滔滔不絕介紹自己以后,我主動從座位上站了起來,向前邁了一步,并向主考官30度鞠躬問好,再抬頭挺胸微笑做自我介紹,當考官們抬起頭來和我進行眼神交流的時候,我想面試應該已經成功了一半。值得提醒大家的是,切記盲目迎合考官,需要做到真誠自然地表達自己內心所想。其次是在了解自己的基礎上盡可能多地展示自己。自我介紹環(huán)節(jié),我主動向主考官呈遞自己高中期間所發(fā)表的文學著作、獲獎作品、視頻影像,從而獲得了老師的肯定和認可。在后面的故事接龍、評述環(huán)節(jié),除了常規(guī)的溝通交流之外,我還主動爭取機會,結合自己親身經歷闡述有關觀點和生活感知,最后成為本組唯一一名進入復試的考生。所以,在考場上,除了展示自己所學到的專業(yè)知識以外,同樣重要的是放下“膽怯”包袱,自信而真實地表達心聲,注重禮儀和有效溝通,學會延伸和擴展,增加深度和廣度。面試就會取得好的成績。
針對影視類專業(yè)的筆試考試,絕大部分是在測試學生的文字表達能力及藝術欣賞能力。常規(guī)考試為編寫故事、影片分析等。因此,我們需要著重從兩點進行思考,在文字表達上,除了合理使用敘事手法外,同樣還要結合專業(yè)進行畫面感的表述,注重人物的塑造和情節(jié)的表達方式,也要提升自己作品的高度與深度,從而弘揚社會正能量;在藝術鑒賞上,我們需要明白影視是由聲音和畫面構成,所以在深入分析過程中,我們需要著重闡述的是影視作品的視聽藝術。也就要求我們學會細心觀察、用心分析、懂得梳理,善于表達。
藝考考試著重選拔的是有一定藝術修養(yǎng)和綜合素質的考生,所以藝考生們應該讓自己沉著冷靜下來,用藝術理論包裝自己,用情感表達提升自己。從學會自信開始,勇敢地面對結局未知,充滿硝煙,但要勇于去闖的藝術類考試!另外,我還會以錄音方式向大家獨家介紹影視類藝術考試中的考試細節(jié)和注意事項,當然也會向各位學弟學妹們揭曉導演系學生們“不為人知”的大學生活。請記住:當我們離夢想最近的時候,成功便離我們只有一步之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