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莉莉
摘 要:高中生物教學不是單純的知識傳授,而是知識與能力、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統(tǒng)一。在生物課堂教學中,要應用積極心理學,培養(yǎng)學生自信、自立、自強的性格。結合教材內容挖掘心理健康教育的素材,培養(yǎng)學生積極向上的心理品質,進而提高課堂效率。
關鍵詞:積極心理學;高中生物;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G444;G633.9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5)25-0091-02
現(xiàn)代教育領域正掀起一場積極教育運動,積極教育關注學生的積極體驗和積極品質,這是教育本身所應追求的價值核心。積極心理學是心理學研究的一種新型模式,積極心理學是研究人類的力量和美德等積極方面的一個心理學思潮,它以一種更加開放、欣賞性的眼光去看待人類的潛能、動機和能力等。目前,少數(shù)高中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主要表現(xiàn)為:自大、目中無人,自卑、抑郁,對他人過分依賴,缺乏遠大的人生目標和社會責任感,任性、逆反、厭學。有的學校通過班主任及任課教師對這些學生進行指導教育,相對其他學科,生物教學擁有得天獨厚的學科優(yōu)勢。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內容,將積極心理學引進課堂,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注重培養(yǎng)學生積極的品質和美德,誘導積極情緒,增進積極體驗。
一、高中生物教學呼喚“積極心理學”
教育作為文化-心理過程,有兩個基本點:價值引導和自主建構。高中生物教學主要強調以知識傳播為主,識記材料較多,使學生獲得豐富的生物知識。教學以教師講授為主,而很少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活動與實踐來獲得知識、得到發(fā)展,學生自主查閱資料、集體討論的學習活動較少。這種傳統(tǒng)的學習方式,往往使學生感到枯燥、乏味,沒有學習的積極性。高中生物新課程標準的理念是培養(yǎng)學生基本的生物科學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的能力,培養(yǎng)他們的實踐能力、分析能力等,注重學生學習過程與學習結果的評價。教師不能再對“生物課堂的收獲”進行狹隘的理解,如注重概念、定義、基本事實的記憶。理想的課堂還包括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改變與豐富,提升所經(jīng)受到的理智的挑戰(zhàn)和內心的震撼所獲得的感動與鼓舞,以及精神的陶冶和心靈的凈化。具體有以下六個方面:(1)經(jīng)驗的激活、豐富與提升;(2)知識的建構與運用;(3)認知策略與學習策略的完善;(4)情感的豐富、細膩和純化;(5)態(tài)度和價值的形成、改變與完善;(6)技能的形成、鞏固和熟練。
積極心理學是人本主義的一個分支,是上世紀在美國興起的一場心理學運動,發(fā)起者是美國當代著名心理學家馬丁·塞里格曼(Martin E.P. Seligman)。積極心理學主要是對最理想的人類機能進行科學的研究,其目標是發(fā)現(xiàn)使得個體和團體、社會良好發(fā)展的因素,并運用這些因素來增進人類的健康、幸福,促進社會的繁榮。積極心理學明確提出了三個研究主題:(1)積極情緒體驗,提出了積極情緒的“擴展-建構”理論。(2)積極人格特質的研究。(3)積極組織系統(tǒng)的研究。積極心理學主要研究怎樣建立積極的社會、家庭和學校等系統(tǒng),從而使人的潛力得到充分發(fā)揮的同時也能感受到最充分的幸福。在高中生物教學中運用“積極心理學”,能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學習心理品質和學習水平,促進學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二、“積極心理學”走進高中生物教學
1. 創(chuàng)設積極的課堂氛圍
積極的課堂氣氛可以激發(fā)學生積極向上的學習動機,從而產(chǎn)生積極的學習行為和情感體驗。這種積極的課堂氣氛,必然促進課堂效率的提高。(1)用積極的情感感染學生。生物教學不僅僅是傳統(tǒng)的知識傳授過程,還是師生之間情感的互動過程,課本知識和學生情感達成的過程。比如,教學“降低化學反應活化能的酶”這一節(jié)時,可以利用課本資料分析:關于酶本質的探索。讓學生先閱讀這部分內容,然后讓學生積極分析關于酶本質的探索過程分為哪幾個階段,有哪些科學家為這個探索付出了努力。最后引用馬克思的話來積極鼓勵學生:在科學上沒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勞苦沿著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達到光輝的頂點。這樣使學生情緒受感染,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自然就提高了。(2)合理利用積極信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所傳遞的信息是否積極將影響學生的課堂心理,教師應該合理利用教材內容,有的放矢、重新組合、大膽取舍,把積極向上的信息傳遞給學生,形成積極的課堂學習氛圍。比如《分子和細胞》這一本必修教材,在新課結束前,帶領學生一起閱讀教材上“與生物學有關的職業(yè)”——醫(yī)院里的檢驗師。從職業(yè)描述、就業(yè)單位、主要任務、學歷要求、須具備的素質等方面分析檢驗師這種職業(yè),最后讓學生分享這種職業(yè)的快樂:這項工作看似枯燥,又默默無聞,但是責任重大,意義非凡。醫(yī)生能否做出準確的診斷,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檢驗師檢驗結果是否準確,檢驗師同樣是受人尊敬的白衣天使。通過這種積極的信息傳遞,鼓勵學生奮發(fā)向上,努力學習。
2. 師生角色積極轉變
傳統(tǒng)的生物課堂教學模式,學生學習很吃力,學習積極性不高,課堂效率較低。新課改下的生物課堂教學,教師是導演,學生是演員。教師導,學生演;教師問,學生答,形成一種互動的教學模式。這樣的模式下,學生的積極情緒就被調動起來。(1)師生的互相學習代替?zhèn)鹘y(tǒng)的教學模式。在教學過程中,應以學生為主,老師的“教”是為學生的“學”服務。所以,課堂上應當是“學大于教”,教師應與學生是一種“平等”的相互學習關系。在相互學習中,及時引導,學生在課堂上表現(xiàn)出來的優(yōu)點,教師要給予積極的肯定與評價,不吝嗇自己的表揚。(2)學生主動質疑代替?zhèn)鹘y(tǒng)的被問。傳統(tǒng)的生物課堂教學,是老師對學生提出問題,有的問題沒有針對性,學生的回答也不理想,不能激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古人云:“學起于思,思源于疑?!碧剿髦R的思維過程總是從問題開始,課堂上應該把提問的主動權還給學生,讓學生大膽質疑,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如果學生能提出問題,說明他對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了,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已經(jīng)學會了學習。(3)學生的自我診斷代替?zhèn)鹘y(tǒng)的被考。我們現(xiàn)在的生物教學,是上完一節(jié)課就布置一節(jié)課的課后作業(yè),學完一個單元就有一個單元的檢測卷,然后又有月測,有期中考試,有期末考試。評價學生好壞的標準,也就是考試的分數(shù)。對于分數(shù)高的學生,他們可能唯分數(shù)是從,成了學習的機器和考試的機器;對于那些分數(shù)不高甚至很差的學生,常常是被分數(shù)打倒的同時也在心理上打倒了自己。這樣,就喪失了那種積極向上的學習樂趣和奮發(fā)向上的精神。我們可以改變這種被考的方式,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學習狀態(tài)和學習進度,在老師的幫助下,進行自我診斷。讓學生真正體驗到學習的樂趣,從而激發(fā)內心積極向上的學習品質。
3. 及時進行積極激勵
學習僅僅靠學生自己的內心需求來推動是不夠的,因為中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征決定了課堂學習還必須依靠外在的力量來推進,這種外在的力量應該是一種積極的激勵。老師、學校、或者家長在發(fā)現(xiàn)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一些優(yōu)良表現(xiàn)和學習品質時,應該及時給予激勵。內容型激勵理論告訴我們,老師應該尊重學生,尤其是學生的心理需求應該得到滿足,讓學生有充分表現(xiàn)和實現(xiàn)自我的機會。學生在心理上趨于成熟的表象時,老師應該給予積極的鼓勵和肯定,跟學生一起享受學生獲得這種成功的喜悅;當學生課堂上不快樂或者有心理陰影和心理困境時,老師要及時給予幫助和點撥,跟學生一起分擔這種不愉悅,期待他們走出陰影獲得成功。教師應該讓生物課堂成為真正富有生命靈氣的課堂,在這種課堂上,學生的個性得到張揚,生命得到尊重,感受學習是一件快樂和成功的事,這樣才能促進全體學生的真正發(fā)展。當然,教師應該改變自己的教學思想和教學行為,還應注意積極激勵具有適度性、過程性、互動性和差異性。
三、結束語
積極心理學追求人類獲得幸福生活的內在理念,為我們認識和把握人類自身提供了全新的視角和維度。將積極心理學理論引進高中生物課堂,對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培養(yǎng)學生積極進取的態(tài)度等都有積極作用,值得今后在教育實踐中進一步探索和實踐。
參考文獻:
[1]楊海峰.教學中如何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J].生物學教學,2009(07).
[2]黃曉萍.淺談在生物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J].寧夏教育科研,2014(03).
[3](美)埃倫·蘭格.專念——積極心理學的力量[M].王佳藝.譯.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2.
[4](美)西爾伯曼.積極學習——101中有效教學策略[M].陸怡如.譯.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