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金梅
摘 要:應該從尖子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嚴謹?shù)膶W習習慣、設置科學的目標任務、“課外功”的培養(yǎng)等方面,加強尖子生的培養(yǎng)。
關鍵詞:初中歷史;尖子生;培養(yǎng);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5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5)31-0030-01
尖子生是一個很特殊的群體,他們的學習思維具備邏輯性,反應速度比較快,善于抽象概念的理解,具備一定的歸納概括能力,擅長分析和思考問題。不管是從課程改革提出的因材施教理念的角度來思考,還是從學生素質發(fā)展的角度來探索,無論是從尖子生學習對班級其他同學示范作用的角度來對待,還是從學校辦學對社會影響的角度來看待,對尖子生的培養(yǎng)歷來是一個重點工程。那么,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應如何加強對尖子生的有效培養(yǎng)呢?
一、加強尖子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
學生會學習、善學習是素質發(fā)展的要求之一。尖子生頭腦靈活,接受知識能力強,具備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學生自己感悟出來、思考出來的知識,比直接聽老師講授而被動接受知識的印象要深刻得多。因此,我們在教學中要利用各種契機,有意識地培養(yǎng)尖子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強化他們對基本史實的持久性印象和基本學習能力的準確把握。如有的尖子生雖然頭腦靈活,但對于比較重要的歷史事件記憶也是一頭霧水,張冠李戴。我們不妨引導他們大膽想象,通過諧音聯(lián)想、故事新編、尋找規(guī)律等方式加強對歷史事件的記憶。一旦他們在這樣的自主思考中想出了合適的辦法,他們對歷史事件記憶的學習難點一定會取得突破。再如,我們在布置學生課外作業(yè)時,那些十分簡單的“呆子”題對尖子生來說純屬加重學習負擔,可將此作業(yè)換成對教材內容進行表格式、大括號網絡式等形式的知識提綱整理。尖子生在知識整理中重溫史實的來龍去脈,厘清歷史主干要點,同時加強對重要史實的印象,有效地實現(xiàn)了自主學習過程??傊訌娂庾由灾鲗W習能力的培養(yǎng),對尖子生學習成績和學科素養(yǎng)的提升有事半功倍之效。我們應懷揣對尖子生的堅定信心,該放手的地方堅決放手,你的信任一定會換來尖子生的完美表現(xiàn)。
二、培養(yǎng)尖子生嚴謹?shù)膶W習習慣
我們經常有這樣的感慨:“平時默寫、小測試等過程中,發(fā)現(xiàn)尖子生表現(xiàn)很好,為什么一到正式考試就有各種各樣的低級錯誤呢?”其實,這樣的問題歸根到底是由于尖子生的浮躁心理引起的。因此,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老師一定要睜開火眼金睛,仔細觀察尖子生在學習中的每一個細節(jié),發(fā)現(xiàn)浮躁的苗頭及時、嚴肅地給予糾正。要引導尖子生認清浮躁學習、不懂裝懂的危害,促使他們養(yǎng)成勤奮踏實學習的良好習慣。要引導尖子生不管是在學校還是在家里,認真對待每一個學習細節(jié)、每一個學習任務,尤其要認真對待家庭作業(yè),不懂的問題要力爭立刻解決,避免家庭和學校兩個地方的學習態(tài)度迥然不同。在相應的練習中要側重培養(yǎng)尖子生的審題能力,讓尖子生熟悉組合選擇題、反向選擇題、圖表選擇題、主題概括題等易錯的多種類型的選擇題,以及歸納概括類、史實理解類、認識感想類等易錯的主觀題類型,要讓他們明確“分別”“據(jù)……談認識”“概括……并……”等相應題型的審題方法,養(yǎng)成圈畫關鍵詞的良好習慣,確保所有答案都有相應的史實依據(jù)做支撐,真正養(yǎng)成論從史出、史論結合的學科素養(yǎng)。
三、給尖子生設置能促進他們不斷進取的目標任務
尖子生也是孩子,他們也有孩子懶惰、愛玩的天性。因此,作為老師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保證尖子生適度放松的同時,促使他們保持不斷進取的斗志和旺盛的學習精力。在成績數(shù)據(jù)上可以給他們設置具體的目標,在學習任務上可以給他們一定的靈活性。比如,尖子生的歷史基礎知識記憶速度相比其他同學要快得多。這時,我們可以讓他們確認基本學習任務完成之后,自由地復習其他還不熟悉的知識點。在具體作業(yè)上可以給他們留一些有一定難度的試題,如歸納概括類、史實理解類、認識感想啟發(fā)類等題型;在上課提問時要避免簡單的時間、地點、人物等史實,應給他們有一定思維含量的問題,如“為什么說《馬關條約》大大加深了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如何理解中國的抗日戰(zhàn)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的重要組成部分”“結合所學知識比較美國獨立戰(zhàn)爭、美國南北戰(zhàn)爭的異同點”等等。通過這樣的問題,讓他們隨時投入挑戰(zhàn),享受挑戰(zhàn)的樂趣,也讓他們避免自滿,清醒地認識到自身還存在很多不足,還存在需要不斷努力和進取的空間。
四、加強尖子生“課外功”的培養(yǎng)
尖子生成績的取得不僅僅局限在課堂,更多的應該依靠“課外功”的積累。對歷史這門學科而言,“課外功”顯得尤其重要。如果尖子生課后能夠多看一本史學著作,多讀一篇史學文章,多看一則史學研究動態(tài),多看一部嚴肅的歷史影視片,多上一次歷史網站,多進一次歷史博物館,多和一個歷史老人交談,那么他們的史實積累就更豐富,對史實的認識和理解就深了一層,對史實材料的把握和分析就更有勝算,史學素養(yǎng)就多了一份。因此,我們在平時的歷史教學中,要鼓勵學生在學有余力的情況下做好這些歷史“課外功”,為提高自身的歷史修養(yǎng)奠定一個堅實的基礎。
五、結束語
總之,尖子生的培養(yǎng)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需要我們天長日久、持之以恒地進行關注和努力。特別要強調的是,平時教學中對尖子生要有一定的信任度,這便于對他們的鼓勵和褒獎。但我們不能放任不管,若提問提不到他們,作業(yè)查不到他們,談話找不到他們,顯然違背我們培養(yǎng)尖子生的初衷。
參考文獻:
[1]范源清.優(yōu)秀生發(fā)展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小學教師培訓,2002(08).
[2]王淑新.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助推尖子生更好發(fā)展[J].課程教育研究,2013(12).
[3]閆勤.優(yōu)秀生的心理問題及教育對策[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