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林珊
(福州華僑中學,福建福州350004)
“沒有自我教育就沒有真正的教育”[1]“教是為了不教”[2]。教會學生自己管理自己,才會有真正的管理,才有助于學生各種能力的培養(yǎng),達到全面發(fā)展。班主任工作是平凡的,但它又是一種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工作。每一個學生都是這一創(chuàng)造的源泉,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描繪的:每個孩子的內(nèi)心都是一個豐富的“小世界”。班主任在班級管理工作中,一要靠科學,二靠民主,班主任應(yīng)扮好“導(dǎo)”與“扶”的角色,克服以我為中心的意識,要相信學生、依靠學生、發(fā)展學生的管理能力,讓每個學生都做管理者,每個學生都有人管,每件事都有人負責,充分發(fā)揮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每一個學生都意識到自己是班集體的主人,每一件事都參與管理,使班集體管理更加人性化。
在班級管理中,筆者通過“爭星奪旗”競賽形式對每個學生實行量化管理,讓大家在競爭中合作,在合作中競爭。每個成員之間既是競爭對手,又是合作者,在“行為星”“學習星”“特長星”這三個方面去努力、去表現(xiàn),既奪“旗”又爭“星”,每個月、每學期都進行星級匯總評比,表彰先進激勵后進。在爭星奪旗中激發(fā)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能力,進行自我約束。學生的自主管理,班主任只起引導(dǎo)作用,以情感化的“無為管理”,讓學生當家作主,營造出一個自律和諧、有凝聚力的班級集體。
班級干部是班級管理的領(lǐng)導(dǎo)核心,是架在班主任和學生之間的橋梁,一支好的班干部隊伍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能夠代表正確的集體輿論,能夠為班級形成良好的班風和學風起促進作用。
高中生已經(jīng)是成年人,必須要有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筆者堅持“自己的干部自己選,共同的家共同愛護”的理念,通過學生自薦、競職演講來選拔班干部。筆者鼓勵每一位學生都“為班級服務(wù),為同學擔當”,踴躍上臺推薦自己,展示自己,并以民主投票組建了一個完善的班委會。交給學生選舉權(quán)、任免權(quán)和決定權(quán)帶來了班級管理的“民主”與“集中”,為班級管理帶來了生機。
讓學生自己管理自己,并不是沒有管理人,而是班級所有事務(wù)都由班干部來管理。對待班干部,筆者積級引導(dǎo)、大膽使用,注意培養(yǎng)他們的工作能力。筆者給班干部設(shè)計了一份《班干部職責細則》。先讓班長熟悉,又讓班長做出適當安排。并利用班委會對班干部進行培訓,培養(yǎng)干部的責任感,鼓勵干部起帶頭,要求他們以身作則,“各守其位,各司其職,各盡其責”。筆者還特別召開班委會聘任會,給每個班委頒發(fā)聘任書,簽訂《高二(7)班班干部宣誓承諾書》,向全班同學做出承諾,并自覺接受全體同學監(jiān)督。
為了增強學生的自我約束、自我管理的意識,每個學生都實行量化分數(shù)的管理:分“學習星”“行為星”“特長星”三類,以小組形式“競爭與合作”,進行爭星奪旗比賽。競爭合作小組一般都是采取混合編組,前后位4個人為一組,同一合作學習小組內(nèi)的學生有好、中、差三類,將那些具有不同能力優(yōu)勢的學生組合在一起,就是所謂的“組內(nèi)異質(zhì),組間同質(zhì)”。同位的兩個中一個學習較好的,一個學習較差的,這樣有利于“一幫一”學習。學習委員定期召開小組組長會議,明確自己的職責,加強小組團隊的凝聚力。培養(yǎng)大家建立一種積極的相互關(guān)系:同舟共濟、榮辱與共。
班級管理工作讓每個學生輪流擔任,每個人都有機會當值日班長,主持班級一天的管理工作。班級管理不只是班干部的事,更是全班同學的責任。把班級管理權(quán)交給每一位學生,讓學生主動參與班級日常管理,充分發(fā)揮每一名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學生管理班級的過程中強化學生的主人翁意識,加強學生的自我鍛煉、自我管理能力。誰是當天的值日班長,誰就是班級的紀律和衛(wèi)生的管理干部:從早讀第一分鐘開始到放學的最后一分鐘,就是責任人。堅持做好每一天的班級日志,記錄每一天班級的各種情況:細分到上課聽課、作業(yè)繳交、好人好事、兩操、衛(wèi)生、禮貌、儀容儀表及對班級管理的意見和建議等,也就是星級個人評比各方面的具體內(nèi)容。這些情況每天都一并上墻公布,讓同學了解自己一天以來的表現(xiàn),讓掛在墻上的“誰與爭鋒”星級榜每時每刻都能加減分,讓每一個學生明白其實條件并不苛刻,只要肯努力,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每顆星星都可以很閃耀。
學生在學校的主要任務(wù)是學習,教師要讓學生自主學習,做學生生命中的貴人。教師不是雕塑家,而是世上最珍貴的藝術(shù)品,教師有責任幫助學生,引導(dǎo)學生,教育學生,做他們的良師益友。一方面要展現(xiàn)自己體現(xiàn)自己的價值,另一面也要幫助學生實現(xiàn)他們的人生理想。因此,作為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應(yīng)該多開展學習競賽活動和有趣的課外活動,注重引導(dǎo)“優(yōu)秀生”,鼓勵“后進生”,開展“一幫一”“優(yōu)生帶差生”的學習活動,適當采取激勵機制,為學生營造一個“比學趕幫”的氛圍,使學生感到“學習著光榮著”,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把學習當作自己人生樂事來做。
班級的“爭星奪旗”活動中的“學習星”的獲得不一定只是部分成績優(yōu)異學生的專利。成績優(yōu)異的學生在學習星上自然可以多得分,激勵他們繼續(xù)努力,爭取更大進步;以前成績不夠好,經(jīng)過平時測驗、單元考,半期考、期考等考試后,成績有明顯進步的,更值得鼓勵,加的分值比例最大。當然,成績退步者則給予一定的減分提醒,并鼓勵他們發(fā)奮圖強,再接再厲,爭取下一次進步。平時學習態(tài)度端正、勤奮努力,作業(yè)認真完成的,上課積極與老師配合等等都能加分,讓每一個學生都“學”有奔頭。尤其是以前學習不夠積極主動,態(tài)度不夠端正的學生,在課堂上得到老師的公開表揚,他們的自信心會增強百倍,學習熱情將會高漲,營造和諧、融洽的課堂氛圍。有了學習的動力和熱情,課堂不再只是大家刻苦學習的場所,也是大家享受生命、享受學習的場所。
通過制度化的合理競爭合作機制,由學習委員帶領(lǐng)各科代表進行各科學習的自主管理,在爭星奪旗上氛圍濃厚,讓大家深刻體會到:只要肯努力,肯付出,一定會有收獲!營造出濃厚的自主學習氛圍,喚起學生的主體意識,激起學習需要,真正去調(diào)動自身的學習潛能,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每個學生都能主動學,主動發(fā)展,慢慢地,整個班級成績逐步提升。
班主任要充分利用學校的各項活動例如運動會、十佳歌手賽、藝術(shù)節(jié)等,來增強學生集體榮譽感,提升班級凝聚力。校運會是新成立的班集體班風凝聚力提升的一個契機,筆者指導(dǎo)班長召開班委會,進行校運會的精心籌備與安排,并列出一份詳細計劃安排好各項訓練?;顒尤潭悸牥嚅L和體育委員指揮,班主任只起引導(dǎo)、監(jiān)督作用。訓練前告訴全班同學:“在前期的隊形隊列的訓練上,每個人都必須上陣參加,我們走的不是隊列,而是班級的凝聚力。”功夫不負有心人,筆者所帶的班級以年段人數(shù)最少的一個班級在校運會上取得驚人的成績:年段團體總分第一、女子4×100第一、集體跳繩第一、50米迎面接力第一……團結(jié)的勝利喜悅感染了班里的每一個人,他們開始覺得能在這樣的班級里學習和生活是一件自豪的事情。許許多多的“第一”是樹立良好班風的一個轉(zhuǎn)折點,整個班級的班風呈現(xiàn)出了積極向上的狀態(tài)。
筆者指導(dǎo)班干部讓他們用自己的智慧來組織班級主題活動,例如以“書香校園”“弘揚民族精神”“每月之星頒獎大會”“運動會總結(jié)”“半期考動員”“半期考經(jīng)驗交流”等為主題的班會。每次活動的開展都是由班委會根據(jù)學校要求及班級的實際組織全體同學參與討論、制定方案,并自行組織實施,充分調(diào)動廣大同學參與活動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筆者作為班主任只給予適時、適當?shù)膭?chuàng)意指導(dǎo)和支持,及時反饋活動效果,讓學生在自主活動中實現(xiàn)自我教育。
除了主題班會,班委會平時還根據(jù)班級實際需要策劃促進大家全面發(fā)展的競賽活動。例如舉辦班徽設(shè)計大賽、競爭互助小組創(chuàng)意大賽、撕名牌比賽等小組競賽活動,這些競賽活動多渠道地為每個學生提供了展現(xiàn)自己才藝的舞臺,每次的比賽均有個人積分獎勵和小組獎勵,計入“特長星”分值中。“特長星”在“爭星奪旗”的過程最容易“引人注目”。只要你敢于參與,就能體驗成功的喜悅。學生自主組織的競賽活動,激發(fā)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給枯燥的學習生活增添了多重色彩。學生在參與的過程中,既感到了生活的快樂,又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班級自主管理要注重及時總結(jié),進行自我評價,及時糾錯?!霸u價是一盞燈,能點亮學生學習前進的方向。”[3]指導(dǎo)干部點評做到賞罰分明,及時糾正,逐步提高學生的認識,規(guī)范學生的言行??偨Y(jié)可以巧用班級日志,每天的值日班長日記不能形式化,要注重自我表揚與批評。每周在班會課時間由班長對一周的值日班長日記的記錄進行點評,肯定班級一周以來的成績,表揚先進事跡;對反映出的問題及不良現(xiàn)象進行及時批評,有針對性地處理。對每天各個值日班長提出的建議,大家共同討論,根據(jù)班級實際情況適當調(diào)整班級爭星奪旗的積分管理細則。例如剛開始大家課后自主提問的積極性不夠,課堂聽課過程中有疑惑或遇到難題課后不敢問老師。為了鼓勵大家勤學好問,活躍思維、發(fā)展智力,在“學習星”一欄設(shè)置課后提問的加分項目,提問越多加分越多。實驗一個月后,大家積極性提高了很多,大家不懂就問,每次課后科任教師都被大家圍的水泄不通。鼓勵學生大膽問、學會問,多問、多思的目的達到了,經(jīng)過大家同意后取消該項目的加分條例。激發(fā)并促使每個學生參與自我管理和評價,使班級的每個學生都凝聚成一個同心圓,增強了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并強化班級輿論作用,從而有助于建立一個班風積極向上、成員個性優(yōu)良的民主和諧的班集體。
此外,還要注重階段性的總結(jié)。班委要對每月的爭星奪旗的積分及時統(tǒng)計,公布星級量化積分排行榜,分個人排名和小組排名。讓每名學生知道自己在這個月的排名,和其他同學之間的差距,認真反思,及時改進。筆者也利用積分及時教育學生,根據(jù)記錄找出重點需要改正的毛病。如果是多數(shù)學生都犯的錯誤,引導(dǎo)班長在班會上重點強調(diào);如果是個別的就單獨談話,讓后進生縮小與別的學生差距。同時,堅持每個月“每月之星”頒獎儀式,對前5名進行表彰,可以征求大家的建議,為獲得先進的個人、小組命名有個性的榮譽稱號,以此來樹立典型,表彰先進、激勵后進。當然,對于星級積分較低的個人和小組進行懲罰,可以讓大家自由選擇:為班級同學服務(wù)或者在各種節(jié)日慶祝期間添加特色才藝展示,實現(xiàn)“人人發(fā)展,個個成功”。
建立健全的班集體,學生也是管理者。一個良好的班集體健康成長,并不是班主任一個人孤軍奮戰(zhàn),而是全體同學集體智慧的結(jié)晶。班主任要樹立為學生服務(wù)的思想,建立合作互助的師生關(guān)系,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促進學生的良性發(fā)展?!皩W習星”“行為星”“特長星”的爭星奪旗個人評比活動的目標就是以參與的方式,根據(jù)學生的個體差異和特點,做到“普遍生能干的事,班委不干;班委能干的事,班長不干;班長能干的事,老師不干”,讓學生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高”的實踐中達到全面發(fā)展的目標。在小組合作競爭中充分展現(xiàn)學生的潛能,讓每個學生的心里都灑滿陽光,學生的自我價值得到體現(xiàn),就有了成就感和自豪感,實現(xiàn)個人和集體共同進步。
[1]朱學堯.關(guān)于教師培訓工作的思考[J].安徽教育,2012(11).
[2]葉圣陶,楊斌選.如果我當教師[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2.
[3]鄭英.提高合作學習實效性的實踐與思考[J].中國教育學刊,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