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紅
吉林省吉林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重癥醫(yī)學科,吉林吉林 132001
糖尿病酮癥酸中毒(diabetic ketoacidosis,DKA)是多種因素導致胰島素缺乏和升糖激素濃度升高引起的以高血糖、高酮血癥、脫水和/或代謝性酸中毒等為主要病理改變的一組臨床綜合征,是糖尿病患者的種急性重癥并發(fā)癥,具有起病急、病情重、變化快、病死率高等特點,增加了護理的難度[1-2]。為了改善DKA患者的預后,提高護理質(zhì)量,2014年1月—12月該院ICU對收治的27例首次DKA患者實施綜合護理干預,獲得了良好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將2014年1月—12月該院ICU收治的27例首次DKA患者作為觀察組,將2013年1月—12月該院ICU收治的26例首次DKA患者作為對照組,所有患者均符合糖尿病酮癥酸中毒診斷[3]。觀察組男16例,女11例,年齡34~65歲,平均(44.27±6.52)歲;1 型糖尿病 12例,2 型糖尿病 15例;病程2~16年,平均(7.24±2.35)年;入院時隨機血糖為(21.84±6.43)mmol/L,隨機尿酮含量為(2.28±0.91)mmol/L。對照組男16例,女10例,年齡32~66歲,平均(45.13±6.81)歲;1 型糖尿病 10例,2 型糖尿病 16例;病程2~15年,平均(7.36±2.42)年;入院時隨機血糖為(21.17±6.28)mmol/L,隨機尿酮含量為(2.31±0.94)mmol/L。2組患者均無其他系統(tǒng)嚴重疾病。2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病程、隨機血糖和尿酮含量等一般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1 對照組給予DKA的常規(guī)護理 ①密切監(jiān)測生命體征:患者均去枕側臥預防嘔吐導致吸入性肺炎,并及時清除分泌物和嘔吐物以保持呼吸道通暢,密切觀察意識、血壓、心理、血氧飽和度、呼吸、體溫、瞳孔、皮膚黏膜及尿量變化。②補液護理:迅速建立2條靜脈通路,用于控制血糖的通路采用微量泵泵入胰島素,根據(jù)血糖高底調(diào)節(jié)微量泵的劑量,一條用于擴容補液,補液是治療DKA的關鍵措施之一,必須保證輸液管道通暢,放置脫管,同時密切觀察輸液量、輸液速度,注意記錄尿量等。③血糖監(jiān)測:搶救期間患者檢測血糖1次/h,直到血糖達到12 mmol/L的穩(wěn)定水平,然后糖監(jiān)測改為7次/d即血三餐前后及睡前。
1.2.2 觀察組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給予綜合護理干預,具體如下 ① 心理護理:DKA患者易出現(xiàn)焦慮、恐慌等不良情緒,護理人員應了解其心理狀態(tài),密切觀察患者情緒變化,多與其多溝通,給予有針對性地心理疏導,對合理要求盡量予以滿足,對患者多給予鼓勵和安慰,消除其不良情緒,積極配合治療,幫助患者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②食護理干預:DKA患者在急性階段必須嚴格禁食,住院期間根據(jù)患者的年齡、標準體重等按公式[全日熱量=1000+年齡×(80-100)][4]計算需要攝入的熱量,其中碳水化合物約占55%~60%、脂肪和油脂約占25%~30%、蛋白質(zhì)約占15%~20%,并要求患者家屬嚴格管理和記錄患者飲食結構和攝入量,并盡量選擇蕎麥面、莜麥等血糖生成指數(shù)低的碳水化合物,應低鹽飲食,適當補充各種維生素,以降低冠心病、高血壓和腎功能不全等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患者每天飲食必須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則,全天膳食可按 1/5、2/5、2/5 或 1/7、2/7、2/7、2/7 的比例分配。③健康教育:待患者清醒后,可根據(jù)患者的年齡、受教育程度及和發(fā)病誘因等給予有針對性地健康教育,講解家庭護理、科學合理飲食及適當規(guī)律運動對治療糖尿病的重要性。④用藥指導:向患者講解遵醫(yī)囑用藥的重要性,不可隨意增減藥物劑量或停藥,尤其是應用胰島素治療的患者,必須按時進餐,不可隨意停用胰島素,并定期檢測血糖。囑患者切不可隨意自行更改胰島素使用量甚至停用胰島素。
記錄2組患者的血糖控制時間、酸中毒糾正時間、癥狀改善時間和住院時間;采用本小組自行設計的“護理滿意度調(diào)查表”調(diào)查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
采用SPSS18.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的血糖控制時間、酸中毒糾正時間、癥狀改善時間、住院時間均明顯低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血糖控制時間、酸中毒糾正時間、癥狀改善時間、住院時間比較(±s)
表1 2組血糖控制時間、酸中毒糾正時間、癥狀改善時間、住院時間比較(±s)
組別 例數(shù) 血糖控制時間(h)酸中毒糾正時間(h)癥狀改善時間(h)住院時間(d)對照組觀察組26 27 tP 9.25±2.16 7.18±1.34 2.269 5 0.005 1 8.64±2.51 5.87±2.27 1.692 8 0.003 7 18.57±3.48 11.83±2.14 3.068 2 0.000 1 10.31±2.63 6.14±1.47 2.642 9 0.001 4
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比較
糖尿病患者多是因胰島素嚴重缺乏引起糖代謝紊亂,脂肪分解加速,脂肪酸產(chǎn)生大量的酮體,造成的酸中毒、高血酮、高血糖臨床綜合征是一種急性代謝性疾病,起病較急,臨床表現(xiàn)包括惡心嘔吐、脫水、尿多、煩渴、食欲低下、乏力、煩躁或精神萎靡等,嚴重者出現(xiàn)呼吸快,甚至是昏迷,一旦發(fā)生糖尿病酮癥酸中毒,如救護不及時會造成患者死亡。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根據(jù)中毒嚴重程度臨床上將其分為輕、中、重度3種,重度患者的失水量可超過體重的10%,發(fā)生嚴重脫水,血壓下降和休克,搶救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者要迅速建立2條靜脈通路,補液是臨床搶救的關鍵。
DKA多起病急驟,而發(fā)病初期常無明顯臨床癥狀,進展較快,如救治不及時,病死率較高[5],暴飲暴食或中斷服藥是導致DKA的常見原因,主要是患者對治療的依從性較差,而飲食指導、健康教育是提高患者對糖尿病認知程度的重要護理方法,作為治療糖尿病的5項基本治療措施之一,有助于很好地控制血糖,減少或延緩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發(fā)展[6],而且健康教育在多種慢性疾病中已獲得良好效果。研究認為飲食是影響DKA治療及預后的重要因素[7],但常規(guī)護理模式中飲食指導、健康教育等工作并未得到重視,尤其是ICU護理中,往往更重視搶救和配合治療,該研究中待患者清醒后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實施心理護理、飲食指導、健康教育和用藥指導等綜合護理干預,結果顯示觀察組的血糖控制時間、酸中毒糾正時間、癥狀改善時間、住院時間均明顯低于對照組,而且護理滿意度明顯升高,對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者應給與積極治療和有效地護理。提示綜合護理干預能提高患者的遵醫(yī)行為,有利于改善DKA的預后,提高護理質(zhì)量。有效地護理措施可使病情得到及時有效地緩解,提高患者生命和生活質(zhì)量[8]。綜上所述,對ICU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者實施綜合護理干預,對改善患者預后、提高護理質(zhì)量具有極為積極的意義。
[1]劉偉,孫裕強,李峰彬.急診ICU收治的糖尿病酮癥酸中毒預后因素分析[J].山西醫(yī)藥雜志,2008,37(5):455-456.
[2]楊林霞,梁雪芳,王穎.急診糖尿病酮癥酸中毒?40?例整體護理干預[J].齊魯護理雜志,2013,19(5):93-94.
[3]葉任高,陸再英.內(nèi)科學[M].6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7:809-812.
[4]陳詠敏.老年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者的搶救與護理配合[J].護士進修雜志,2013,28(23):2205-2207.
[5]張雪梅,陳凱,尚應萌,等.人文護理模式在糖尿病酮癥酸中毒護理中的應用[J].臨床合理用藥,2015,8(4):172-174.
[6]高瑾,韓秋菊.糖尿病健康教育的研究進展[J].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2008,16(2):220-222.
[7]顧蘭,吳嘉維.飲食干預管理和健康教育對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者護理效果的比較研究[J].護士進修雜志,2013,28(20):1870-1872.
[8]王琪,陳曉玲,仲麗麗,等.連續(xù)性血液凈化技術在糖尿病乳酸酸中毒患者中的應用及護理[J].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14(3):299-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