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媛媛
當前的教育改革的力度越來越大,對語文的要求也有著與時俱進的變化,比如,對學生的閱讀能力越來越高,隨之,對學生的寫作能力也有著越來越高深的要求。不僅如此,中學教學中,作文作為一個側重考察表達和書寫能力的板塊,越來越受到教師和學生的重視。中學作文教學的有效途徑的探究不但可以提高學生的作文質量,更加能夠提高學生其他各方面的素質。
下面,我們就從中學作文的教學現狀和教學策略兩方面來談一下中學的作文教學吧!
一、中學作文的教學現狀
1.作文教學觀念落后
在應試教育還占據主流地位的今天,學生的一切都是為了考試,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其中的作文教學也是如此。在應試教育的要求下,只有分數才能代表一切,因此,中學作文教學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取得高分,根本沒有在乎到學生理解能力和寫作能力是否得到了提高,所以,學生面對作文的時候,感覺到的只是沉重的負擔,而不是表達和傾訴的樂趣。
2.作文練習方式陳舊
在學生們練習寫作的過程中,教師用的大部分都是命題作文或者是運用一個話題讓學生來寫相關的作文。這些題目很多都提不起學生寫作的興趣,這些題目中,有些是按照課本里面的學習園地來出的,有些是按照練習題上來出的,并沒有考慮到學生自身的實際情況,有的作文題目距離學生時代的生活久遠,有的作文題目則完全脫離了學生的實際,學生沒有生活經驗,寫起來當然會困難重重或者干澀無比。面對教師布置下的類似的作文題目,學生寫作文只是為了應付考試,變得索然無味。
3.作文批改方式落后
教師修改作文的方式,大多是收上作文本,評出甲乙丙丁的級別或者評上分數,然后再給學生寫上幾句評語就發(fā)給了學生。這樣評出的作文,讓學生只能得到一個籠統(tǒng)的認識,對哪方面進行提高沒有一個具體的認識。而且,在教學工作中有些老師因為教學任務繁重,甚至會讓學生幫忙批改作文,這樣一來,教師對學生的作文水平和寫作能力得不到一個全面真實的認識,讓學生進行哪方面的提高更加無從談起,所以,這樣的修改方式陳舊、落后,對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益處不大。
二、改變作文教學的策略
1.激發(fā)學生的寫作樂趣
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對于寫作來說,尤其如此。俗話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古人曾經有因為有濃厚的寫作興趣,廢寢忘食而不棄紙筆的,也有通宵達旦,奮筆疾書到深夜的。對于我們的學生而言,只有有了濃厚的寫作興趣,學生才能用飽滿的熱情投入到作文的寫作中去。而激發(fā)學生的傾訴欲望和寫作興趣靠的是靈感,這靈感,是很多人不易捕捉到的,我們要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他們有捕捉靈感的能力,捕捉靈感的興趣。當學生帶著捕捉來的靈感來興趣盎然地進行寫作的時候,作文課就變成了一節(jié)節(jié)生動、活潑、有趣的情感體驗。
另外,作文題目的設置也非常關鍵,就像鳳凰的尾巴一樣,引入注意之后,就容易調動學生寫作的細胞。教師應該多給學生設置一些學生感興趣的作文題目,這些作文題目要立足于學生的生活,要是他們的頭腦中能夠考慮或者幻想到的。他們只有對所寫作的作文題目感興趣了,寫起作文來,靈感才能如同泉水一樣流之筆尖了。
2.積累寫作素材,厚積薄發(fā)
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即便是再巧手的廚師也做不出一頓沒有米的飯菜。這句話放在作文教學中,就讓我們意識到寫作材料的可貴。只有有了豐富的材料,才能制作出美味可口的菜肴。那么寫作的材料從何處來呢?首先,寫作材料可以從書上來,杜甫有一句名言:“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要想寫出美麗的文章,就要多讀歷代名家優(yōu)美的篇章。在那里,都是文采的精華所在,多讀這些材料,不但可以讓我們擴大知識面,擴大自己的閱讀量,擴充自己的視野,而且還能把這些資料消化吸收,變?yōu)樽约核?。當你讀了很多書之后,自然會腹有詩書氣自華,旁征博引,都不在話下了。另外,引導學生從生活的實際出發(fā),勤觀察,勤思考,切忌不要偷懶,可以每天寫一篇生活日記,把生活中觀察到的事物或者自己內心的情感變化用自己的話描寫出來,熟能生巧,時間長了,學生的底子就會變得深厚了。
3.豐富批改作文的方式,做到行之有效
(1)教師批改為主,學生批改為輔
教師給學生一個適當的分數,讓學生對自己的作文水平有一個直觀的認識,然后交給學生互改,學生之間按照教師提供的方式來進行批改對方的作文,指出別人作文中的不足,同時吸取別人作文中的長處,做到能夠互相學習,取長補短。
(2)學生修改作文,展示優(yōu)秀作品
在教師和學生進行雙重修改之后,學生能夠自己進行改正,教師從作文本中挑選出寫得好的學生,讓他們在班上朗讀,從朗讀中吸取別人的營養(yǎng),變成自己的話語,得到深刻的營養(yǎng)。
總而言之,中學語文的作文教學是一個學生的作文能力循序漸進的過程,作文教學活動的提高,需要老師、學生做出各方面的努力來進行,這樣,才能讓我們的作文課充滿真情實感,并且文采飛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