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秀娟
(陜西師范大學(xué)成州中學(xué))
所謂配方,就是把一個解析式利用恒等變形的方法,把其中的某些項配成一個或幾個多項式正整數(shù)次冪的和的形式。通過配方解決數(shù)學(xué)問題的方法叫配方法。其中,用得最多的是配成完全平方式:a2±2ab+b2=(a±b)2。配方法是數(shù)學(xué)中一種重要的恒等變形的方法,它的應(yīng)用非常廣泛,在分解因式、求二次函數(shù)的最值、化簡求值、判定幾何圖形的形狀、證明等式、比較大小、推導(dǎo)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等方面都經(jīng)常用到它,下面我來例談“配方法”在初中數(shù)學(xué)解題中的應(yīng)用。
例1.分解因式x4+4
解:原式=x4+4x2+4-4x2=(x2+2)2-(2x)2=(x2+2x+2)(x2-2x+2)
例2.分解因式a2-4ab+3b2-2bc-c2
解:原式=(a2-4ab+4b2)-(b2+2bc+c2)=(a-2b)2-(b+c)2=(a-b+c)(a-3b-c)
例3.已知x 是實數(shù),求y=x2-4x+5 的最小值。
解:由配方得y=x2-4x+4-4+5=(x-2)2+1
∵x 是實數(shù),∴(x-2)2≥0,當(dāng)x-2=0
即當(dāng)x=2 時,y 最小,y最小=1
分析:本題若把x,y 直接代入,較為復(fù)雜,但用配方法將代數(shù)式適當(dāng)變形,則可簡化運算。
例5. 已知:a、b、c 是△ABC 的三邊,且滿足a2+b2+c2-ab-bcca=0,判定△ABC 是正三角形。
證明:由已知等式兩邊乘以2,得2a2+2b2+2c2-2ab-2bc-2ca=0,拆項、配方,得(a2-2ab+b2)+(b2-2bc+c2)+(c2-2ca+a2)=0,
(a-b)2+(b-c)2+(c-a)2=0.由實數(shù)的非負性,得:
a-b=0,b-c=0,c-a=0,∴a=b,b=c,c=a,a=b=c.
故△ABC 是等邊三角形。
例6.已知:(p2+q2)s2-2q(p+r)s+q2+r2=0,求證:q2=pr。
分析:本題要將已知方程左邊拆開重組,進行配方變形,然后由非負數(shù)性質(zhì),便可找出其中奧妙。
證明:∵(p2+q2)s2-2q(p+r)s+q2+r2=0
∴p2s2+q2s2-2qps-2qrs+q2+r2=0
∴(ps-q)2+(qs-r)2=0
由非負數(shù)的性質(zhì),得ps-q=0 且qs-r=0,∴ps=q,qs=r
∴q2=pr
例7.若代數(shù)式M=10a2+b2-7a+8,N=a2+b2+5a+1,則M-N 的值(B)
A.一定是負數(shù) B.一定是正數(shù)
C.一定不是負數(shù) D.一定不是正數(shù)
分析:本題通過作差法拆項、配成完全平方,使差大于零來比較大小。
解:(作差法)M-N=10a2+b2-7a+8-(a2+b2+5a+1)
=10a2+b2-7a+8-a2-b2-5a-1
=9a2-12a+7=9a2-12a+4+3=(3a-2)2+3>0,故選B。
公式法是由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得來的:
用配方法解關(guān)于x 的方程ax2+bx+c=0(a≠0),
∵a≠0,∴a2≠0
當(dāng)b2-4ac<0 時,此方程無實數(shù)根。
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求根公式:
因為配方法在初中數(shù)學(xué)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恒等變形的重要手段,是研究相等關(guān)系,討論不等關(guān)系的常用技巧,是挖掘題目中隱含條件的有力工具,所以一定要讓學(xué)生掌握這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