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世虎
【摘 要】借鑒和總結有益的教學心得無疑是初中語文教師增長教學能力、提升教學效率、實現(xiàn)自我成長的關鍵途徑。本篇文章即嘗試展示我日常教學中積累的比較成熟的幾點教學心得。
【關鍵詞】初中語文 教學心得 主體地位 獎懲措施 學習氛圍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12.001
人們常說:“無積累,不語文。”這一說法原本只應用于學生的語文學習上,其實,語文教師要想實現(xiàn)自身教學能力的增長和教學藝術的完善,也需要不斷地進行積累,而教師主要應當積累的就是教學心得。教學心得與教師自身的教學經(jīng)歷有著密切的關系,因此是每一個教師最寶貴的財富。但是,如果教師不系統(tǒng)總結這些心得的話,就很難真正讓這些財富體現(xiàn)價值、發(fā)揮作用。本篇文章即嘗試展示我日常教學中,積累的幾點比較成熟的教學心得。
一、教學心得之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
大多數(shù)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都明白尊重學生學習主體地位的深刻內(nèi)涵。但是,教師是不是能夠?qū)⑦@種想法轉(zhuǎn)化為實實在在的行為就另當別論了。有的教師之所以無法把這一原則真正應用在語文課堂上,是因為害怕失去自身的教學主導地位。另外有一些教師之所以未能得償所愿,則是因為尊重學生學習主體地位的方式方法不正確。前一種情況是教師主觀態(tài)度上的問題,只要端正了態(tài)度,建立了正確的主導觀和主體觀就可以了。后面一種情況的教師,則需要積累和總結相關的教學心得了。
關于尊重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我總結出的比較成熟的心得主要是以下兩點。首先,教師要注意把對學生主體地位的尊重,真正深入滲透到教學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上。很多教師所謂的尊重學生,指的就是在課堂上增加幾次師生互動的次數(shù),認為只要滿足了學生發(fā)言的需要、表達的訴求就大功告成了。師生互動這個方法本身是正確的,但是教師如果僅僅依靠這一種方法的話,就會顯得過于單薄、過于重復。所以,強調(diào)教師將對學生的尊重落實在每一個環(huán)節(jié)上。不論是課堂上的互動,還是課前的備課、課后的作業(yè)布置等等,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學生都是有發(fā)言權的,學生的合理建議都是應該得到教師的重視和尊重的。只有真正落實在每一個環(huán)節(jié)上,學生的主體地位才算是真正實現(xiàn)了的。教師構建的語文課堂才是具備民主精神、和諧氛圍的新型語文課堂。其次,教師要堅持深入的原則,不要將這樣一種嚴肅的尊重流于表面、流于形式。比如說:有的教師說尊重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尊重學生的意見,在日常的教學中確實廣泛收集了學生的意見、傾聽了學生的訴說,但是最終做決定的時候還是我行我素,完全不考慮收集到的學生的反饋信息。這其實就是一種形式主義。教師在做,學生在看,教師如果只是走走過場,教師就會失去學生的信任,學生以后也就不會配合教師相關的談話活動,那么教師到時再進行補救就要困難得多了。所以,教師一定要將對學生的尊重落到實處,堅持深入的原則。
可見,教師要想把尊重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做到最好也是不容易的,一方面,教師要認真思考從哪些方面、哪些教學環(huán)節(jié)上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避免遺漏任何一個關鍵的環(huán)節(jié);另一方面,也要反思自己是不是真正切實尊重了學生的意見和想法,走出了形式主義的怪圈。
二、教學心得之合理施行獎懲措施
毫無疑問,每一個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都渴望得到教師的獎勵,不論這種獎勵是一種言語上的表揚,還是具體的物質(zhì)獎勵,學生每時每刻都在期待著。即便是教師眼神里的一種肯定,也會帶給學生向上的力量。所以,獎勵學生是教師教學藝術中很重要的一個方面。但是,教師在具體推行獎勵措施的時候,還是要注意一些問題的。比如說:教師對學生的獎勵不宜過于頻繁,物以稀為貴,教師的獎勵過于頻繁就意味著教師的獎勵是“廉價”的。換言之,學生如果感覺得到教師的獎勵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的話,時間久了,學生也就不再那么在乎教師的獎勵了。所以,教師要把握獎勵學生的次數(shù),切忌過于頻繁施行獎勵。
在素質(zhì)教育理念不斷深入人心的今天,有的教師過分追求理解學生、包容學生,因而就主張教學中不再懲罰學生。其實,這樣的認識是有待商榷的。正如著名特級教師魏書生所說:“教育離不開懲罰?!闭Z文教師教學的過程不僅僅是一個知識傳遞的過程,也是一個不斷矯正學生不良學習行為的過程,這種矯正既有對學生學習態(tài)度的矯正,也有針對學生學習習慣的引導和完善,更有對學生責任感和集體意識的強化。相對而言,初中時期也是學生最容易出現(xiàn)問題的時期,如果教師對學生的不良行為總是聽之任之、放任不管的話,反而是阻礙了學生的發(fā)展、耽誤了學生的完善進程。簡言之,學生有違紀的行為,教師就要有相應的矯正措施。只要教師的懲罰是準確、公正和因時制宜的,那么教師的教學行為就沒有違背素質(zhì)教育的精神、就沒有違背人性化教學的原則。
初中語文課堂上,經(jīng)常獎勵學生的教師未必是一個好教師,嚴厲懲罰學生的教師也不一定就是個壞教師。教師只有積極總結獎懲學生的相關心得,才可以掌握合理的獎懲尺度、把握正確的獎懲措施、實現(xiàn)最佳的獎懲效果。
三、教學心得之構建和諧的學習氛圍
和諧的學習氛圍不只會帶動更多的學生全身心投入在語文課堂上,而且還可以激發(fā)學生更多的學習潛力。有的語文教師在構建和諧學習氛圍的實踐中事半功倍,另外一些則總是難以取得理想的構建效果。我認為,要想取得最佳的構建效果,就應該主要關注兩個維度的關系,一是師生關系,二是生生關系。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關系是否和諧,直接影響學生對于學科的感情基礎。而教師要想得到學生的信賴和喜愛,就必須努力提升自身的文學素養(yǎng)。語文教師首要的責任就是傳遞學生語文知識,提升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所以,教師最初吸引學生注意力的也就是自身的文學素養(yǎng)。學生覺得教師教學能力高、文學素養(yǎng)深厚,自然就會被教師吸引,自然地迸發(fā)出一種向師性。這是一個基本的前提,教師只有首先用自身的博學多識吸引學生,而后才會有師生之間的進一步溝通和互動。除了師生關系之外,生生關系也是影響班級學習氛圍的主要關系維度。學生正處于一個生長發(fā)育的上升期,因此,在學習和交往的過程中產(chǎn)生一些摩擦、甚至是矛盾都是常見的。教師作為課堂秩序的組織者和維護者,有責任也有義務關心學生之間的問題,幫助學生調(diào)停,引導學生更加和諧地生活在一起。教學實踐證明,一個班級中,師生關系和生生關系都實現(xiàn)和諧穩(wěn)定之后,整個班級的學習氛圍、學術氛圍既濃厚又愉快。
四、結語
其實,初中語文教師不僅僅需要規(guī)律性地總結有益的教學心得,還要學會與身邊其他教師分享教學心得、交流教學體會,以幫助自己和他人,實現(xiàn)教學能力上的進步和教學藝術上的完善。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