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承國
把個人奮斗目標和日常行為聯系起來,使價值觀成為有形的考量;引導學生參與社會活動,全面了解社會、認識社會,從實踐中形成正確的價值觀;注意“世俗化”傾向,確定正確的道德行為標準,自覺糾正不良行為。從以上三個方面,談了對學生的價值觀教育。
價值觀道德行為標準日常行為現階段,我國正處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時期,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進一步發(fā)展,同時各種思想浪潮也撞擊著人們的觀念,打破了不少的傳統(tǒng)思想,引起了深刻的社會思想的變革。同時,各方面的復雜形勢和挑戰(zhàn),又引起社會道德水平的滑坡和人們精神信仰上出現焦慮、迷茫甚至缺失,因此,黨中央凝練和提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既是我國社會主義建設、改革歷史與現實發(fā)展的必然要求,又是應對我國正處于全面深化改革關鍵時期所面臨的復雜形勢與時代要求的需要。
對于中學生來說,他們的心理發(fā)展還處于自我主體性與外在客觀性的矛盾狀態(tài),他們尚未形成穩(wěn)定的價值觀念,他們的可塑性很強,道德意識、價值觀念,還處在選擇、構建的過程中,需要給予指導和幫助,促使他們在多種價值交織的影響下,做出正確的選擇。因此,對中學生進行正確的價值教育與價值導向,是學校德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某種意義上來說,它應成為今天學校德育工作思考的重點。
價值觀教育的內容是十分廣泛的,途徑與方法也是多樣的。以下僅從幾個方面,談談我們在價值觀教育方面的一點探索。
一、把個人奮斗目標和日常行為聯系起來,使價值觀成為有形的考量
對中學生來說,你問他什么是價值觀,學生大都是抓耳撓腮,很難一語道破,教師必須讓學生理解,只有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努力提高個人素質,才能構建起正確的價值觀??捎谩拔议L大了想干什么”“我心目中的榜樣”“社會的正能量是什么”等一系列的主題班會為突破點,讓學生暢所欲言,學生往往是好高騖遠,夸夸其談,有的學生甚至說的天花亂墜。這時,教師必須正確引導。要實現你未來的想法也就是理想,從現在開始,必須培養(yǎng)自己良好的行為習慣,嚴格要求自己的一言一行,將來才能做一個對社會對家庭有用的人,才是一個有價值的人。讓學生明確《中學生道德評分手冊》,它就是自己現階段的人生價值的具體考量,通過這些活動,進而讓學生知道,個人價值必須通過實踐才能得到實現和認可。教師在學生對自己分析評價和過程中,既要引導他們有高層次的價值取向,又要引導他們對自己提出切合實際的要求,以便調節(jié)自己的行為,正確認識自己的社會責任,提交價值觀的水平。
二、引導學生參與社會活動,全面了解社會、認識社會,從實踐中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價值觀總是和個體經驗相聯系的。這些經驗構建著價值觀,也驗證著價值觀。引導學生參加活動,可以使學生全面了解社會、認識社會。社會活動的內容是十分廣泛的,如深入工廠、企業(yè)、商店、部隊、機關、農村參觀采訪、座談討論等。經過實踐,使之體驗到某事物是正確的,有價值的,從而形成自己的價值觀,這就是存在決定意識。因此,當學生通過一系列的活動,對某一問題或某一方面的問題提高了認識的時候,再引導學生把這個新的價值認識落實到行動中,把理性認識與實踐結合起來,從而使學生構建成自己正確的價值觀。
三、注意“世俗化”傾向,確定正確的道德行為標準,自覺糾正不良行為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工作節(jié)奏的加快,也使人們需要有豐富多彩的舒適的閑暇生活,這是正常的,可以理解的。但在一些人當中,出現了盲目追求物質,享受人生價值的“世俗化”傾向。他們把高消費的物質享受看成是最時髦的幸福與樂趣,這種人生價值觀上的“世俗化”,對于涉世不深的中小學生的誘惑與影響是極大的?!俺砸邫n、穿要時裝、花錢要大方”,在中學生中也大有人在。此外,受社會上流行的“做人要活絡”“要講實惠”“老實人吃虧”等小市民處世的哲學的影響,有些中學生變得不那么純真了。學校和教師應引導他們認識到我國的基本國情,我們仍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因此,在個人物質享受上,允許的不等于提倡的;時髦的不等于先進的;少數人能辦的不等于受多數人尊重。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思考找到正確的答案。同時,充分形成正確輿論,促使學生進行自我教育,以確定正確的道德行為標準,形成自覺遵守道德行為規(guī)范和自覺糾正不良行為的良好風氣。
總體來說,對中學生進行價值觀教育是德育工作的重點內容。價值觀教育需要站立在整個社會的高度上來進行,從社會、家庭、學校以及學生自我教育等多方面入手,進行正確的引導教育,在客觀事實的基礎上,通過學生不斷的自我認知和社會認知,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復雜的社會環(huán)境,為中學生正確價值觀的建立,帶來了諸多不利因素,但同時也為學生價值觀的建立帶來了大量可參考的有價值信息,只有通過不斷的引導教育,才能提升學生的自身分辨能力,進而提升個體主動性,這是建立中學生正確價值觀的有效途徑,也是價值觀教育的主要工作內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