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雪山
在《新課標》的要求下,初中歷史考試越來越靈活,對老師和學生的要求越來越高。構建高效課堂是提升我們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水平的必由之路。作為初中歷史教師,如何打造高效歷史課堂呢?對此,進行了探討。
初中歷史高效課堂學習氛圍學習興趣隨著素質教育的推行,教育改革的深化,歷史教師應該摒棄老觀念,改變老思想,不要再讓死記硬背的教學模式困擾我們。如果如果長此以往,只能是苦了老師,累了學生,使得原本生動有趣的歷史課堂變得毫無樂趣和生氣,學習效率低下。作為初中歷史教師,如何打造高效歷史課堂呢?
一、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
著名的教育家贊可夫經過多年的研究得出這樣的一個結論,教育教學質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是看師生之間的關系如何?課堂教學質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課堂之中及課堂之外師生關系的好壞。課堂效果反應了師生關系,融洽的師生關系有助于創(chuàng)造和諧的課堂氣氛,這需要教師在主觀上做積極地努力。教師要做學生的貼心人,要了解他們的心理特點,關心他們的學習﹑身心健康,體諒他們學習中的難處,尊重學生的思想,善于激勵他們。只有站在學生的立場上對學生的鼓勵和批評,才具有實際效果,否則產生負效益。在歷史課堂教學中,面對生源質量的參差不齊,教師要尊重學生的思想,不要挫傷他們的積極性,尤其對成績較差的學生,教師的態(tài)度要慎重﹑委婉,不能放棄對他們的努力;教師要努力尋找他們的閃光點加以鼓勵,幫助他們樹立信心;給他們介紹一些好的學習方法,和他們建立一種融洽的關系。師生的融洽關系使學生感覺到課堂氣氛輕松,表現出愿意配合老師的教學,從而使教與學的活動得到良好開展,取得較好的學習效果。
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良好學習氛圍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對所學知識一旦產生興趣,就會產生一種對知識的好奇與渴望,就會探究其中的奧秘,主動、積極地去探索,從而提高學習效率。那么,如何利用課堂教學激發(fā)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呢?
1.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激發(fā)學習興趣。由于歷史學科的獨特性,決定學生學習有一定困難,學生學習興趣的調動顯得更為重要。我在教學中適時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如幻燈、錄像、電腦等多媒體教學,讓學生走近歷史,感悟歷史,既有對學生的感官強烈刺激,又有對學生的強烈震撼,以此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創(chuàng)設游戲氛圍,提高學習興趣。游戲,既能活躍課堂氣氛,又能激發(fā)學生對歷史課的學習興趣。如《繁盛一時的隋朝》中“大運河的開通”一目,我設計了以下教學活動。把學生分為5隊,分別代表大運河溝通的五大水系,用3張桌子代表大運河的起止點和中心,然后讓學生說出桌子和學生分別代表的城市河水系及5隊學生之間的4段運河的名稱,通過這樣的設計,學生精神為之一振,積極思考,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而且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3.利用歷史故事激發(fā)學習興趣。在歷史教學中,適當引用一些短小的歷史故事,對學生有很強的吸引力。如學習“三國鼎立”時,引用三顧茅廬的故事:劉備先后3次去請諸葛亮下山,他的誠摯讓人感動;學習科舉制時,引用小說中“范進中舉”的故事。小小故事使學生集中了注意力,也激發(fā)了學生學習歷史和探索歷史的興趣。
只要經過教師精心設計,巧妙安排,就一定能在教學中充分激發(fā)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使他們的學習化繁為簡,變被動為主動,從而在充滿興趣的教學中,既接受愛國主義教育,又增長知識,提高了教只要經過教師精心設計,巧妙安排,就一定能在教學中充分激發(fā)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使他們的學習化繁為簡,變被動為主動,從而在充滿興趣的教學中,既接受愛國主義教育,又增長知識,提高了教學質量,真正達到學史明志,知史做人的目的。
三、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水平,做到有的放矢
1.教師要熟悉歷史課標,能夠把握歷史課標,更好地運用歷史課標。教師要有駕馭教材的能力。對考綱中注明的每章每節(jié)“清楚”“明白”“理解”,“掌握”“運用”熟記于心,知道每章每節(jié)在整個歷史這條長河中的地位,重要性。從而教師就能形成一種“刪繁就簡”的能力。這樣,在課堂上,教師才能夠就目前的考試,利用課堂僅有的45分鐘,強化重點。突破難點。
2.教師要盡可能多地研究試題,知道每個知識點的出題方式、方法,以便在講課的時候把每一種問法告訴學生。只有老師了解了每一種考法,在教學中才會得心應手。
3.教師本人要經常學習,不斷進步,做到“與時俱進”。教師要關心時事,關心熱點,真正成為學生的引路人。
四、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真正融入課堂
歷史教學的核心因素是學生,要想創(chuàng)建高效的教學課堂,就要讓學生充分享受學習的主動權,鼓勵學生參與到教學中來。要想真正實現高效教學,不僅要讓學生在行動上和教師教學相呼應,更重要的是思維的同步、情感的共鳴,同時這里的參與,不僅有學生個體參與的深度和有效度,也要有學生參與的廣度,真正自主高效的參與應該是全員參與、全程參與、主動參與、真實參與。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
五、及時評價學生,讓學生時刻了解自己
鞏固課堂教學效果,歷史課程教學的一個關鍵步驟是給學生的學習做出及時正確的評價。這不僅可以及時發(fā)現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給予指導矯正,還為高效課堂的創(chuàng)建做出重大作用。根據自己以往教學經驗,我認為可從四個方面對學生的學習進行評價:(1)學生的平時作業(yè)。給學生的平時作業(yè)做檢查評估,可通過學生的回答情況發(fā)現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時做出應對,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2)定期的考試。考試是對基礎知識的考核,是對歷史知識的考查,所以學科考試是必不可少的。(3)提倡歷史實踐活動,促使學生的個性發(fā)展。(4)創(chuàng)造性評價。注重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培養(yǎng),對學生布置各種小論文或作業(yè)等。在新課標的指導下,我們的歷史教師要敢于創(chuàng)新,不斷嘗試與反思,提高初中歷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六、教學方法要多種多樣
高效課堂應實施以探究式學習為主體的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應該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狀況及教學條件選擇最佳教學方法。提倡教學形式的多樣化,積極探索多種教學途徑,組織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充分開發(fā)和利用課程教育資源,提供多種輔助性教學材料,以利于教學方法和學生學習方法的改進,特別要為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提供良好的條件。例如,開展課堂分組討論;舉行辯論會;舉辦歷史講座、講演會;對歷史上一些重要人物和事件進行評價;參觀歷史博物館、紀念館及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考察歷史遺址和遺跡等。
綜上所述,構建歷史高效課堂,必須功夫下在課前,組織落實放在課中。備課必須備課標、備教材、備學生,不僅要研究教材、理解教材,仔細推敲教學的重難點,更要了解“學情”,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認知規(guī)律,選擇課堂教學的“切入點”,設計合理的教學活動。在教學活動的組織上要做到高效嚴密,確保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歷史教師一定要把學生當做真正的學習主體,自己當好真正引路人。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讓我們的歷史課堂真正高效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