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兆華
(黑龍江省黑河市嫩江縣興農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黑龍江黑河 161408)
急性內科老年重癥心力衰竭中醫(yī)辯證施護
丁兆華
(黑龍江省黑河市嫩江縣興農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黑龍江黑河 161408)
目的探討中醫(yī)辨證護理方法在急性內科老年重癥心力衰竭的臨床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在我院接診的58例老年重癥心力衰竭患者,設為觀察組,采取中醫(yī)辨證護理方法。回顧性分析在早期在我院接診的57例老年重癥心力衰竭患者的臨床資料,其接受常規(guī)護理,設為對照組,對比分析兩組患者的護理后的生活質量和護理滿意度。結果在接受不同護理情況下,觀察組患者的生活質量為(89.69±5.57),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的(72.16±5.51),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為94.82%,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的78.94 %,本組數據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5.603,P<0.05)。結論中醫(yī)辨證護理可有效提高老年重癥心力衰竭患者的生活質量,大大降低患者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值得臨床推廣和應用。
急性;內科;老年;重癥心力衰竭;中醫(yī)辯證;施護
心力衰竭又被稱為心肌衰竭,主要的發(fā)病人群是中老年,臨床表現出心臟驟停、肺水腫等[1],由于老年患者護理存在著一定的難度,為了緩解患者的病情,需要采取有效的護理措施[2]。我院通過對老年重癥心力衰竭患者進行中醫(yī)辨證護理,取得了滿意的臨床效果,研究報告總結如下。
1.1臨床資料
選取2013年6月至2014年7月期間在我院接診58例老年重癥心力衰竭患者作為主要研究對象,并將其設為觀察組,回顧分析早期在我院接診的57例老年重癥心力衰竭患者的臨床資料,并將其設為對照組。兩組患者均經過病理證實,診斷為重癥心力衰竭。對照組57例患者中,男性患者34例,女性患者23例,年齡在64-83歲之間,平均年齡為(73.62± 1.26)歲。觀察組58例患者中,男性患者36例,女性患者25例,年齡在63-85歲之間,平均年齡為(74.91±1.25)歲。兩組患者在性別構成、年齡等臨床基本資料上比較不存在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不影響我院本次研究結果的準確性。
1.2方法
1.21 對照組護理方法57例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guī)護理,對患者的生命體征進行觀察,若出現異常情況,給予有效處理。在患者呼吸困難時,要確?;颊咝菹⒆藙菡_,減輕心臟的壓力。
1.2.2 觀察組護理方法患者在接受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對觀察組患者進行中醫(yī)辨證施護。(1)針對氣陰兩虛患者。引導患者盡量減少氣血的損耗,并適當進行針刺護理,穴位有心俞、闕陰俞等。(2)針對心腎陽虛患者。對以下穴位熱敷,即命門、三陰交、心俞。(3)針對氣虛血瘀。針刺以下穴位,即肺俞、足三里、定喘。(4)針對痰飲阻肺。適當幫助患者拍背,有效排除痰液。
1.3觀察指標
1.3.1 對患者生活質量進行評分[3]在對患者生活質量進行評分時,主要采用生活質量評定量表(QOL),滿分為100分,在問卷調查過程中,主要包括36個條目和8個維度,根據得分情況了解患者生命質量,包括三個層次低(<70分)、中(70-80)、高(>80),分數越高表明患者生活質量越高。
1.3.2 對患者護理滿意度進行調查通過發(fā)放我院自制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進行患者護理滿意度調查,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的總分為100分,滿意:調查問卷評分大于90分,比較滿意:評分在60-89分之間,不滿意:評分低于59分。滿意度=滿意(%)+比較滿意(%)。
1.4統(tǒng)計學分析
本次研究中,選擇統(tǒng)計學軟件SPSS15.0完成老年重癥心力衰竭患者臨床數據的統(tǒng)計分析,選擇卡方(χ2)檢驗以率[n(%)]形式表示計數資料,選用(t)檢驗(±s),以P<0.05為存在明顯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情況的對比
統(tǒng)計學分析發(fā)現護理前,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無明顯差異(P>0.05),護理后觀察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較高,與對照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詳見表1。
2.2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對比情況
我院早期共向對照組患者發(fā)放115份調查問卷,回收115份,回收率為100%,本次研究共向觀察組患者發(fā)放115份調查問卷,回收率也為100%。經統(tǒng)計滿意度調查問卷得出觀察組患者總滿意度為94.82%,對照組患者的總滿意度為78.94%,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比較存在明顯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5.603,P<0.05),詳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情況的對比(±s)
表1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情況的對比(±s)
組別觀察組對照組例數(n)58 57護理前45.67±3.54 46.68±3.57護理后89.69±5.57 72.16±5.51
表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的對比[n(%)]
心力衰竭屬于老年人的常見和多發(fā)疾病,主要在心血管疾病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心力衰竭是由于心室功能不全引起的一種臨床綜合癥[4]。心力衰竭主要分為左心衰竭和右心衰竭,左心衰竭主要的臨床特征是呼吸困難、咳嗽、咳痰、咳血、體力下降、泌尿系統(tǒng)癥狀[5]。右心衰竭主要的臨床特征是腹脹、惡心、嘔吐、便秘、呼吸困難。
隨著我國老齡化趨勢的加快,調查顯示近年來我國老年人重癥心力衰竭的發(fā)病率較高,且呈現逐年升高的趨勢,嚴重影響老年患者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質量。由于老年重癥心力衰竭患者的機體各個功能不斷下降,導致其臨床治療周期較長,臨床效果不明顯,因此需要對其進行臨床護理干預,隨著我國醫(yī)學事業(yè)的不斷進步和發(fā)展,在當前臨床治療老年重癥心力衰竭中,中醫(yī)辨證論治護理方法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對患者進行中醫(yī)癥型進行辨證,并針對中醫(yī)證型進行針對性護理,同時對患者進行飲食指導,指導患者辨證膳食,鼓勵患者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另外還要鼓勵患者適當運動,根據患者的病情安排患者適量運動鍛煉。
在本組試驗中,57例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guī)護理干預,在此基礎上給予58例觀察組患者中醫(yī)辨證施護,調查顯示接受中醫(yī)辨證施護的觀察組患者的生活質量和護理滿意均高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均<0.05)。綜上所述,對急性內科老年重癥心力衰竭患者進行中醫(yī)辨證施護,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1]鄭秋甫,王小丹.22例老年重癥心力衰竭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機械通氣的臨床觀察[J].解放軍保健醫(yī)學雜志,2013,15(01): 15-16.
[2]高云霄,馬少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質量及護理進展的研究[J].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4,20(07):1222-1224.
[3]梁兵.老年重癥心力衰竭在急診內科對癥治療的效果及預后分析[J].醫(yī)學理論與實踐,2014,19(21):2803-2807.
[4]鄧鈺,黃正容.急性內科老年重癥心力衰竭中醫(yī)辯證施護[J].醫(yī)學美學美容(中旬刊),2014,23(08):580-581.
[5]侯曦霞.老年重癥心力衰竭患者的急診內科護理體會[J].求醫(yī)問藥(下半月刊),2013,11(12):175-176.
丁兆華,1977年生,女,本科學歷,主管護師,主要研究方向為全科護理(壓瘡治療與護理、偏癱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