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梅芳 Text by Wang Meifang
《林壑蒼雪》
姜立的名字,在認識他的人們心中,是一個完美的“概念”。人的一生,把一件事做好不容易。姜立的非凡之處,是把每一件事都做到出彩。先看看他的頭銜:遼寧傳媒學院的創(chuàng)始人、首任校長;遼寧省政協(xié)常委;遼寧省民革中山畫院院長;中央美術學院老校長靳尚誼先生的博士;世界繪畫大師尼古拉·菲欽研究專家;藝術品收藏家——這些角色,每一個拿出來,可能都夠許多人忙活一輩子的,但是,姜立將它們一一收歸在自己名下,游刃有余。我想起了胡蘭成贊美張愛玲的句子:“她的每一步都踩在鋼琴上”。除了大眾所認可的事業(yè)與地位的成功標準,我認為姜立的最大成功,是能夠一輩子隨心所欲地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與姜立認識多年,我發(fā)現(xiàn)他最顯著的做事風格,或者說他成功的最重要的因素,是不從眾。
姜立喜歡挑戰(zhàn)所有人都認為很難完成的事情,恰恰是這樣的事情,一旦完成,就會是巨變,就是人生的大逆轉(zhuǎn)。比如當初創(chuàng)辦學校。為籌集資金,他舉全家之力,甚至賣掉了自己的住房——最終,學校慢慢地發(fā)展成了遼寧省最大的民辦二本大學——遼寧傳媒學院,現(xiàn)擁有了八千多名在校生。而今,姜立在學校的發(fā)展上又在朝著百年名校的目標飛奔。為了這所學校能夠做到與眾不同,姜立一年跑幾趟歐美國家,引進先進的學科和先進的辦學理念,由此,姜立也成為了中國民辦大學的“帶頭大哥”。姜立好像有先知,他在巨變之前潛身,不知不覺地布局,等他露出廬山真面目的時候,他就可以利用自己的技能和實力,達到呼風喚雨的效果。
學校發(fā)展壯大了,姜立開始回頭干自己喜歡的事情——這并不是說辦學校他不喜歡,通過自己的努力,把千千萬萬的學子培養(yǎng)成社會棟梁,他當然樂此不疲。但是,在這項事業(yè)背后,他還有另一個更自我的喜好,繪畫。事業(yè)上的成功,也讓他有條件實現(xiàn)自己年輕時候的夢想。于是,姜立開始刻苦練功。功夫不負有心人,終于,他考上了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靳尚誼先生的博士。靳尚誼先生是新寫實畫派的泰斗,但是,姜立沒有局限于師門在屋下架屋,而是求學于經(jīng)典,愈見其大。在靳尚誼先生的引導下,姜立選擇了他喜歡的題材去創(chuàng)作,并逐漸形成了穩(wěn)定的繪畫風格:一種清冷、潔凈、雄厚、無人的東北雪景,充滿了力量感。雪景系列在他的創(chuàng)作中是規(guī)模最大的一個部分。魯迅美術學院國畫系教授王義勝先生,對姜立的雪景系列畫作贊不絕口,認為姜立在這里有自己獨特的藝術感覺和表達。另一種題材是姜立對現(xiàn)世世界的思考與反觀的現(xiàn)實主義繪畫?!犊紙鰞?nèi)外》是此類創(chuàng)作的典范?!犊紙鰞?nèi)外》展現(xiàn)中國高考制度下的眾生相,傳達了尖銳的諷刺,作品取考場內(nèi)的角度向外看,一排被攔在欄桿外的家長:有暴發(fā)戶的膨脹;有知識分子的苦悶;有灰色小官僚的得意;有基層老百姓的無奈——這人間浮世繪,苦悶、膨脹、得意、無奈的世俗細節(jié),被他調(diào)劑在一起,既復雜又深刻。這種關注心靈和精神內(nèi)核的手法,應該來自菲欽。這幅作品一經(jīng)推出就獲得一片贊譽之聲。
兩種畫題材和風格都相去甚遠,不了解的人很難相信它們出自一人之手。事實上,這正是姜立人生的真實寫照:在干凈得似無塵埃的雪景系列作品中,表達出世的理想,以及獨釣寒江雪的知識分子秉性;在色彩艷麗明快的現(xiàn)實主義系列作品中,表達他的思考和建設,以及在滾滾紅塵中搏擊的本領和技能。除此,姜立在穩(wěn)定了繪畫風格后又有多元化的趨向。
《俄羅斯女孩》
《隆冬》
姜立在繪畫上經(jīng)常挑戰(zhàn)自己,在題材上不斷突破。比如,他在2014年秋天率領民革中山畫院的畫家訪問臺灣,他就畫了一匹昂揚的馬頭,送給馬英九做見面禮;2014年,他到西藏的阿里地區(qū)與當?shù)氐囊凰袑W校結對子,支援藏區(qū)教育,他在阿里呆了半個月。在這個世界上最高的地方,這個古老而神秘的民族,執(zhí)著而虔誠的信仰,感染了姜立。在高原上,他反思生命,審視靈魂,回到沈陽就抑制不住創(chuàng)作的沖動,創(chuàng)作了一幅名為《朝圣》的作品。這里,他塑造了一個堅強、豐滿、有韌性的高原青年,走在朝圣的路上——他在給生命確立意義。
姜立繪畫之余也進行藝術理論研究。他熟悉古今中外的很多藝術家,但是他的研究只專注于一個人——尼古拉·菲欽。提起尼古拉·菲欽,很多人不太熟,但是提到菲欽的老師,俄羅斯繪畫大師列賓,在中國幾乎家喻戶曉。
菲欽是深深植根于人類心靈的歌手型畫家,他通過描繪不同種族人的眼睛而呈現(xiàn)心靈,這探求心靈之旅的通道,更接近藝術的本質(zhì)。所以,菲欽留給世界的是許多源頭性的畫面,足可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有一天,我跟王義勝先生求證菲欽,沒想到,王老師不但知道,而且還領學生臨摹過菲欽的素描。他說:“菲欽太偉大了,他的那些素描作品不但影響了我國油畫界,對我國的國畫界、雕塑界,都起到了深遠的影響。他的素描消滅了光源,跟中國畫有接近的的地方,這是一個世界上獨一無二的、首屈一指的大藝術家。以往別人研究菲欽,都是研究他的一部分,有研究菲欽素描的,有研究菲欽油畫的,沒有人全面系統(tǒng)地研究過菲欽?!边@就是姜立的貢獻,他把菲欽的藝術全方位地帶到中國。我不止一次地想,為什么姜立能夠做到?因為姜立為此付出了別人難以做到的堅持和努力:他多次飛往菲欽的出生地——俄羅斯的喀山,菲欽求學地——俄羅斯的圣彼得堡,菲欽后半生生活和繪畫地——美國紐約、洛杉磯、新墨西哥州的圣達菲。尋訪菲欽的學生、后人——對于中國人來說來,癡迷一個自己熱愛的人是容易的,熱情也是有的,專一的勁頭也夠,但是能跑這么多地方的經(jīng)濟實力,恐怕非人人能夠具備!姜立就是在追逐菲欽的過程中獲得了藝術的高度和深度。
《歲月》
姜立的《尼古拉·菲欽研究》,馬上要在唯一一個國家級美術出版社——人民美術出版社作為重點圖書出版。我國藝術評論家邵大箴先生、魯迅美術學院老院長宋惠民先生為這本書作序,從不同角度闡釋了菲欽的重量,以及姜立這本書的意義。
姜立在畫壇上不是槍挑一線的成功,他走的是一條別人無法復制的道路。他曾經(jīng)輟學后到建筑工地搬磚,累著了又跑回學校學習,然后考上大學,工作之后又辭職辦教育,獲得成功后又全身投入繪畫之中?,F(xiàn)在的姜立,可以說飽看人生,又經(jīng)過了美術最高學府名師的指教,再研究尼古拉·菲欽,熟讀藝術史,可以說掌上千秋史,胸中百萬兵。因此,他是以綜合實力叩開了畫壇的大門。而他的綜合實力則像葡萄酒一樣,放夠了一定的年頭才夠得上品級。
姜立說:“是青年時期的坎坷,讓我沉淀下來,能夠把握長大之后迎面而來的機遇”。在成長的過程中,風吹雨打歷練了他,成全了他。但是姜立的坦然、自然、真誠、真實,著實讓人佩服。這是姜立的人生態(tài)度,也是姜立的繪畫態(tài)度,因此,他每干一件事兒,走一步路,都是踏踏實實,認認真真,不裝腔作勢,只力求完美,這種做事風格正是承靳尚誼先生的衣缽,唯如此,姜立的每一步才能發(fā)出鋼琴一樣美妙的琴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