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海 德
(北京建筑大學建筑與城市規(guī)劃學院,北京 100044)
?
城市地下公共空間中視覺標識系統(tǒng)的實用性探究
劉 海 德
(北京建筑大學建筑與城市規(guī)劃學院,北京 100044)
在對北京軌道交通地下公共空間及中關村地下商業(yè)街的調研中發(fā)現,除軌道交通地下公共空間視覺標識引導換乘明確外,其視覺標識系統(tǒng)還存在標識醒目度差、信息準確度低等問題,通過對視覺標識基本要素的研究及調研結果的比照分析,針對地下公共空間視覺標識系統(tǒng)的實用性,提出了若干設計改進建議。
地下公共空間,視覺標識,實用性
基于視覺的標識,可簡稱為“視覺標識”。一般認為,視覺標識是用文字和圖畫來表現,依據視覺來提供信息,是傳達有助于理解環(huán)境和行動的信息的手段。
一般情況下,獲取外界信息的大部及人體活動的主導,主要依靠視覺進行。視覺標識系統(tǒng)是地下公共空間中必不可少,又容易被人忽視的重要內容。設計良好的視覺標識能夠起到指示方位、引導人流的作用,提升地下公共空間的使用質量和空間品質,具有極強的實用性。
視覺標識系統(tǒng)的實用性,主要體現在標識設計對使用者的行為與心理、思維等習慣的尊重方面,能夠令使用者方便、舒適的使用,滿足功能訴求。很大程度上,是設計人性化的體現。
由于地下空間形態(tài)封閉、缺少自然采光等特殊的環(huán)境特征,人們的視線容易受到阻斷,導致空間感、方向感混亂。人們在地下空間中既無法準確判斷自己的位置,也無法準確判斷自己的方向,同時對距離和時間的判斷的準確性也大大降低。
一個健全的標識系統(tǒng),應該擁有非常準確、明確的導向性,即使人們在陌生的環(huán)境中,也能依靠標識系統(tǒng)找到目的地。由此來看,標識系統(tǒng)在地下空間中的重要作用不容置疑,它設置的實用性水平會直接影響到地下空間的易用性和舒適性。所以,隨著城市土地資源集約化利用而越來越廣泛發(fā)展的地下空間,其標識系統(tǒng)的重要性也日益凸顯。
鑒于地下空間的特殊性,我們認為,具有實用價值的健全、完整的視覺標識系統(tǒng)的設置,應遵循位置適當、連續(xù)性與一致性、地上信息的引入設置、安全性等基本原則。
通過對北京軌道交通地下線路車站公共空間及中關村的地下商業(yè)街的標識系統(tǒng)的現場調研,我們發(fā)現,前者空間中的視覺標識系統(tǒng),雖存在雜亂無序、隱蔽難辨、信息濫設與誤導等實用性較差等問題,但也有換乘引導明確等成功之處;而對于后者空間中的視覺標識系統(tǒng),則在標識的形象整合統(tǒng)一、引導性與連續(xù)性及重要信息的強調等幾方面,均處理得較得當,標識系統(tǒng)更為合理、健全,有較強的實用性。調研結果的要點歸納如下。
2.1 布局雜亂無序、隱蔽難辨
筆者調研的北京軌道交通地下線車站的標識牌,可以說是雜亂無章的典型。從樓梯口到大廳,名稱、引導等各類標識牌毫無規(guī)律的散在天花上,令人眼花繚亂,很難找到有用的信息。
由于標識牌布局過于凌亂,成序列的引導性也就無從談起。對公共衛(wèi)生間等相對隱蔽的地點的引導幾乎成為了一個不可能的難題。同時,諸如軌道交通線路、出口信息、周邊地上信息等名稱、引導及導游標識牌的放置位置也有不妥。大部分標識牌設在付費區(qū)外,即使人們發(fā)現自己走錯,也很少會重新繳費走到正確的路上,這使標志牌的功能大打折扣。
2.2 信息濫設與誤導
北京軌道交通地下線的車站中,有很多重名的出入口,使陌生人不知所措。如,筆者所調研的北京地鐵4號線中關村站中,有三個出入口的名稱標識都標以“海龍電子城”,但只有其中一個出口是通往“海龍電子城”的。類似的情況還有很多,充分說明這樣的標識只是為了設置而設置,完全沒有考慮到使用者的實用性需求。
不同于軌道交通公共空間標識的大部分的混亂狀態(tài),換乘的視覺標識系統(tǒng)無疑是一個成功的典范。
換乘標識系統(tǒng)的名稱、引導標識總能在人們需要的地點出現,不同線路賦予不同顏色的彩帶,創(chuàng)意性的位于腰線的指引條,都成功的滿足了需要。如,筆者調研的軌道交通西直門樞紐站,是城市公共交通與城市對外交通、城市公共交通與城市軌道交通及地鐵2號線、地鐵4號線和地鐵13號線的換乘站。其中的13號線還是線路主要位于地上的城市輕軌。但即便軌道交通線路較多、換乘空間及其關系相對復雜,換乘標識系統(tǒng)仍能清晰高效的引導人流,保證軌道交通車站的順利運營。
調研表明,北京軌道交通的視覺標識系統(tǒng)在實用性方面確實存在一些缺陷。這些缺陷雖不都十分顯眼,但它們不僅會給人們造成很大困擾,甚至會降低人們對這個城市的好感。基于這些出發(fā)點,筆者提出了一些針對北京軌道交通公共空間視覺標識系統(tǒng)的設計改進建議。
3.1 整合標識牌
從調研中可以發(fā)現,雜亂的標識牌不僅會分散人們的視線,增加人們尋找有用信息的難度,還會使標識系統(tǒng)無法形成序列,從而降低標識系統(tǒng)的引導性和連續(xù)性。軌道交通公共空間中的視覺標識牌完全可以向地下商業(yè)街中的標識牌學習,建立一個包含名稱、引導等標識在內的大而信息整合的標識牌,而不是小而分布凌亂、形式雜亂的標識牌。在整合了標識牌之后,應將相同類別的名稱及引導標識信息放到每個標志牌相同的位置,便于引導。同時,標識牌系列應呈線性布置,以加強方向感。明確、統(tǒng)一的位置及線性排布組織關系,構成視覺標識系統(tǒng)的統(tǒng)一、連續(xù)性,增強其引導性而提高標識系統(tǒng)在軌道交通車站公共空間的實用性。
3.2 增加實用性信息
筆者在調研中還發(fā)現,軌道交通地下車站中視覺標識對反映其所對應的地上情況的信息略顯不足,且這類名稱、導游性標識在不同車站中的位置不固定。
一般使用者都不會在地下軌道交通設施中久留,去到地上的相應地點才是目的。軌道交通地下車站中這一部分的信息不足,主要表現在:有些臨近,且比較重要或地標性的地點或建筑物沒有提及,而另外一些相對位置關系較遠的地點或建筑物卻在標識牌中顯示。筆者建議,這類標識牌的設計人員應事先調查一下乘客的主要流向,使視覺標識真正起到作用。
我國已建的地下公共空間中的視覺標識系統(tǒng)的使用狀況中存在著各種這樣或那樣的問題,而這些問題的根源,筆者認為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設計對此系統(tǒng)的不夠重視造成的。
在城市土地資源集約化利用的形勢下,我國的地下空間發(fā)展迅速。而標識系統(tǒng)的實用與否直接影響著人們對地下空間的使用質量,也決定著人們對地下建筑空間乃至整個城市的評價。設計合理、設置得當、信息準確清晰的視覺標識系統(tǒng)不僅能很好的引導人流,還能進一步營造出舒適的地下空間氛圍,體現對使用者的人性關懷。隨著城市發(fā)展的深入,地下公共空間及其視覺標識系統(tǒng)也將日臻完善。
田中直人,巖田三千子.標識環(huán)境通用設計——規(guī)劃設計的108個視點.王寶剛,郭曉明,譯.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4.
毛保華.城市軌道交通規(guī)劃與設計.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
周 銳,黃英杰,鄒一了.城市標識設計.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2004.
楊公俠.視覺與視覺環(huán)境.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2002.
王文卿.城市地下空間規(guī)劃與設計.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0.
The practical exploration of visual identification system in urban underground public space
Liu Haide
(ArchitectureandUrbanPlanningCollege,BeijingArchitectureUniversity,Beijing100044,China)
In the survey of Beijing rail transit underground public space and Zhongguancun underground commercial street found that, in addition to the visual identification clearly guided transfer of rail transit underground public space, the visual identification system still existed conspicuously marked difference, information accuracy low and other problems, through the research on visual identification basic elements and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n investigation results, according to the practicality of underground public space visual identification system, proposed some design improvement suggestions.
underground public space, visual identification, practicability
1009-6825(2015)18-0005-02
2015-04-18
劉海德(1988- ),男,在讀碩士
TU929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