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流管護理在術后護理工作中的重要性和效果分析
朱水清
(江蘇省句容市人民醫(yī)院, 江蘇 句容, 212400)
關鍵詞:術后護理; 引流管; 重要性; 臨床效果
導管留置已成為常用輔助治療手段之一,臨床手術治療后經常用2~3根引流管為患者引流[1]。臨床實踐表明,此種方式可有效促進患者體內有害物質和積液排出,確保管腔暢通,從而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并促進患者康復[2]。根據患者疾病類型、病灶部位、術式的不同,引流管應放置在不同位置[3],因此,對引流管的護理措施也不盡相同[4]。優(yōu)質的術后引流管護理是確保引流管妥置并提高術后安全性、促進康復的重要基礎措施,意外、不合理或錯誤的引流管護理將直接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5]。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本院開展手術的95例患者設為觀察組,并選取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接受手術治療的100例患者設為對照組。對照組中,男52例,女48例,年齡29~63歲,平均(48.7±5.4)歲,其中普外科65例、胸外科15例、泌尿外科20例;觀察組中,男48例,女47例,年齡26~65歲,平均(49.3±5.2)歲,其中普外科68例、胸外科12例、泌尿外科15例。2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存在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僅實施常規(guī)術后引流管護理內容,根據不同引流管類型開展相應的干預措施。本院自2013年1月起加強外科手術后引流管護理管理強度,觀察組患者術后前3 d內每隔2 h開展1次引流管護理措施,術后3 d后每隔2 h進行1次引流管護理,同時強化護理記錄工作。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引流管護理措施: ① 胃管護理,首先應減輕胃腸功能負擔,利用生理鹽水沖洗胃管并做好鼻腔護理,確保清潔和暢通,密切觀察引流液性質; ② 腹腔臟器引流管,包括U管、膀胱造瘺、空腸造瘺、T管、十二指腸造瘺等,針對不同留置類型應采取不同措施[6]。例如排尿障礙、尿路梗阻等患者宜采用膀胱造瘺,取蕈狀導尿管應用效果較好; T管在膽總管探查術后應用效果明顯,可有效減輕膽道壓力、輔助膽道功能[7]; ③ 胸腔閉式引流管,首先對患者進行半坐臥位體位指導,固定導管并保持引流管維持低位狀態(tài),進而指導患者正確的呼吸、咳嗽方式。水封瓶的更換必須先封閉近側管道,在隔絕空氣的情況下進行,確保無氣體存在于水封瓶內。密切觀察水封瓶內引流液體性質、有無氣體等。拔管時指導患者憋氣再拔管,包扎完好再呼氣,確保安全性。觀察組在上述對照組護理內容的基礎上進行深入與強化,具體管理內容如下 ① 基礎護理管理,維持引流管良好固定效果,根據引流管的位置,必要時進行二次減壓固定,預防管道壓瘡和脫管,連接引流袋時確保無菌操作原則。積極觀察引流液性質,定期檢查,每2 h給予擠捏引流管,確保其通暢。一旦發(fā)生堵塞立即匯報醫(yī)生,遵醫(yī)囑行生理鹽水沖洗; ② 健康教育,詳細講解日常活動中的引流管相關注意事項,在下床、站立與排便過程中保持良好的預防意識; ③ 舒適護理,指導留置腹腔、胸腔引流管的患者有效咳嗽[8],用雙手交叉橫壓于切口上,避免震動切口引起疼痛。置胃管患者應做好口腔護理,保持口腔濕潤度,可予溫開水漱口、咽少量溫水潤喉或遵醫(yī)囑做霧化吸入等措施,且所有胃管行二次減壓固定,避免自行拔管或脫出而再次置管引起不適。留置尿管的患者引流固定預留一定活動度,避免牽拉引起不適。留置尿管的患者引流袋固定預留一定活動度,避免活動牽拉引起疼痛; ④ 護理單制備,強化引流管護理單的制作與使用,詳細記錄患者住院號、姓名以及引流管相關信息,著重加強留置時間、引流時間、引流量及其性質等內容,護士長定期進行記錄檢查,確保記錄的合理與有效; ⑤ 日常巡視,提高日常巡視與引流管檢查的頻率,在巡視過程中積極詢問患者自覺感受,嚴密觀察局部皮膚表現(xiàn),在檢查后要求患者進行簽名留檔; ⑥ 細節(jié)管理,護士長定期評估引流管護理工作的準確程度,組織相關護士接受引流管干預的教育與培訓,促使提高整體素養(yǎng),為臨床工作提供良好基礎。
1.3統(tǒng)計學方法
2結果
2.12組患者對引流管管理的認知程度比較
對照組患者對引流管管理知識掌握51例,未掌握49例,臨床認知度為51.0%;觀察組患者對引流管管理知識掌握86例,未掌握9例,臨床認知度為90.5%,組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2組患者的管道護理失誤率比較
對照組患者中管道護理失誤39例,未失誤61例,失誤率為39.0%;觀察組患者中管道護理失誤8例,未失誤87例,失誤率為8.4%,組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32組患者臨床滿意度比較
對照組患者對臨床護理滿意69例,不滿意31例,總滿意率為69.0%;觀察組患者對臨床護理滿意91例,不滿意4例,總滿意率為95.8%,組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引流管留置是外科手術中的常見措施[9-10],對患者預后恢復與病情改善等多方面均具積極作用[11],但臨床中由于導管留置而引發(fā)的并發(fā)癥情況較為嚴峻,對患者預后安全存在一定程度影響[12]。護理人員強烈的責任感、專業(yè)的技術水平和良好的服務態(tài)度是優(yōu)質引流管護理的重要組成部分[13-14]。本院自2013年1月起著重加強了外科手術后的引流管護理措施,在常規(guī)針對性導管干預的基礎上對健康教育、舒適護理、護理單制備、日常巡視與細節(jié)管理等多方面進行強化與深入,旨在提升導管護理工作的合理性與有效性。通過不斷改善引流管護理,著重強調操作過程中的防感染和無菌意識[15],加強引流管監(jiān)測,重視日常護理過程中與患者的相互溝通,有效和諧了護患關系,提高了患者的配合程度及依從性,從而促使患者更早地進行拔管處理,達到了輔助患者術后盡早恢復并改善治療效果的目的。
參考文獻
[1]Korczynski P, Gorska K, Nasilowski J, et al. Comparison of Small Bore Catheter Aspiration and Chest Tube Drainage in the Management of Spontaneous Pneumothorax[J]. Adv Exp Med Biol, 2015, 18(29): 114.
[2]Gan K L, Tan M. Evidence-based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chest tube drainage system to reduce complications in cardiothoracic vascular surgery wards[J]. Int J Evid Based Healthc, 2015, 13(2): 58.
[3]居春萍. 肝膽外科手術后引流管護理方法與并發(fā)癥預防探究[J]. 醫(yī)學美學美容(中旬刊), 2015, 24(2): 475.
[4]徐慶, 趙榮華, 項彩霞, 等. 泡沫敷料在胸腔引流管皮膚護理中的應用[J]. 安徽衛(wèi)生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 2015, 14(1): 72.
[5]李鋒, 石秀全. 老年患者腹部手術后腹腔引流管的護理分析[J]. 中外醫(yī)學研究, 2015, 13(7): 115.
[6]張萍. 普外科肝膽手術后引流管的護理及并發(fā)癥的防治研究[J]. 中國基層醫(yī)藥, 2014, 11(20): 3198.
[7]張瑩. 普外科引流管的護理體會[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 2015, 9(5): 191.
[8]崔晶, 張統(tǒng)水, 于勛.護理干預對開胸術后胸腔引流管留置時間的影響[J].中國傷殘醫(yī)學, 2015, 23(9): 146.
[9]Podda M, Polignano FM, Luhmann A, et al.Systematic review with meta-analysis of studies comparing primary duct closure and T-tube drainage after 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 for choledocholithiasis[J].Surg Endosc, 2015, 19(20): 117.
[10]覃秀梅. 泌尿外科引流管的臨床護理[J].中國療養(yǎng)醫(yī)學, 2015, 24(6): 651.
[11]陳瑜, 陳蕾蕾, 黃道瓊, 等.泡沫敷料在經皮穿刺膽道引流術后引流管護理的應用[J]. 介入放射學雜志, 2015, 24(1): 84.
[12]田紅琴.腦出血微創(chuàng)清除術后引流管的護理[J].實用醫(yī)技雜志, 2015, 22(4): 448.
[13]舒曉, 徐飛, 劉蕓.急性出血性壞死性胰腺炎患者術后引流管的臨床護理[J].中國醫(yī)藥指南, 2015, 13(6): 263.
[14]張小玲, 王瑩, 韋灝. 腹腔鏡膽囊切除+膽總管探查及T管引流術的護理[J].內蒙古中醫(yī)藥, 2014, 33(9): 161.
[15]楊少儀, 王少梅, 周維云. 護理干預對帶膽道外引流管出院患者的效果分析[J].醫(yī)療裝備, 2015, 28(1): 117.
收稿日期:2015-05-11
中圖分類號:R 472.9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2-2353(2015)20-164-02
DOI:10.7619/jcmp.201520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