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爾方
今天是周末,6月22日。上午,我陪著妻子芳和5歲的女兒暢去爬鳳凰山鍛煉身體。本想約市文聯(lián)副主席沈洋一起去爬鳳凰山的,他告訴我,市文聯(lián)和市作協(xié)組織下午在漁洞水庫開文學筆會,并問我能否一起參加文學筆會。我聽到要開文學筆會這個消息,心里很高興。因為在近幾年時間里,我沒有參加過文學筆會了,但心底一直沒忘記文學,一直熱愛文學,總是抽空讀讀昭通作家的部分文學作品,昭通文學群體也一直沒有拋棄我。
我答應(yīng)了參加文學筆會的事后,才與妻子商量:“下午,我就不能陪你娘倆逛街了,我要去漁洞水庫參加文學筆會?!逼拮雍蜕频貙ξ艺f:“好的,你下午去吧!”與妻子商量好后,我陪著妻子和女兒便開心地從鳳凰山山腳開始往山上爬了。我們一家人高興地向山頂攀登,一邊欣賞著路兩旁的風景,一邊談笑著。同時,我們讓女兒多看看大自然的遠方風景和綠色樹木,這樣對視力很有好處。女兒愉快地跑到前面,很自豪地說:“爸爸媽媽,我爬得最快,我得第一名了”。我和妻子便鼓勵她說:“是的,寶貝,你是第一名。再加油,繼續(xù)往上走?!迸畠郝牭轿覀兊某浞挚隙ǎ判氖愕赝白?。我們在談笑中,不知不覺就走到了山頂。我們一家人在山上愉快地玩了兩個小時左右,便返回到家。
我在家里吃完飯后,提前10分鐘到了公務(wù)員小區(qū)。當作家們?nèi)康烬R后,我們便乘車前往漁洞水庫。途中經(jīng)過樂居一中時,我回憶起了20年前在這個母校讀書的點點滴滴,打開了記憶的閘門。回憶起當時這個學校的校名是市九中;回憶起學校的良好學風,同學們專心學習,勤奮耕耘;回憶起挑燈夜戰(zhàn)、題海戰(zhàn)術(shù)的每個深夜;回憶起同學們捧著書本在田梗上朗誦、背讀的情景;回憶起老師們苦口婆心的幫助和教誨;回憶起關(guān)心幫助我成長的每一位師生和親人朋友;回憶起老師們在課堂上夸獎時的喜悅場景;回憶起同學們的真誠友誼;回憶起樂居甜甜的蘋果味;回憶起單程徒步走40多公里回家的無數(shù)個周末;回憶起寒風刺骨的每個早晚;回憶起饑寒交迫的日日夜夜;回憶起……
我坐在車的第一排副駕駛位,雙目微閉,沉醉在往事的回憶中,不知不覺,很快就到了漁洞水庫會議中心大樓前面。
昭通作家和文學愛好者共50余人,共聚在漁洞水庫會議中心大樓后的綠蔭樹下,大家高興地談文學、談工作、談生活。我有幸能與第三屆魯迅文學獎獲得者、黨的十八大代表、省作協(xié)副主席、市作協(xié)主席夏天敏老師,市文聯(lián)主席呂亞平、副主席呂翼、沈洋,市作協(xié)副主席周翔、劉平勇等作家們,共同圍著一張桌子,背依大樹,臨水而坐。我深深仰望了大樹的高大、莊嚴和寬厚,用心感受了水的靜與動、深與淺。各位作家一個個動人的故事,一個個好聽的笑話,一連串的誘人殼子,談笑風生,風趣幽默。
大家坐累了,也笑累了,便站起來走走,活動活動筋骨,欣賞欣賞風景。我同作家沈洋、劉平勇、蔣仕平四人走在最前面,我們從山腳的公路往漁洞水庫方向走去。一路走著一路討論文學、討論生活、討論工作。作家沈洋提起了當年經(jīng)過漁洞水庫來到市九中讀書的往事。這勾起了我對一九九一年至一九九三年在市九中讀書的難忘經(jīng)歷,回憶起來,歷歷在目,記憶猶新。
我家住蘇甲鄉(xiāng)松樹村,離市九中有40多公里,我到市九中讀書,是通過先來學校讀了兩年多的臧慶虎引見,學校老師幫忙,插班到27班的。當年,還沒有修建好如今總庫容3.55億立方米、壩高87米的綜合利用的大(二)型漁洞水庫水利工程。當年,我們家庭貧困,讀書是走著路來讀的,沒有自行車,更不能談什么摩托、汽車之類的豪華奢侈品了,全靠自己的雙腳。星期六放學后,我們便走路回家。一路上,我們一起探討學習問題,一起艱難地往家的方向走。我在學校不懂的數(shù)學、語文、英語等,便借走路回家的時間詢問臧慶虎,每一個問題,他都耐心細致地跟我講解。有時,我們走累了,餓了,就坐在路邊的地上休息,他便用樹枝當筆,把大地當紙,幫我講解數(shù)學、幾何、英語等,為我分析,幫我進步,使我茅塞頓開,漸漸明白了其中的奧秘和道理。
我邊走邊想,因為有了當年的勤奮和努力,打下了一點文字基礎(chǔ),培養(yǎng)了一點思考能力,才有今天對文學的喜悅和收獲。我和作家沈洋、劉平勇一行走了50C多米,就往會議室返回。走到會議室,正是召開文學筆會的時間。作家和文學愛好者們,紛紛進入會議室,找到座位安靜坐下,等待會議召開。我觀察,大家的心似乎都很激動,大家的眼睛不停地四周看看,期待快點開會。同時,還有很多文學新朋友,相互不認識,相互的眼神好像都在詢問,朋友,你是誰?我好想早點認識你、知道你、了解你。
六月的天氣多爽,六月的綠色滿眼,六月的花兒真美。會議正式召開前,主持人沈洋副主席讓大家作了自我介紹,以便相互認識,相互了解。這一做法,正好滿足了部分作家和作者想認識對方、了解對方的心愿。在大家的等待中,昭通文學筆會正式開始了。會議由沈洋主持。文學筆會共有四項議程:第一項是請市文聯(lián)主席呂亞平同志講話;第二項是作家夏天敏作專題輔導;第三項是作家呂翼、周翔、劉平勇作專題發(fā)言;第四項是參加文學筆會的作家和文學愛好者自由發(fā)言。
我認真聆聽了各位作家的講話和發(fā)言,他們的講話站在全市文學創(chuàng)作與發(fā)展的高度,深刻闡述了昭通作家群、昭通文學現(xiàn)象的產(chǎn)生、發(fā)展、影響和今后創(chuàng)作中需要把握的精神,同時,他們就自身如何從基層體驗生活、感受人生,一步步艱辛創(chuàng)作,摒棄浮躁,沉心靜氣,認真創(chuàng)作的多年親身經(jīng)歷,毫不保留地給參加筆會的每一位作家或作者作了講解,并就怎樣學習、讀書、工作、創(chuàng)作等方面,作了深入淺出的講解。他們每講到一個關(guān)鍵環(huán)節(jié)、重要地方,我都認真作好筆記,用心領(lǐng)會,受益匪淺,感觸頗深。
在部分昭通作家和文學愛好者談各自感受的時候,每一位作家都講得很精彩,講得很真摯。特別是在聽了昭通作家楊昭、夏玲、王昭榮、周遠清、張英、楊帆等同志的發(fā)言后,我原本不打算發(fā)言的,但受到眼前良好的文學氛圍感染,再次點燃了我對文學的欲望和激情。于是,我主動申請作了發(fā)言,談了“三個應(yīng)該”:
第一,我應(yīng)該及時回到文學懷抱。1999年9月,我當時在昭陽區(qū)守望鄉(xiāng)政府辦公室工作,時任鄉(xiāng)黨委書記的蒙東平同志邀請市區(qū)相關(guān)領(lǐng)導和同志策劃,在守望鄉(xiāng)創(chuàng)辦了《守望民族報》,由沈洋擔任主編。我有幸參與創(chuàng)辦《守望民族報》,開始幫著沈主編一行校對文稿,并寫了一些豆腐塊文章在報紙上發(fā)表。我便與文學結(jié)下了深深的姻緣。自己所寫的小文章,漸漸地在市區(qū)報紙和刊物都能發(fā)表一部分,心里十分快樂。沈主編因工作變動,被調(diào)到昭陽報社工作后,我和楊帆便承擔起《守望民族報》的編輯工作。開始,我倆在編輯方面還沒有掌握相關(guān)技術(shù)要領(lǐng),很多個冬天的夜晚,我倆就到沈洋家,請他教我倆。有好多個深夜,我和楊帆都呼呼大睡了,我醒來后,看見沈洋還在書房里,一絲不茍地幫我們搞報紙的版面設(shè)計、文字校對等工作。雖然是寒冬,但我內(nèi)心卻燃起了一股烈火,感到很溫暖。我們的報紙堅持編到20期,后來,我和楊帆也變動了工作,這份給我們練筆、伴我們成長、創(chuàng)辦兩年的報紙,也就沒有繼續(xù)辦下去了。我在區(qū)政府辦工作期間,也抽空寫了一點文學方面的文章,但主要是撰寫公文,客觀上總以“忙”為借口,主觀上還是自己很懶惰,所以,文章寫得很少。特別是2006年1月離開政府辦工作崗位,就沒有好好地寫寫文學作品了,直到今天,轉(zhuǎn)眼間已過了7年!7年來,昭通作家群大家庭沒有忘記我,經(jīng)常幫助我,安慰我工作忙沒事的,好好工作,慢慢積累,慢慢再寫。我也抽空讀讀昭通作家們的大作,用心領(lǐng)悟。今天,我參加了文學筆會,回到昭通作家群這個溫暖的大家庭來,回到文學懷抱,感到十分快樂。
第二,我應(yīng)該認真加強學習。這些年,我雖然沒有寫文學作品,但是,經(jīng)常與部分昭通作家談心,互相了解情況,了解他們的新作他們的大作,也抽空讀了部分文學作品??墒?,沒有認真閱讀,有的只讀了重點,有的只讀讀標題,這種學習心態(tài)是不對的。我在提醒自己,今后,自己作為一名文學愛好者,要認真加強學習,多學學各位作家、作者的新思想新觀點,學習大家洞察社會和生活的敏銳性。正如筆會上一些作家所說的,把時間多花點在讀書和學習上,沉心靜氣搞點創(chuàng)作,少去參與打麻將之類的活動,多為自身充充電,增長知識,對今后工作、生活都大有益處。
第三,我應(yīng)該為文學創(chuàng)作提供一定的平臺,積極做好一些協(xié)調(diào)服務(wù)工作。在這次筆會上,一些作家多次提到昭通作家走進火德紅采風活動的事情。這使我感到很高興。受組織的關(guān)心和安排,我有幸被選派到魯?shù)榭h火德紅鎮(zhèn)工作,由于自己喜歡文學,與文學朋友們結(jié)下了深厚的感情,所以,黨委政府才有幸邀請到30多名昭通作家、攝影家于6月15日至16日走進火德紅采風。這些作家有的是正處級領(lǐng)導,有的是副處級領(lǐng)導,有的是正科級領(lǐng)導,有的是副科級干部,有的是攝影、畫畫方面的專家,他們轉(zhuǎn)作風求實效,深入基層,深入火德紅接地氣,去體驗生活,與當?shù)馗刹咳罕娊恍恼勑?,住在簡陋的小旅社體驗生活,貼近群眾,搞創(chuàng)作。他們幫助當?shù)厝嗣袢罕娡诰蛭幕瘽撛谫Y源,共商發(fā)展話題。昭通作家們的工作作風使我深受鼓舞和啟發(fā),將為我今后的工作和生活注入學習的動力。魯?shù)榭h委常委、宣傳部長文啟聰在繁忙的工作中抽出時間,親臨座談會與作家、作者們交心談心,并對火德紅的工作作指導、提希望和要求。個別作家在這次文學筆會上提到,沒有機會到基層去體驗,很想到基層去尋找創(chuàng)作的源泉。于是,我就向作家們表示,真誠邀請各位作家抽空到我工作的火德紅鎮(zhèn)去搞創(chuàng)作,我將陪大家一起深入群眾,深入一線,去了解和挖掘創(chuàng)作的資源,積極為大家體驗生活、用心創(chuàng)作提供一定的平臺。
當一些作家和作者發(fā)完言后,吃飯時間到了,沈洋副主席便用了5分鐘左右的時間總結(jié)完筆會,我們就到一樓餐廳共進晚餐。
大家歡聚一堂,相互敬酒,相互認識,相互加深印象,有說有笑,很開心,氣氛十分活躍。吃完飯后,氣氛更好,活動便逐漸升溫,推向高潮。開始,部分作家講些笑話、現(xiàn)場唱歌,逗得大家更開心、更輕松。漸漸地,大家便不約而同地將飯桌拉開,中間留一個簡單的表演場地。領(lǐng)導們、大作家們都放下架子,平易近人,把板凳拉來坐著,融入其中,觀看一些作家作者的現(xiàn)場演唱、表演。一個節(jié)目表演完,掌聲四起,緊接又出新節(jié)目。在表演者表演時,我們一部分人用碗和筷子當樂器,敲打出各種聲音,充當伴奏。時而伴有跳舞,時而伴有小丑。一些人在表演,一些人在照相,一些人在錄相。歌唱聲,談笑聲,歡呼聲,聲聲入耳。一個30平米的用餐地方,形成一個忘記煩惱的開心海洋。
不知不覺,已愉快地玩到了晚上10點多,在主持人的安排下,大家依依不舍地離開了,各自返回溫暖的家。我回到家,告訴妻子,自己回到了文學家庭這個大懷抱,文學圈里朋友們給了我很多新的啟發(fā),對自己今后工作和生活將會起到更大的推動作用。
【責任編輯 吳明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