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業(yè),張春娜,黃耿雄,張文勇 (廣東省普寧市華僑醫(yī)院外三科,廣東 普寧 515300)
食管癌是常見的惡性腫瘤疾病,在我國的發(fā)病率極高。國外治療此病傾向于Ivor-Lewis手術治療,而國內傾向于Sweet手術。為了探究Ivor-Lewis手術治療食管癌的利弊,選取了我院90例接受手術治療的患者進行分析,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進行手術治療的患者90例。其中試驗組男30例,平均年齡(45±6)歲,女16例,平均年齡(42±5)歲。對照組男29例,平均年齡(46±5)歲,女15例,平均年齡(41±3)歲。手術前經(jīng)食管X線造影、CT檢查和胃纖鏡檢查,明確為食管癌診斷。病變長度在3~12 cm不等[1]。活體檢查病理切片都為食管鱗癌診斷。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食管癌病變長度等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試驗組采用Ivor-Lewis手術治療。對患者進行全身麻醉,常規(guī)消毒。取平臥位,從劍突到肚臍平面做腹正中切口,檢查腹腔游離胃大彎,橫斷胃短血管、胃網(wǎng)膜左血管并結扎。游離胃小彎,游離時注意保護胃右動脈和胃網(wǎng)膜右動脈,清理血管周圍和膈肌下方的淋巴結,隨擴大食管裂孔,此時同時進行幽門成形術,清除胃小彎至賁門的淋巴組織和脂肪組織[2]。使用進口縫合器在胃小彎處做成管狀胃,切除病變食管部位,將管狀胃從擴大的食管裂孔拉入胸腔,吻合食管胃器,并檢查吻合口情況,縫合胃漿肌層和食管外膜,包埋吻合口,并縫合縱膈胸膜使之包圍吻合口。手術結束后沖洗胸腔,關腹、胸和放置胸腔引流管[3]。給予抗炎和營養(yǎng)藥物,并在術后5~7 d吞鋇檢查吻合口。對照組采用Sweet手術治療,除切口取在左胸,其余同試驗組。觀察手術中至手術后患者出血量、清掃淋巴數(shù)量、術后并發(fā)癥以及術后住院時間。
1.3 統(tǒng)計學處理:采用SPSS13.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各組指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進行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比較:試驗組患者的平均出血量與對照組的出血量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淋巴清掃數(shù)量明顯多余對照組。試驗組患者住院時間明顯少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治療效果對比(±s)
表1 兩組臨床治療效果對比(±s)
組別 手術出血量(ml) 淋巴清掃數(shù)(個)術后住院時間(d)試驗組280.5±40.3 12.6±4.3 10.8±4.7對照組279.6±39.8 9.4±3.6 13.5±2.8
2.2 兩組患者并發(fā)癥比較:術后試驗組并發(fā)癥患者明顯低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并發(fā)癥率比較[例(%)]
食管癌在我國是高發(fā)疾病,死亡率居世界首位。外科手術是治療食管癌的主要方法。目前手術方法有多種,各種方法都有各自的優(yōu)點和缺陷。前幾年國內學者都傾向于Sweet手術法,但是此法在視野暴露[4]。淋巴結清掃以及吻合方面有明顯不足。Ivor-Lewis手術治療食管癌最早于1946年報道,我們本次研究采用的改良Ivor-Lewis手術[5],其主要有以下優(yōu)勢:胸段食管全部暴露,便于切除腫瘤;可以切除食管大部分;可以徹底清除縱膈和腹部的淋巴結;便于保護胸導管;吻合時可以較好避免損傷神經(jīng);胸部和腹部手術可以同時進行,縮短了手術時間;膈肌結構損害較少。降低對心臟的壓迫,降低心律失常的發(fā)生。
此外食管癌術后并發(fā)癥是導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傳統(tǒng)的Sweet手術都是在胸腔進行,長時間的手術對心臟和肺擠壓嚴重,容易造成心律失常和肺組織水腫,對于膈肌的操作也容易損傷膈神經(jīng),使得術后的咳嗽能力下降。而Ivor-Lewis手術治療食管癌可以同時在腹部和胸部進行,大大減短了手術時間,膈肌保護完好,術后恢復時間和住院時間短,大大降低了并發(fā)癥發(fā)生率。
在本次研究中比較試驗組和對照組淋巴結清掃數(shù)量,可見Ivor-Lewis手術比Sweet手術在清掃淋巴結數(shù)量方面更徹底。在并發(fā)癥的比較中,試驗組也于對照組發(fā)生率也明顯降低。試驗組住院時間比對照組平均少1.5 d。本次研究剛好證明了Ivor-Lewis手術和Sweet手術相比的優(yōu)勢所在[6]。
綜上所述,Ivor-Lewis手術治療食管癌有視野暴露充分、淋巴結清掃完全,手術后恢復快且并發(fā)癥少的優(yōu)點,是治療食管癌的有效外科手術方法[7-9]。
[1] 中國抗癌協(xié)會食管癌專業(yè)委員會.食管癌規(guī)范化診治指南[M].北京: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出版社,2011,148,155.
[2] 劉向明,于振濤,趙錫江,等.Ivor-Lewis手術在老年中下段食管癌患者中的應用[J].中華胃腸外科雜志,2011,14(9):699.
[3] 盛守寅,殷瑞忠,閔長國,等.Ivor-Lewis手術治療食管癌177例的療效分析[J].江西醫(yī)藥,2011,46(11):1000.
[4] 盧金修,榮 林,趙瑞興.改良Ivor-Lewis術治療中上段食管癌80例體會[J].山東醫(yī)藥,2011,51(45):20.
[5] 陳龍奇.食管癌國際TNM分期第七版解讀與評價[J].中華腫瘤雜志,2010,32:237.
[6] 周 鋼,邢宇彤,喬 峰,等.管狀胃替代食管對食管癌術后胃動力學的影響[J].局解手術學雜志,2013,22(1):50.
[7] 胡 軍.同步放療、化療和單純放療治療食管癌的臨床療效比較分析[J].吉林醫(yī)學,2012,33(4):738.
[8] 黃育紅.食管癌早期腸內營養(yǎng)支持及護理的臨床應用[J].吉林醫(yī)學,2011,32(5):983.
[9] 王繼宇,林尤恩,莊梅生,等.放療聯(lián)合TP方案化療綜合治療食管癌80例[J].吉林醫(yī)學,2011,32(18):3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