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徐水縣教育局教研室 高志軍
景中漫步,妙筆生情
——散文如何寫景抒情
河北省徐水縣教育局教研室 高志軍
成功的寫景散文使人猶如漫步于花間草叢,令人心曠神怡。寫景散文中,作者為了達到抒情的目的,常常運用一些寫作手法精心織就一幅幅七彩錦繡,抒寫自己的心聲,激起讀者的情感。那么,散文如何更好地通過寫景來抒情呢?
寫景散文 抒情
“一切景語皆情語。”成功的寫景散文使人猶如漫步于花間草叢,令人心曠神怡。在寫景散文中,作者為了達到抒情的目的,常常運用一些寫作手法精心織就一幅幅七彩錦繡,抒寫自己的心聲,激起讀者的情感。那么,散文如何更好地通過寫景來抒情呢?
寫景散文非常注重用詞,尤其是一些形容詞、動詞和一些富有詩意的名詞等,這些詞不但能使文章文采斐然,而且還能將作者的感情自然融于描寫之中。
“小草偷偷地從土里鉆出來,嫩嫩的,綠綠的?!薄般@”這個動詞寫出了春天到來后小草發(fā)榮滋長,生命力之旺盛,贊美之情可見一斑?!澳勰鄣摹薄熬G綠的”寫小草的質地、色澤,極其簡練的幾筆寫出春天生命之嶄新,給人以希望。如此常見的小草在作者的筆下富有生機,足見作者對生活的感情之深厚。例如,《荷塘月色》中“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里。葉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像籠著輕紗的夢?!蓖ㄟ^ “浮、洗、籠”幾個動詞的運用,讀者感受到了霧氣的輕盈縹緲和朦朧之美,以及荷葉、荷花嬌媚欲滴的姿容,輕柔縹緲的狀態(tài)。同時,表達了作者身在荷塘邊上的愜意和喜悅的心情。言為心聲,作者感情如此豐富,通過濃墨重彩的詞語的運用,讀者在讀的時候會與作者感情產(chǎn)生共鳴,從而領會字里行間流露出的豐富的思想感情。
寫景抒情散文中比喻、擬人、夸張、排比等修辭方法大量入文,不僅將景物描寫得的形象生動、可愛怡人,更是作者抒情不可或缺的一種方法。
《濟南的冬天》中這樣描寫濟南的雪景:“山坡上臥著些小村莊,小村莊的房頂上臥著點雪,對,這是張小水墨畫,也許是唐代的名手畫的吧?!弊髡邔系难┚氨茸鳌靶∷嫛保覀兛梢韵胂?,凡是能入畫的那一定是人間仙境,居于如此之地怎不令人欣慰。寫山腰的薄雪“忽然害了羞”,岸邊垂柳還要在水中“照個影兒”,擬人的修辭方法描寫得情態(tài)可掬。
《雨的四季》中“每一棵樹仿佛都睜開特別明亮的眼睛。樹枝的手臂也頓時柔軟了,而那萌發(fā)的葉子,簡直就起伏著一層綠茵茵的波浪。水珠子從花苞里滴下來,比少女的眼淚還嬌媚?!钡倪@句話用比喻、擬人、對比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描繪出樹木在春雨的滋潤下變得新鮮透明,生機勃勃。同時,用雨水珠比喻撒嬌少女的眼淚,寫出了春雨的嬌媚和柔情之態(tài),真是情趣橫生?!鞍?,雨,我愛戀的雨啊,你一年四季常在我的眼前流動,你給我的生命帶來活力,你給我的感情帶來滋潤,你給我的思想帶來流動?!币砸粋€排比句表達出作者喜悅的心情以及美好的感受,它帶給作者的體驗是獨特的,是愛戀的,是渴望的,可以說作者用一支飽蘸感情之筆精心描繪景物,運用這些修辭方法使作者的感情如同汩汩清泉,不斷噴涌而出,使文章深情雋永,意味深長,令人回味。
文章的創(chuàng)作如同商品包裝一樣,創(chuàng)設詩一般的意境對作者來說就是心靈的洗滌,能夠感染讀者,吸引眼球,并帶來美的享受。而散文創(chuàng)作更注重于意境的創(chuàng)設,烘托美好的思想情感。所謂“意”指的是作者在文章中表露出來的一種主觀上的情感認識。在散文創(chuàng)作中,這種情感并不是直觀地表白,而是通過景、物、事間接地顯現(xiàn),或是借景抒情,或是就事明理,或是托物言志,作者往往通過景、物、事與情進行有機融合,達到一種情景交融的藝術境界,從而形成散文的意境。
單純而機械地景物描寫缺乏意境的構建,只有將外在的景物與作者的情感充分結合起來,達到情景的自然交融,才能使文章產(chǎn)生一定高度,為我們再現(xiàn)一個個優(yōu)美意境,為讀者呈現(xiàn)出一份美好的藝術畫面。
《春》的作者在描繪“春花圖”的時候這樣寫道:“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绷攘葞坠P,作者為我們創(chuàng)設出百花競春的意境,讀著這樣的語句,我們猶如徜徉于百花叢中,似乎聞到了花香,聽到了鳥語,內心欣喜之情溢于言表。大凡好的寫景散文都經(jīng)得住讀者思維的推敲,都要留白給讀者。
《秋天》這篇課文中,作者并不是平鋪直敘,而只是為我們創(chuàng)設了三個具有詩情畫意的圖畫:農(nóng)家豐收的場景、霜晨歸漁畫面、牧女秋戀的景象。通過優(yōu)美意境的創(chuàng)設,讀者的思維變得更加開闊,被帶入了一個充滿美好色彩的場景,走進良好情感的體驗。當然,散文中的寫景并不是漫無目、雜亂無章的,而是需要選擇不同的角度,或者從橫向著手,或者從縱向入筆,圍繞一個主題進行描寫,從不同的側面去表現(xiàn),從而產(chǎn)生不同的效果。
讀著朱自清的《春》,我們領會到作者對春天的情有獨鐘;讀著老舍的《濟南的冬天》,我們不禁對濟南產(chǎn)生一種向往之情。作者運用多種方法,內在的詩情與外在的景物和諧交融,為我們創(chuàng)設出一個個具體可感的形象,這都是散文的魅力所在,需要我們在今后的創(chuàng)作中不斷學習,積極加以利用。
ISSN2095-6711/Z01-2015-06-0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