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尋烏縣幼兒園 賴素紅
淺析繪本閱讀在幼兒教育中如何應用
江西省尋烏縣幼兒園 賴素紅
繪本好比幼兒早期閱讀的老師和朋友,生動有趣的圖畫使幼兒萌發(fā)了閱讀興趣。即使幼兒不認字,但繪本妙趣橫生的故事也能練就幼兒的閱讀能力。開展科學的繪本教學,選擇合適的繪本有益幼兒的早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本文通過研究繪本閱讀并結(jié)合應用實際分析繪本在幼兒早期教育中的作用。
繪本閱讀 幼兒教育 影響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進步,一種新的閱讀方式——“繪本閱讀”悄然走近幼兒園和幼兒家庭。繪本圖畫和文字相互配合,畫面精美,符合兒童形象性思維的特點,使幼兒階段的孩子對繪本閱讀情有獨鐘。繪本打開了想象之門,幼兒在故事中體會情感、宣泄情感、獲取認同、建構(gòu)自我、認識他人,在閱讀中熱愛閱讀,理解文字與圖畫的價值。在幼兒從圖畫轉(zhuǎn)向獨立文字閱讀的過程中,教師應該指導幼兒選擇繪本,使他們學會閱讀、愛上閱讀,在繪本閱讀中得到快樂,分享快樂,引領(lǐng)幼兒成功轉(zhuǎn)型到閱讀之路,這樣會對他們起到很大幫助。
想要為幼兒選擇圖書,繪本更為合適。近幾年來,對于孩子來說繪本已經(jīng)成為最喜愛的閱讀圖書。繪本是一本以圖畫為主要部分,以文字為輔助作用的圖書,故又名圖畫故事書,不過有一部分圖書完全沒有文字只有圖畫。繪本主要強調(diào)的是畫面帶給孩子的信息,它的版面一般比較精美而且占了書的大部分面積,插圖不僅具有輔助文字傳達信息的功能,更具有強調(diào)主題內(nèi)容,引導幼兒觀賞,增加學習興趣的目的。繪本中的圖畫能夠引起孩子的興趣,激發(fā)孩子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讓孩子在看完繪本圖畫后產(chǎn)生不同的想法,感知不同的事物。
開展科學的繪本教學,選擇合適的繪本有益幼兒的早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幼兒的閱讀能力不是天生就有的,教師要抓住孩子圖形認識的特殊時期,在聽故事和欣賞圖片的過程中也為識字做了鋪墊。幼兒會意識到圖畫書里有無限的樂趣,有自己想要的答案,會主動地看書,主動的學習,既增加了孩子的閱讀興趣,也沒有讓孩子被迫學習。
有人認為繪本不是書,而是圖畫書。繪本是一本讓學生產(chǎn)生興趣的書,是一本適合幼兒學習的童書。繪本除了和其他讀物一樣的封面、封底、扉頁和正文外,還具有環(huán)襯、折頁、散頁和其他內(nèi)容。正因為這樣,幼兒在閱讀繪本時應遵循一定順序,一般是封面、環(huán)襯、扉頁、正文和封底。因此,幼兒在閱讀分享的過程中,應在老師的領(lǐng)導下逐漸體會到每一頁的樂趣,領(lǐng)悟到邊看邊猜邊想的意境。閱讀中,他們身上已經(jīng)形成一種良好的閱讀習慣。所以,只有引導幼兒按順序從頭到尾閱讀圖畫,才能對繪本的內(nèi)容記憶深刻,發(fā)現(xiàn)很多常常被讀者忽視的小細節(jié)。讀懂了這些細節(jié),才會對文本有進一步的理解。無論讀或者看什么書,封面都是最先映入眼簾的,而在閱讀前讓幼兒對故事進行猜測,會激起幼兒強烈的閱讀欲望。例如,《逃家小兔》這本圖畫書的封面上有一大一小兩只兔子,大兔子和小兔子兩眼深情相對,好像在說些什么。教師可以引導幼兒看圖,猜猜兔子們在說什么,想什么,接下來要做什么,從而引出故事的題目——猜猜小兔子為什么逃離家。扉頁是通往故事的一扇大門門,教室應引導幼兒尋找故事的主人公,在和繪本進行交流的過程中,幼兒豐富了內(nèi)心、開闊了眼界、升華了境界。
1.讓幼兒模仿畫面中的動作。幼兒的觀察力和記憶力是非常細膩的,他們有模仿的本能。因此,教室可以讓幼兒根據(jù)繪本的內(nèi)容飾演不同的角色,根據(jù)幽默有趣的畫面模仿故事情節(jié)。在模仿的過程中,幼兒不僅提高了觀察力,而且還喜歡上了這種學習模式。
例如,繪本《蘋果樹》描述了蘋果樹和一個小男孩,蘋果樹用各種辦法想要小男孩陪蘋果樹玩。隨著小男孩長大,他已經(jīng)不喜歡在樹下玩了,有了很多愿望,樹用自己的身體幫他一一實現(xiàn),最后只剩下樹根。樹比喻爸爸媽媽,體現(xiàn)了爸爸媽媽對幼兒的愛,對幼兒一點一滴的付出。
2.合理進行繪畫創(chuàng)作。繪畫體現(xiàn)了幼兒的想象力和學習能力,教師可以根據(jù)繪本的內(nèi)容有選擇和可能性地與繪畫相結(jié)合。
對于眾多版本的繪本,教師必須考慮繪本內(nèi)容是否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幼兒的辨別能力不強,教師應在選擇繪本時把好關(guān)。繪本是幼兒早期閱讀的基礎,所以繪本要具有一定的適用性,使幼兒通過閱讀得到發(fā)展和提高。
懸念屬于文章的重要構(gòu)成要素之一,許多幼兒繪本也運用了該種描繪手法。幼兒繪本中的懸念一般使用翻頁設計,通過巧妙的翻頁設計,激發(fā)幼兒的閱讀興趣,而故事懸念通常都在結(jié)尾闡述。所以,教師要按照繪本的故事脈絡合理地運懸念,指導幼兒預測和想象繪本情節(jié),從而激發(fā)幼兒的創(chuàng)新意識,加強幼兒的能力培養(yǎng)。
例如,《誰咬了我的大餅》就是一個充滿趣味和懸念的幼兒繪本。一只小豬烙了好大一個餅,累得趴在大餅上呼呼地打起了呼嚕,而在此時大餅是完整的。幼兒繼續(xù)往下翻就會注意到,大餅上缺了一大截?!笆钦l吃了小豬豬的餅?”幼兒帶著的問題開始津津有味地尋找答案。這樣生動而且有趣地懸念不僅能有效激發(fā)幼兒的探究能力和想象能力,更能促使幼兒在跌宕起伏的故事中收獲知識和快樂。
正確運用繪本教學,為幼兒學習閱讀做好鋪墊是開展早期閱讀活動的重要途徑。開展科學的繪本教學,選擇合適的繪本有益幼兒的早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繪本獨有的魅力給幼兒增加了樂趣,創(chuàng)造了一個豐富的快樂的閱讀世界。
[1]艾偉明.在繪本閱讀中發(fā)展語言和思維[J].小學教育研究,2012
[2]李 湄,馮曉內(nèi).《學前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解讀[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ISSN2095-6711/Z01-2015-06-0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