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龍胡甲方梁洪成
(1山東省地礦測繪院 山東濟南 250002;2山東省地質測繪院 山東濟南 250002)
工程地質勘察中水文地質災害及對策分析
■萬龍1胡甲方2梁洪成2
(1山東省地礦測繪院 山東濟南 250002;2山東省地質測繪院 山東濟南 250002)
地下水是工程的基礎環(huán)境因素之一,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建筑工程的穩(wěn)定性和持久性,尤其是在一些水文條件較為復雜的地區(qū),由地下水而引發(fā)的工程問題更為嚴重。因此,必須加強對水文地質問題的認識,在工程地質勘察過程中加強對水文地質問題的重視,不僅僅要查明與工程建設項目相關的水文地質特點,還要針對其有可能對工程建設產生的各方面影響進行全面的分析、預測,并針對其存在的危害提出合理可行的治理措施,從而在最大程度上減少水文地質問題對施工建設的影響,避免對建筑物造成危害。本文主要對工程地質中水文地質的危害及解決措施進行了分析。
工程地質水文地質勘查解決措施
工程地質勘察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涉及到巖土結構的穩(wěn)定性,也涉及到水文地質勘察的相關問題。但是,近些年,由于水文地質勘察工作經(jīng)常容易被忽略,從而導致地下水對巖土結構帶來較大的危害。為此,國家開始強調在工程地質勘察中必須注重水文地質的問題,重視地下水的影響危害,確保巖土結構穩(wěn)定。同時,要意識到水文地質研究的重要性,對于水文地質勘察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要及時解決,從而降低地下水對表層建筑和巖土結構的影響,從而保證地表建筑物的穩(wěn)定和長久。
工程地質指的是調查、研究并解決各類建筑工程以及人類活動中涉及到的各種地質問題的科學。工程地質的目的是為了查明各種工程地區(qū)的地質條件,客觀評價工程地區(qū)內的各種地質問題,預測建筑工程過程中可能出現(xiàn)的地質條件的變化以及對建筑工程的影響,選擇最優(yōu)的施工地點,并對針對施工地區(qū)的不良地質問題提供解決方案,確保建筑工程的順利施工以及正常使用。工程地質研究的主要內容有確定巖土組分、物理化學與力學性質、組織結構以及對建筑工程穩(wěn)定性等方面可能造成的影響,對巖土進行工程地質分類,在此基礎上改善巖土的建筑性能。
水文地質勘察在工程地質中是十分重要的,若能對地下水進行有效的評價與分析,就可以給建筑工程的正常進行與順利施工提供可靠的依據(jù),同時也可避免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受到危害。
2.1 地下水位對巖土物理力學性質的影響
地下水的升高或者降低都可能引發(fā)膨脹性巖土發(fā)生變形脹縮,有的甚至會產生地裂的情況,因此會對建筑物造成一定的破壞,特別是輕型或低層的建筑物受到的影響更大。當?shù)叵滤淖兓却蠖宜坏纳当容^頻繁的時候,就可能會使巖土的收縮與膨脹的幅度增強。
2.2 地下水動水壓力作用的影響
通常情況下,地下水在天然狀態(tài)下的動水壓力作用很小,只有在建筑工程進行施工之中,當?shù)叵滤烊粍恿ζ胶鈼l件發(fā)生變化時,并在動水壓力的作用下,才可能會導致巖土工程的危害情況的發(fā)生。例如可能會導致基坑突涌、管涌流砂等突發(fā)狀況,會對建筑工程造成一定的影響,進而影響到工程的整體質量。因此,就需要有效的做好與之相關的水文地質勘察工作。當使用樁基時,就應對采用樁的適用性進行有效的評價;建議單樁的最大承載力;提出樁的端阻力、側摩阻力;對預制樁、沉管樁的沉樁可能性進行論證;對樁的類型、直徑長度、樁基持力層與平面布置提出合理的建議;對樁尖持力層的選擇進行有效的論證等等。
2.3 地下水位變化產生的影響
地下水位變化主要包括三個主要的方面,分別為地下水位下降、地下水位上升、地下水位頻繁升降。當?shù)叵滤活l繁升降時,就可能會引發(fā)膨脹性巖土脹縮變形,進而造成建筑物的破壞,對巖土工程造成一定的危害。
天然條件下地下水位隨季節(jié)的變化所產生的影響是較小的,只有人為的因素的影響才會造成較大的危害。當?shù)叵滤坏纳党^一定的范圍的時候,就有可能會引發(fā)粉土、粉細砂飽與液化,進而產生流砂管涌等現(xiàn)象;可能會使一部分特殊的巖土體結構破壞,使其強度降低軟化;也可能會使土壤沼澤化、鹽漬化,進而腐蝕建筑物;也可能會使地面塌陷、地裂、地面沉降;地下洞室充水淹沒、基礎上浮,進而使建筑物失穩(wěn);同時也會造成地下水質惡化、水源枯竭等環(huán)境問題,對巖土體建筑物的穩(wěn)定性與人們的居住環(huán)境造成一定的危害。
3.1 完善水文地質勘察管理和技術制度
為了促進勘察工作順利進行,必須注重采取相應措施,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明確勘察流程和目的,推動水文地質勘察規(guī)范化進行。要重視現(xiàn)代勘察技術運用,根據(jù)規(guī)范要求做好勘察工作,合理布置勘察位置,提高勘察水平。對獲取的勘察數(shù)據(jù)和資料要做好整理工作,并注重計算機技術運用,確保結果準確性,更好的指導工程施工。有效規(guī)范水文地質勘察操作流程。嚴格按照規(guī)范流程進水文地質勘察,做好現(xiàn)場數(shù)據(jù)記錄。如果地質條件復雜,要綜合運用多種方法進行勘察,確保結果準確,全面把握水文地質情況,更好的指導巖土工程施工。
3.2 運用高科技手段進行勘查
對水文與環(huán)境地球物理勘探進行調查,如地層構造、水文地質情況以及地下水分布狀態(tài)。需要注意的是,重點應該放在地面調查較為困難或是難以解決問題的地段進行物探工作,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還可以將高密度電法勘探和激發(fā)極化法電法勘探加以結合,從而保證工作能夠達到深度、分辨率要求。
3.3 在條件復雜的地區(qū)持續(xù)進行監(jiān)測
對于水文條件相對復雜的地區(qū)來說,在充分勘察、預測的基礎上,還要采取各種措施進行實時監(jiān)測,例如邀請水利技術人員進行地下水位的監(jiān)測,要求氣象人員進行降水量的監(jiān)測等等,充分把握該地區(qū)的各種水文地質問題,密切關注各種數(shù)值的變化,以便于及時防范,保障巖土工程建設的順利進行。
綜上所述,對工程地質勘察中的水文地質勘探進行探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作為新時期背景下的工程勘探工作人員,必須緊密結合我國勘探事業(yè)發(fā)展的需要,認真分析工程所在地的自然地理條件,加強地質環(huán)境的分析,摸清地下水位的高低,精心準備水文地質參數(shù),切實掌握,水文地質的評價內容,并認真分析和掌握地下水升降給工程帶來的危害,以更好地促進整個工程地質勘察工作成效的提升,以最大化的減少建筑地基的沉降和病害的出現(xiàn),最終為整個工程質量的提升奠定堅實基礎。
[1]楊松林.工程地質勘察中水文地質若干問題的探討 [J].低碳世界,2013,09:119-120.
[2]張敏.巖土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質問題分析 [J].科技風,2012,09:131.
[3]黃清龍.巖土工程勘察中的水文地質問題分析 [J].門窗,2013,04:307-308.
TD741[文獻碼]B
1000-405X(2015)-10-1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