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外國語大學 俞 淼
以紅色文化為載體推進高校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研究
天津外國語大學 俞 淼
黨的十八大以來,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為高校學生提升自身思想道德素質和社會責任感的重要導向標。作為中國社會的新興力量,高校學生能否有效認同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直接關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興衰成敗。紅色文化作為中華優(yōu)秀文化的重要資源和組成部分,成為推進高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重要載體,建立有效教育機制,創(chuàng)新新型紅色發(fā)展思路,把握歷史發(fā)展規(guī)律,引領高校學生積極學習和認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使高校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為社會主義事業(yè)發(fā)展做出貢獻,從而實現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的有效統(tǒng)一。
紅色文化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高校學生
戰(zhàn)火紛飛星火燎原,中國共產黨人、先進分子和人民群眾共同創(chuàng)造了紅色文化,它蘊含著豐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歷史文化內涵而且極具有中國特色。紅色文化作為一種重要的歷史資源,包括物質文化和非物質文化兩個方面。其中,物質資源表現為遺址、遺跡、遺物等革命歷史遺存與紀念場所;非物質資源表現為包括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等紅色革命精神。紅色文化最根本的特征是將革命性和先進性統(tǒng)一化、將科學性與實踐性一致化、將本土化與創(chuàng)新性進行交融。
現如今,紅色教育、紅色旅游等共同組成了紅色文化興起的契機與基礎,凸現了和平年代下社會對于弘揚中華優(yōu)秀文化的高度重視,體現了后革命時代下紅色精神的傳承對于時代發(fā)展的重要性。
以井岡山為例,紅色文化深入到井岡山經濟社會發(fā)展和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從政治上說,井岡山紅色文化形成了以井岡山為中心向四周輻射的文化圈,它具有重要的政治教育功能,是開展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典范。從經濟上來說,以井岡山為主體的紅色旅游業(yè)的發(fā)展,給當地帶去了重要的經濟動力,成為居民收入的有效來源。從文化上來說,井岡山精神為主要特征的紅色文化具有重要的歷史傳承價值和文化教育功能。
同時,通過以上特點可以看出,井岡山紅色文化的影響范圍僅限于井岡山地區(qū)周圍,沒有更加廣泛的輻射作用,紅色產業(yè)發(fā)展緩慢,雖有豐富的紅色資源但開發(fā)技術落后,僅憑借“革命圣地”這一標志在隨著眾多紅色旅游基地開發(fā)的同時會逐漸淡出民眾視野。由于革命老區(qū)經濟引擎作用乏力,教育水平落后,民眾對于紅色文化的理解參差不齊,宣傳手段單一,導致創(chuàng)新意識薄弱,無法在眾多日新月異的文化潮流中脫穎而出,陷入不溫不火的境地。
改革開放以來,國家對于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成效顯著,但也面臨著嚴峻挑戰(zhàn)和前所未有的困難。與此同時,紅色文化教育實踐活動取得了重要成效,顯示出蓬勃、旺盛的動力。但在發(fā)展過程中我們也清楚地看到,紅色文化教育存在的缺點和不足,充分認識到紅色文化教育面臨的艱難境地。當前世界各種思想激烈碰撞,對中國大學生的思想產生強烈影響,追求個性獨立,與眾不同的心態(tài)使在新的時代背景下成長發(fā)展的大學生迫切需要科學引領。
在深入分析調查研究紅色文化教育歷史的基礎上,我們通過問卷調查發(fā)現高校學生對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理解模糊,對于紅色文化了解甚淺。90%的受訪者通過學校教育和電視互聯網等媒體了解紅色文化和學習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于50%的受訪者對于核心價值觀理解模糊,大于70%的受訪者認為高校開展的紅色價值觀教育形式單一、缺乏吸引力,內容空洞,實踐與教育兩層皮,缺乏有效的聯系。對于紅色文化,超過70%的受訪者認為紅色文化對我國經濟發(fā)展和文明建設起了很大的作用,愿意花一定的時間了解學習紅色文化的內涵和發(fā)展,希望繼承和弘揚優(yōu)秀的紅色文化。
由此可以看出,當前大部分高校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正確的認識,希望在核心價值觀的引領下提高自身素質。但學校的教育制度形式單一,沒有完全適應學生的需求。
目前,部分學生仍存在崇洋媚外的心態(tài),對自身價值取向不明,出現喜好態(tài)度方面的偏差。由于高校學生對于新鮮信息和事物有著敏感的觸覺,處于后革命時代的他們沒有前輩對于馬克思主義、共產主義鮮明和忠實的信仰。處于時代浪潮中的高校學生缺少繼承與發(fā)揚,只是一味地感受新事物沖擊帶來的快感。因此,如何促進德育與智育、體育等教育的融合,引領高校學生全面健康發(fā)展;如何遵循歷史發(fā)展規(guī)律,引領當代高校學生認同并認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高校如何創(chuàng)新思路和方法,建立長效機制等問題,成為大學生社會主義價值觀教育中的挑戰(zhàn)。
黨中央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一是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二是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三是倡導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這一論述既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烈需要,又是應對我國正處于全面深化改革關鍵時期所面臨的各種社會思潮和錯綜復雜的形勢的需要,更是當今急速發(fā)展的時代的需要。高校學生必須充分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深刻含義,明確自身的發(fā)展方向,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國家和社會風險自己的一份力量。
1.促進高校學生實現自我價值與社會價值有效統(tǒng)一的需要
當代青年處于一個文化多元化變革的發(fā)展時代,他們注重強調自我意識,對成功與實現自我價值有著強烈的渴望,但因受到成長閱歷等問題的制約,很多學生存在信仰缺失、自我意識極度膨脹等問題。這些問題在學生走向社會后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其真正價值的實現,沒有很好地處理自己與社會的關系,擺不正自己在社會中的正確地位,從而不能得到社會認同,無法實現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的有效統(tǒng)一。因此,培養(yǎng)與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于高校學生來說至關重要。
2.促進高校學生健康成長與全面發(fā)展的需要
社會環(huán)境復雜多樣,多種文化思想交織碰撞,某些消極思想影響和腐蝕著青年思想。拜金主義、享樂主義、金錢至上等思想阻礙青年形成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影響與制約著他們的健康成長。加強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提升他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度與踐行力,能夠消除他們的思想困惑,為他們的全面發(fā)展與健康成長打下根基。
3.推進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事業(yè)發(fā)展的需要
當代高校學生是社會主義建設中的中堅力量,擔負著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使命。然而,當代青年對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缺少認知度,不能深入貫徹與實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缺少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度與踐行力,影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發(fā)展。只有不斷培養(yǎng)當代青年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才能增強他們的責任感與歷史使命,使他們更好地為社會服務,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高校學生進行紅色文化的教育和普及應以價值觀教育為教育目的,以生活實踐為基本,以紅色文化為教育載體,結合高校學生自身發(fā)展規(guī)律,激發(fā)內在道德動力,借助一定的載體。通過教育者的引導和革命先輩的示范,引起受教育者內心的情感共鳴,增強心理認同感,從而促使當代大學生參照學習革命先輩的精神品格和優(yōu)良傳統(tǒng),養(yǎng)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教育活動。
從政治上來說,有利于維護中國共產黨的執(zhí)政安全和社會穩(wěn)定;從文化上來說,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在內容、教育理論體系、教育工作方法等方面進行改善;從個人來說,有利于高校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自身素質的提升。
高校結合自身特點立足紅色文化開展紅色文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其一要善于科學選擇高校學生的紅色文化教育資源,紅色文化教育資源的合理開發(fā)利用對于把握大學生紅色文化教育資源的內在需求和方向奠定;其二要明確大學生教育的原則和目標——科學設定教育目標,準確把握紅色文化教育原則,努力掌握二者教育的基本規(guī)律;其三要積極探索大學生紅色文化教育新路徑,善于將紅色文化資源與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相結合,運用“紅色旅游體驗法”“實踐鍛煉法”等教育方法;其四要開發(fā)建立紅色培訓基地,將傳統(tǒng)教育、創(chuàng)新教育、紅色旅游有機結合起來,強化體驗教育、儀式教育、朋輩教育的教學理念,力爭使課程既具有思想性、知識性、教育性,又富于參與性、趣味性及體驗性,讓每一個學員都能在培訓中真正地凈化心靈、提高能力、觸碰信仰、錘煉作風。政府與高校要積極構建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新機制,從而助推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取得新成效,實現提升受教育者思想道德素質、助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確保紅色江山永不變色的教育目標。
政府要建立紅色文化產品體系,打造紅色文化精品,建設紅色文化教育基地,創(chuàng)新紅色文化傳播方式,使高校學生切身感受和體會紅色文化帶來的震撼和對自身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提供的導向作用;教育機構通過設計系統(tǒng)的紅色文化課程和與核心價值觀緊密結合的實踐方式構建科學、完整、系統(tǒng)的紅色文化教育內容體系,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培育提供生動載體;高校要統(tǒng)籌校園文化活動、課堂教學和社會實踐,有效建立起情與理交融、多渠道滲透、全方位覆蓋的高校紅色文化教育新模式,對學生的知識、素質與能力進行全面提升。同時,政府與高校要貫徹團結協作改革創(chuàng)新的理念,加強校地和校際間結合,實現紅色文化資源共享共建共創(chuàng)、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協同推進。
[1]魏本權.從革命文化到紅色文化:一項概念史的研究與分析[J].井岡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01
[2]王麗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與大學生核心價值觀構建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3
[3]丁鳳云.紅色文化:推進核心價值觀教育的有效載體[N].光明日報,2013.11
[4]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fā)《關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見》[J].黨建,2014.04
[5]王 芳.當代中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14
[6]丁鳳云.依托沂蒙紅色文化 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J].中國高等教育,2014
[7]史旭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新概括及深刻含義[J].改革與開放,2015.01
[8]宋 偉.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陜甘寧革命老區(qū)脫貧致富座談會上重要講話精神扎扎實實推進精準扶貧開發(fā)工作[N].延安日報,2015.03
(此文系天津外國語大學“十二五”科研規(guī)劃2015年度思政專項項目“以紅色文化為載體推進高校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研究” 結項論文,項目編碼:15SGQ02)
ISSN2095-6711/Z01-2015-08-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