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信息工程學院銀杏酒店管理學院 李 菲
新媒體條件下的高校校園文化建設與管理研究
成都信息工程學院銀杏酒店管理學院 李 菲
隨著社會不斷發(fā)展,新媒體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特別是對學生的影響更為深刻。新媒體正在逐步轉變學生的文化生活方式。同時,新媒體也影響著校園文化的發(fā)展,推動校園文化建設。本文從學生、教師和高校的角度試析新媒體對高校文化建設的影響,并提出相關管理方法。
新媒體 高校校園 文化建設 分析研究
當前,社會已經進入新媒體時代,新媒體正在以全新的形式影響人們的生活。所謂新媒體,是相對于傳統(tǒng)媒體來說,主要指以互聯(lián)網為中心的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傳播方式,因具有數(shù)字化特點,或稱為“數(shù)字媒體”。據(jù)權威數(shù)據(jù)顯示,截至2013年12月,我國網民已經達到6.18億,其中手機網民用戶占5億,另外,20歲至29歲年齡階段的網民人數(shù)占31.2%??梢姡瑢W生是當前網民用戶的最大群體,新媒體正以全新的形式改變學生的生活方式,也為改變高校的校園文化發(fā)揮著重要作用,探究新媒體條件下的高校校園文化建設與管理是我們的當務之急。
新媒體是相對于傳統(tǒng)媒體來說的一種傳播方式,是一個相對的概念。就現(xiàn)今觀點來看,新媒體是相對于報紙、廣播等傳統(tǒng)媒體更利于讀者快速閱讀,主要是通過互聯(lián)網等渠道,利用數(shù)字等網絡技術,向廣大用戶提供文字、視頻等娛樂服務的媒體形態(tài)的一種總稱,具有互動、開放、虛擬等特點。校園文化,是指學校在長期的發(fā)展中,以廣大師生為主體,逐漸形成的一種制度和精神文化的總稱。
1.新媒體的發(fā)展為高校校園文化帶來的機遇。首先,新媒體豐富了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內涵,打破了傳統(tǒng)校園文化的局限,使學生的文化生活更加豐富多彩,為校園文化的發(fā)展增添了一定活力。通過新媒體的逐漸滲透,各大高校逐漸形成自己獨特的校園文化品牌,建立自己的校園網站,使高校校園文化更具有時代色彩。其次,新媒體拓寬了高校校園文化的外延。傳統(tǒng)的校園文化在建設空間上比較狹小,不利于學生思想的拓展,新媒體則為高校師生思想交流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空間,也使校園文化建設更具有靈活性,為廣大師生的精神世界提供了更加積極的條件,激發(fā)了高校師生的思想熱情。再次,新媒體使高校校園文化更加開放。在新媒體技術日益普及的今天,各種校園文化交流更加活躍,校園文化環(huán)境更加豐富,新媒體已經成為廣大師生觀察社會、了解社會、體驗社會的重要途徑,廣大師生因為新媒體,視野更加開闊,也影響高校學生價值觀的形成。
2.新媒體給校園文化建設帶來的挑戰(zhàn)。一方面,新媒體使高校校園文化更具有多元性。新媒體的發(fā)展具有廣泛的開放性,它為校園文化建設提供了日益廣泛的素材,但同時一些負面的思想也趁機流于校園文化,如功利主義、拜金主義逐漸影響廣大師生的思想,對于高校學生的價值形成帶來了一定的負面作用,讓校園文化的正能量受到一定沖擊。另一方面,在新媒體的影響下,傳統(tǒng)的校園文化建設面臨挑戰(zhàn),使學生的思想教育更加困難,校園文化的引導功能逐漸被削弱。
1.豐富校園文化建設手段。高校教育工作者需要充分認識新媒體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作用,利用博客、微信、QQ等新媒體手段撰寫文章,以自身的良好品質和優(yōu)秀的人格魅力感染學生,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思想;創(chuàng)建有益學生身心健康的校園網站,建立校園文化宣傳角,通過網絡宣傳的良好平臺來實現(xiàn)校園文化的正面引導。另外,教育管理研究者要結合大學生的身心特點,改革校園文化建設的途徑,開發(fā)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良好思想品行的教學軟件,通過軟件的有效利用,使廣大大學生的思想建設得到良好提升。
2.實現(xiàn)新、舊媒體的有機融合。在高校校園文化建設與管理中,新媒體的普及并不代表一定要淘汰傳統(tǒng)媒體,我們可以將新媒體與傳統(tǒng)媒體有機結合起來,做到相互促進、取長補短,從而發(fā)揮多種媒體教育的綜合作用,如可以建立高校閱讀數(shù)據(jù)庫,通過新媒體創(chuàng)辦手機報,提高新舊媒體互補作用,從而為校園文化的發(fā)展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3.提高高校教師的能力水平。新媒體在高校校園的普及也對高校的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時代的高校教師要能緊隨時代發(fā)展,提升教育教學的能力素質,提高自身對新媒體的認識態(tài)度,學會運用新媒體開展教育教學工作,掌握學生思想動態(tài),把握新媒體時代的主動權,創(chuàng)新教育教學手段,以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教育學生,為校園文化的構建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
4.增強高校大學生的媒介素養(yǎng)。所謂媒介素養(yǎng),是指大學生針對各類媒介信息所表現(xiàn)出的理解能力、評估能力、制作能力等。當代大學生對于新媒體的認識是超前的,對于各類信息接受能力是迅速的、高效的。如果把大學生的媒介素養(yǎng)滲透于高校校園文化建設中,通過多種形式引導學生批判性地看待新媒體,提升大學生的辨別能力,對于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十分有幫助,對于構建積極健康的校園文化也十分有利。
5.不斷加強校園網絡輿情監(jiān)管。在校園網絡建設中,為了能夠及時發(fā)現(xiàn)和處理不良信息,高校校園網站管理要采取一定措施避免不文明的信息在高校傳播,通過網絡關注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對于那些不良的觀點要及時發(fā)現(xiàn),并予以糾正,對于學生的情緒要及時疏導,使高校校園文化能夠始終保持健康向上的良好環(huán)境??傊?,新媒體已經成為高校校園文化的主流,面對新機遇,高校應該正確引導,積極應對,高校師生更應該共同努力,為建設良好的校園文化而不斷努力。
[1]趙 駿.試論高校校園文化建設中的院系文化建設[J].教育探索,2009
[2]毛德松.以校園文化為平臺的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J].韶關學院學報,2011
[3]王寧寧.新媒體技術對大學生思想的影響及對策[J].價值工程,2010
ISSN2095-6711/Z01-2015-08-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