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職業(yè)技術學院 王 瑛
隨著社會和科技的飛速發(fā)展,在高職院校教學中開展信息化教學是社會發(fā)展的需要,也是信息化普及的表現,對于提高高職院校的教學水平具有重要的意義,在國家大力扶持高職教育的今天,許多高職院校都以此為契機,加大信息化建設的步伐,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但高職院校在教學信息化發(fā)展中也存在一些難點問題需要解決,我們必須要正視這些問題,想方設法采取有效手段加以解決,以促進高職院校教學信息化的良性發(fā)展。
1.教師教學理念落后,信息技術運用于教學存在瓶頸。信息化教學是時代發(fā)展的需要,是社會發(fā)展到一定程度的結果,采用信息化教學對于提高高職院校的教育質量,提高高職學生的能力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當前高職院校引入信息化教學還處于初級階段,廣大高職教師對于信息化教學的認識不夠充分,將信息化教學籠統(tǒng)地認為就是信息傳遞,把信息技術媒介當成是信息的呈現媒介。并且,在高職院校中教師結構不均衡,對于教學信息化的認識程度也不盡相同,有的教師根本就不了解信息化教學,更談不上利用信息化教學。而有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卻過分依賴信息技術,盲目采用信息技術手段,造成教學的過程是“穿新鞋,走老路”,沒有從根本上改變高職教育信息化教學的局面,致使信息技術運用于高職教學中出現瓶頸現象。
2.學生的學習行為發(fā)生了實質性轉變,與教師的教學方式不相匹配。隨著移動終端設備的進一步更新,尤其是移動手機的普及,移動計算機的飛速發(fā)展,一些全新的學習模式開始在教育教學中應運而生,那就是移動學習和泛在學習。這兩種學習方式是今后高職院校信息化教學的主導,它主要通過使用手機、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等移動設備來傳授給學生知識。而泛在學習是指隨時隨地學習、非正式的學習,隨時通過計算機等設備進行學習,從而帶給學生全新的教學視角。當前高等職業(yè)教育主要以社會崗位需求為教學的宗旨,對于學生的實踐能力比較重視,而對于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模式卻不夠重視,移動學習、泛在學習比較符合當前高職學生的學習心理,對于提高高職學習的學習效率具有重要的意義。然而,當前高職院校的教學模式仍然是以傳統(tǒng)的課堂授課模式為主,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對于教育學生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但與高職學生當前的學習心理和學習狀態(tài)仍存在一定的差距,不利于高職學生的學習。而廣大高職教師對于移動學習、泛在學習等數字信息化教學還比較陌生,不能真正應用于高職教育教學中,不利于高職院校教學信息化的進一步普及。
3.硬件、網絡條件制約了信息化的發(fā)展。高職院校教學信息化的基礎是信息化建設,也是信息化教學的保障,重視信息化建設對于提高高職院校的教學信息化水平具有重要的意義,然而,當前高職院校的信息化建設存在諸多問題,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信息化基礎建設滯后于校園建設。隨著高等職業(yè)教育的飛速發(fā)展,各大院線需要探索發(fā)展出一條有各自特色的高等教育職業(yè)技術道路。為了盡快適應高職教育發(fā)展的需要,國家對于高職院校的資金投入大都應用于擴大校園規(guī)模,重點是解決校舍等方面,而與之相匹配的信息化建設卻顯得比較落后,難以適應高職教育的信息化教學需要。二是信息化資源建設滯后于信息化基礎建設。信息化建設是一項系統(tǒng)的投資工程,需要科學指導,統(tǒng)一安排,協調發(fā)展,部分高職院校往往為了追求眼前的利益,缺乏科學的規(guī)劃,造成不必要的資源浪費。比方說有的高職院校為了追求信息化建設的表面現象,對于硬件的投入比較重視,應有盡有,而對于相配套的軟件建設和教學資源的投入比較匱乏,形成了硬件建設風風火火,軟件投入不相協調的局面。一些高職院校的校園網絡成了教職工聊天、娛樂的工具,根本沒有發(fā)揮校園網絡在教學信息化方面的應有作用,形成了信息化教學的孤立局面。
4.教學模式改變不徹底,缺乏應有的創(chuàng)新。在高職院校的教學過程中,信息化教學是發(fā)展的目標和方向,也是未來高職教育的趨勢,在信息化建設日益發(fā)達的今天,為高職院校實現教育教學信息化提供了良好的物質保障,應用現代化的信息技術,改革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培養(yǎng)高素質的人才是學校信息化建設的首要任務。但是部分高職院校在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上比較落后,雖然信息化建設搞得如火如荼,但信息技術在教學過程中的運用卻比較少,仍然不能擺脫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束縛,往往是用著新技術,走著舊路子,有的高職教師將先進的信息網絡僅僅當做教師授課過程中的一種工具,這與高職院校教學信息化的教學初衷是不相符的。
1.提高信息化教學認識,構建有序的信息化教學體系。要想實現高職院校的教學信息化,完善和優(yōu)化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是關鍵,而這涉及高職教育的方方面面,不僅體現在教學過程中,還覆蓋教研、管理等各個角落。不管是學校領導還是教師、學生都應該認識到,高職院校的信息化建設并不單單是硬件設施的投入和信息技術的引入,而是教育理論、教學模式、教育觀念的一系列變革。要想實現高職院校的信息化建設取得跨越式發(fā)展,必須要全方位地進行教育改革,特別是在高職教育的過程中要營造信息化建設共建、共享、共用的良好氛圍,使人們樹立信息化建設人人有責的意識,只有這樣才能實現高職院校教學信息化的全面普及。同時,為了能夠構建有序的信息化教學體系,高職院校要積極成立信息化工作組織機構,最大限度地實現信息化建設與管理的有序推進。要建立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領導小組,負責高職院校信息化規(guī)劃建設的科學發(fā)展,負責審定信息化建設的總體規(guī)劃和階段性任務,以及相關政策法規(guī),保證高職院校信息化建設的良好發(fā)展。如果有條件的話,高職院校要建立信息主管體制,建立一個自上而下的信息機構系統(tǒng),全面規(guī)劃和管理高職學校的信息化建設。
2.結合實際,實行信息化教學的統(tǒng)一規(guī)劃。要想實現高職院校教學信息化的有序發(fā)展,根據實際情況,做到科學規(guī)劃有利教學是關鍵。信息化建設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尤其是高職院校在推進教學信息化進程中要做到三思而后行,在硬件投入、軟件引進、信息資源投資等方面要實現科學合理的分配。最大限度地實現科學性和優(yōu)化性,要能夠協調投資的比例,發(fā)揮最佳的效益,在建設投資上要按照統(tǒng)一規(guī)劃,逐步實施的方法進行,避免浪費資源。
首先,在硬件投入上重在實用。對于信息化建設的硬件投入來說,由于硬件設備的更新比較快,在資金投入上要做到科學規(guī)劃,避免無辜的浪費,要堅持先進性、標準性、開放性相結合的原則,實現信息化建設的全覆蓋。特別在配套設施的建設上,要結合高職院校的實際情況,將實用性放到首位來看待,實現硬件投入的最優(yōu)化。
其次,在軟件引入上重在共享。高職院校教學信息化建設的軟件應用上要體現統(tǒng)一、方便、簡單的原則,要將教學、管理、科研等應用軟件結合起來,最大限度地實現統(tǒng)一化和規(guī)范化,比如說在多媒體教學平臺、視頻會議、教務管理等方面要盡可能地實現統(tǒng)一標準,采用統(tǒng)一的認證管理,這既能夠達到數據的共享,又有利于操作管理,從而構建高職院校信息技術管理的集成平臺。
3.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改革教學方法,實現與學生學習方式的有效銜接。在新的學習方式不斷涌現的今天,特別是移動學習、泛在學習的深入推進,對于激發(fā)高職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高職教育的教學質量具有重要的意義。為了實現新時代下高職學生學習方式與高職教育的有效銜接,高職院校要重視新方法的吸收和運用,努力為新的學習方法搭建良好平臺,積極構建高職院校的移動網絡平臺和移動學習、泛在學習資源建設。面對信息化教育浪潮,翻轉課堂、微課等以一種全新的教學方式引進課堂,打破了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翻轉課堂促進了教師和學生 ,以及學生和學生之間的互動,包括答疑解惑、運用知識、合作探究等,使學習個體化,提高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增強了學習的趣味性,達到了更好的教學效果。微課主要是視頻教學,它具有主題突出、資源豐富、方便快捷等特點,面向全體教師和學生,具有很強的生命力,最大限度地實現高職院校信息化教學與學生學習方式的有效銜接,提高高等職業(yè)教育的教學質量。
4.重視教師的信息化培訓,提高教師信息化水平。高職院校的教學信息化并不是簡單的手段運用,而是在教學模式、教學理念、教學方法上的根本性變革,廣大教師要從觀念上徹底轉變,積極擺脫高職教育傳統(tǒng)教學思想的影響,勇于探索和創(chuàng)新信息技術教育在教學改革上的價值,通過信息技術變革,來提高高職教育的教學質量,從而培養(yǎng)符合時代發(fā)展的高素質人才。為了進一步轉變高職教師教育理念,提高教師的信息化教學水平,必須要重視高職教師的信息化教學培訓工作。通過對高職教師的信息技術培訓,提高教師的現代化教學思想,提升信息技術教育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技能,從而增強高職教師運用信息化教學的主動性和自覺性,使高職院校的信息化教學思想、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得到有效改革和進步。同時,高職院校要采取各種手段和方法,加強對教師信息技術的培訓力度。經常性地采用“高層次專家講座”“一線教師教學應用輔導講座”等形式開展對教師信息技術的培訓工作。通過培訓在教學方向上要予以正確引導,鼓勵教師轉變教育理念。結合高職教育的實際特點,將信息化教學貫穿于教育教學的始終,從教師運用、學科利用、課時采用等方面進行信息化教學的全面覆蓋,實現信息化教學的全方位滲透。同時,學校還可以經常組織信息技術教學應用評比活動、多媒體教學評比、教學設計比賽、微課制作比賽等相關活動,組織教師經常性地參與,引導和鼓勵教師運用信息化教學,提高信息化教學的普遍性。
總之,高職院校的教學信息化發(fā)展,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我們一定要適應時代發(fā)展的需要,發(fā)揮信息化教學的優(yōu)勢,改革信息化教學的手段,提升高職院校的教學質量,為培養(yǎng)新時期的高素質人才而努力。
[1]符虎剛,李書琴.高職院校信息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和對策[J].價值工程,2013
[2]孫 斌.高校信息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建議[J].中國科技博覽,2012
[3]王慶國,趙 倩.高職院校信息化建設存在的問題與探索[J].當代教研論叢,2014
[4]毛茫茫.新形勢下高職院校信息化發(fā)展的探索[J].時代報告:學術版,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