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殿軍
閱讀有積累知識、增長才干的作用,但不要疏忽了閱讀最重要的功能是陶冶情操、凈化心靈、豐富人的內(nèi)涵,并且讓人有愉悅感。這種愉悅不是講出來的。這種閱讀是學生個人的事情,我們當老師的不能包辦代替。所以,語文閱讀教學中,尊重學生的個性應該被提上日程。
“一千個讀者眼里就有一千個林黛玉”?!耙磺€林黛玉”中的每個林黛玉是有個性的。當老師的不能主觀臆斷的硬塞給學生,林黛玉是柔弱的、林黛玉是傷感的、林黛玉是堅強的……而應該讓學生自己去感悟、去體會,這就是他們的閱讀個性。
我們應該怎樣指導學生的個性閱讀呢?下面我談一點自己的粗淺看法。
一、打造寬松的閱讀環(huán)境
我們老師總是喜歡把課堂搞得很嚴肅,起立,坐下,有板有眼。上語文閱讀課,就是講述課文背景、介紹作者、課文分析等等,設置一個又一個問題,然后標準答案一擺,萬事大吉。老師的講解完全替代了學生的自主閱讀,學生也是熱火朝天,做筆記、背常識、記主題,整節(jié)課有多少時間是真正用來閱讀的?撒開手,讓學生自己去品味,稍加指導,又如何?靜下心來,不搞花樣子,細心品味,又將如何?
其實,語文老師應該想盡各種辦法去營造寬松的課堂教學氛圍,在讀懂的前提下,給學生充分的閱讀自由。在深入閱讀時,要創(chuàng)造出安靜的氣氛,老師要提出有閱讀期待的問題,這樣學生才能調(diào)動各種感官,讀出感覺、讀出味道、讀出情趣。
學生在寬松的閱讀氛圍中,能很好地發(fā)揮其個性化審美能力,會有心理自由的感覺,這樣才能更好地去閱讀和賞析課文。
二、不可忽視的賞識教育
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告訴我們:“讓每一個學生都抬起頭來走路。”這與皮革馬利翁效應不謀而合,皮革馬利翁效應給我們的一個重要啟示就是:鼓勵、贊美、期待會改變一個人,給人以正能量,讓他積極樂觀地看待問題。
我們在教學中對學生要多贊美、多期許,積極運用皮格馬利翁效應。學生就會很自信,笑容滿面,積極學習。學生往往特別在意老師對自己的鼓勵和期許,老師有時一句不經(jīng)意的話或許就會影響學生的一生。
在閱讀課堂上,我們在給學生充分閱讀自由的前提下,適當提出期許的目標,加上鼓勵的話,例如,你能行,你可以的……我們在學生閱讀后能發(fā)表自己獨到的見解時,即使是離題較遠,也應該多說,“你的發(fā)現(xiàn)很值得研究”“你很有潛力”之類的話,這樣學生就會因此產(chǎn)生自信和愉悅感,就會愛上閱讀。
三、幸福的閱讀體驗
在閱讀教學中,學生是閱讀活動的主人,學生的閱讀體驗非常重要,這決定了閱讀教學的成功與否。
另外,可以讓學生多角度地體驗學習的自由和快樂。比如,學生可以自主取舍學習對象,在閱讀教學時,可以讓學生自己決定選取材料,也可以讓學生自主選取閱讀方式,讓學生閱讀自主化、個性化。學生有個體的差異,自主選擇閱讀材料,個性化的閱讀理解,才是客觀的。
實踐告訴我們,語文閱讀教學的一個最高境界就是,在閱讀教學中,營造一個寬松的氛圍,投入一瞥賞識的目光,收獲一生快樂的閱讀讀。我們追求的就是,讓每個學生在閱讀中,不是被別人牽著去吃草,而是抬起頭來走幸福的路。
編輯 鄭 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