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光霞
課堂提問是實現師生交往互動、溝通交流、理解與對話的橋梁,也是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合作交流能力的重要途徑。因此,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提問有效性就成為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
小學數學課堂提問猶如一把雙刃劍,有效的提問能啟迪學生的思維,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活動中;無效提問則會讓學生摸不著頭腦,甚至厭學。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提問的有效性,我們不妨在教學中注意處理好以下幾個問題:
一、精心設計提問的內容
正所謂:“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苯處熢谏险n之前需要做充足的準備,最主要的就是備課。教師要想上好一節(jié)課,就必須做好引導者和指導者。這時,提問的設計就顯得尤為重要。
1.提問的內容要有明確的目的性
課堂提問的內容應該緊扣教學內容,圍繞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而進行。所提的問題應該為課堂教學內容服務,每一次的提問都應該有助于啟發(fā)學生的思維,有助于學生對新知識的理解、對舊知識的回顧,有利于實現預設的教學目標。
2.提問的內容要有一定的啟發(fā)性
啟發(fā)性是課堂提問的靈魂,缺少啟發(fā)性的提問是低效的提問。因此,教師所設計問題要能夠激活學生的思維,引導學生去探索、去發(fā)現。
3.提問的內容要具有趣味性
好奇之心人皆有之,如果一堂課的提問都是平平淡淡,引不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必然會減弱課堂教學的效果。因此,教師在設計提問的時候就應該注意問題的趣味性,對于低年級的學生,這點尤其重要。還可以幫助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學習知識。
二、抓住課堂關鍵環(huán)節(jié)設問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學習的原動力,只有學生對教師提出的問題感興趣,學生才會積極地思考問題。
1.情景導入時設問
導入是數學課堂上進入新課的第一個環(huán)節(jié),這個環(huán)節(jié)關系著學生對整個內容是否感興趣,是否有信心。在導入環(huán)節(jié),教師要特別注意,因為知識與知識之間是相互聯(lián)系的,新知識是在原有知識的基礎上進行的。教師在講授新知識之前,應找出新舊知識的聯(lián)結點,抓住新舊知識的聯(lián)系,在舊知識的基礎上提出問題。
2.重難點處設問
教學知識的重難點往往是學生容易出錯和混淆的地方。認真分析教材、解讀教材,從教學目標出發(fā),針對重難點設計有效提問,就是突破教學重點和難點的有效途徑。因此,教師在備課時就要找準重難點,然后設計好前后連貫、有主有次、有層次的問題,力求做到所提出的問題能突出教學重難點,并引起學生的注意,讓學生以已有的知識經驗為基礎進行積極的思考、探索。
3.易混淆處設問
由于新舊知識之間有相似或相關之處,而小學生受自身知識基礎和思維能力的制約,對事物的理解有較強的隨意性。如果差異越小,越容易造成混淆。因此教師在提問時,應抓住知識本身與相聯(lián)系的知識之間的區(qū)別來提問,讓學生明白他們之間的差異。
課堂提問是一門科學,更是一門藝術,是每個老師上課都需要采用而且作用十分顯著的手段。在教學中,我們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采取相應的提問方法,在實際的教學中不斷提高自己課堂提問的能力,精心設計課堂提問、巧妙使用課堂提問,讓每個學生在課堂上都毫無拘束地回答老師的問題,讓每個學生都參與課堂,在快樂中成長,在快樂中收獲。
參考文獻:
黃光虎,劉家林.小學數學課堂提問的藝術[J].小學教學參考,2000(07).
編輯 董慧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