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杰 編譯
(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xué)研究所,哈爾濱150080)
(編譯者電子信箱,徐文杰:xuwenjie915@163.com)
2014 年8 月Geology 雜 志 發(fā) 表 了 一 篇“2013年四川蘆山地震:中國四川盆地山脈前緣盲斷層產(chǎn)生的地震災(zāi)害”(The 2013 Lushan earthquake:Implications for seismic hazards posed by the Range Front blind thrust in the Sichuan Basin,China)的文章.世界各地聚合板塊邊緣的沖斷層和逆斷層常發(fā)生重大地震災(zāi)害.但由于其斷裂機制復(fù)雜,往往涉及多個沿走向和垂直堆疊的斷層,研究難度很大.2013 年的MW6.6 蘆山地震,位于中國四川盆地西部邊界、龍門山南部的盲逆沖斷層破裂,正是這種復(fù)雜地震災(zāi)害的典型代表.此次地震發(fā)生于2008 年汶川7.9級破壞性大地震的震中以南80km.汶川大地震造成了地表兩條平行的斷層開裂,即彭灌和北川斷層地表開裂.相比之下,廬山地震是由汶川斷裂下盤斜坡的山脈前緣盲斷層(RFBT)形成的.我們利用地震反射剖面、石油井和重新定位的地震活動構(gòu)造了該疊瓦狀斷層系統(tǒng)的三維模型.模型試驗說明,2013年的蘆山地震破裂小于山脈前緣盲斷層的10%,沿龍門山山脈前緣延伸250km,進入四川盆地西部.
分析表明,沿斷層走向山脈前緣盲斷層上部構(gòu)造中的生長層具有第四紀(jì)活動的明顯證據(jù),并在斷層的兩個位置遏制了中更新世時期至目前的滑移率.山脈前緣盲斷層單段和多段斷層破裂的情況可能引發(fā)大地震(7.8級),這關(guān)系到人口密集的四川盆地西部.評估發(fā)生在世界各地聚合板塊邊緣的這種復(fù)雜逆沖斷層系的地震危險性,需要了解與斷層活動的地質(zhì)與地震獨立關(guān)聯(lián)的斷層段地表下的特性.
文獻來源:Wang M M,Dong J,Shaw J H,et al.The 2013 Lushan earthquake:Implications for seismic hazards posed by the Range Front blind thrust in the Sichuan Basin,China.Geology,2014,42(10):915-918.http:∥geology.geoscienceworld.org/content/42/10/915.abstract?sid =8047a9e0-7903-4d71-ac54-3dc534e1835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