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高校輔導員服務理念
鄧傳芳,張訓
(淮北師范大學,安徽淮北235000)
摘要:輔導員是聯(lián)系學校與學生的關系紐帶,是連接學生和任課教師的橋梁,對維護校園穩(wěn)定,保證良好的教學、生活秩序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教育體系乃以學生為主體建構,輔導員要從以人為本的角度出發(fā),培養(yǎng)愛學生、尊重學生、服務學生的理念。
關鍵詞:輔導員;以人為本;服務理念
高校輔導員工作是整個學校工作體系中極為重要的一環(huán),它是學校與學生之間交流的橋梁,是學校各個部門與學生協(xié)調(diào)聯(lián)系的紐帶,是專職教師與學生進行教與學交流的信息傳播平臺,是學生與學生之間增進了解和協(xié)作的“粘貼劑”。在學生的學習和成長過程中,輔導員既是一味調(diào)和劑,也是一道學生的心靈雞湯。自從1952年我國高等學校設立政治輔導員制度以來,其間風風雨雨、歷經(jīng)坎坷,終在近幾年步入正軌。特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第一次站在國家和全民族的高度對高校輔導員工作的重要性給予了明確定位,并且拓展了輔導員工作職能,把“幫助學生解決實際問題”作為一項服務職能寫進了文件。因此,高校輔導員不僅要具有高度的政治性,還要樹立“服務”的意識。而且,在我們看來,“服務育人”應該是高校輔導員工作的永恒主題。
(一)“以人為本”精神的寫照
以人為本是和諧社會的精神內(nèi)涵,以學生為本則是現(xiàn)代高等教育的法則,而一切圍繞學生健康成長的服務理念則是以人為本精神的生動體現(xiàn)。構建和諧校園決不是一句空話,必須落實到高等教育建設的具體工作中。校園的和諧、教育的人性化恰是以人為本精神的最好體現(xiàn)?,F(xiàn)代青年學子是在多元化和國際化背景下成長起來的一代,其思想前衛(wèi),意識敏銳,感知世界的能力超強,因而,輔導員必須緊跟時代步伐,認識到當下學生的這一特質(zhì),認清學生在高校教育中的主體性特征,不能以教條甚至僵硬的教育法則約束學生的自由發(fā)展,而應該解放思想,將學生作為教育主體而不是教育對象來看待。當然,不能把教育中學生主題地位的提升簡單地歸結(jié)為是對傳統(tǒng)教育觀念——師道尊嚴的有力挑戰(zhàn)或者顛覆,這恰是對師生和諧理念的嶄新詮釋。
另外,我國正朝著法治國邁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正在構建?!吨腥A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新增的“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二條寫入“保障和尊重人權”,正是以人為本精神的法律體現(xiàn)。民主進程中一個重要的指標是平等。教育戰(zhàn)線中只有服務至上才能真正做到教與學的平等。將教育對象升格為教育主體,讓學生明白自己是在花錢消費,樹立自身在教與學中的主人翁地位,從而增加自己的自信心和學習的熱情。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唯有在教育中真正推行服務理念,才能圍繞大學生的學習、生活展開研究,使高等教育管理貼近人性。[1]
(二)輔導員工作的現(xiàn)實狀況使然
1.輔導員工作特點
其一、直接性。在高校,和學生接觸最多者是輔導員,因而和學生關系最親密者也是輔導員。在專業(yè)上遇到難題,學生更多地求助于專業(yè)教師,或者借助于資料平臺自己解決,但在生活上的諸多難題或者困惑,學生更相信輔導員能夠為其排憂解難,于是輔導員成為遠離家庭和父母的學子們的貼心人。以此而言,輔導員是能夠獲得學生最多信息的那個人,而這些信息則往往成為高校學生管理和教育研究的重要資源和制定相應策略和體系的重要依據(jù)。反過來,學校乃至國家的教育方針、政策、思路和具體的計劃則需要通過輔導員傳達到學生那里,從而走完大學教育的最后一公里??傊?,輔導員在學生與其它學生事務管理主體之間充當著橋梁和中介作用。這就要求輔導員必須活躍在為學生服務的第一線。
其二、層次性。從高校學生管理體系的組織結(jié)構來看,輔導員處于最基層。輔導員是工作在高校第一線的教育管理人員,按照學院黨委、行政的部署對學生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教育工作,直接負責學生相關事務的管理和為學生提供服務。輔導員工作的基層性決定了輔導員必須具有服從性,從而要求輔導員必須站在為學校管理服務的第一線。
2.服務對象的特點
輔導員面對的大學生群體是一個復雜而又特殊的群體。大學生來自不同地方,由于中學階段各自的學習、生活環(huán)境有所不同,學生綜合素質(zhì)水平和知識的掌握運用能力亦具有不同的層次性。其次,來自不同地區(qū)的學生有著不同的生活習慣乃至不同的性格,所謂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同學間發(fā)生沖突和矛盾在所難免。特別是受經(jīng)濟浪潮的沖擊加上獨生子女比重的攀升,家庭和社會中的教育理念有所變化。整個社會環(huán)境和家庭環(huán)境也給青年人帶來諸多的負面影響,以致學生之間的人際關系比較復雜。另外,現(xiàn)在的大學生亦面臨三大壓力,即學習壓力,經(jīng)濟壓力,就業(yè)壓力,[2]這也導致了許多大學生或多或少的具有一定的心理問題。校園事件很多都起因于此,“復旦投毒案”只是一個極端。從輔導員工作角度而言,他們在面對學生時也會遇到形態(tài)各異的問題,有的問題沒有現(xiàn)成的答案,需要輔導員用心思考,果斷處理。而且,輔導員的工作沒有
固定的時間段,很多工作都是在學生的課余時間甚至是深夜開展,特別是遇到突發(fā)事件,工作時間就更沒有邊界了。因此有人戲稱輔導員就是高校管理工作中的救火隊員。
(一)輔導員服務理念的具體表現(xiàn)
首先,輔導員所必須具備的政治素養(yǎng)要求其在工作中幫助學生端正人生態(tài)度,學會現(xiàn)代社會的處事藝術,培養(yǎng)過硬的思想作風。為此,結(jié)合學校思政中心關于中國近代史、馬克思主義原理和毛澤東鄧小平思想教育,讓學生將其融入到血液中,明白新社會來之不易,形成對中國共產(chǎn)黨艱苦卓絕斗爭精神的景仰。為達此目標,輔導員至少要制定分級細化的培養(yǎng)機制。要在形勢政策課上把握時代脈搏,師生一體與時代同呼吸共命運,不僅教育學生學會感恩,感念家人的培養(yǎng),感念師恩,感謝新社會所提供的好環(huán)境,從而引領學生向更高的目標奮進,從而才能無愧于父母的養(yǎng)育,無愧于老師的教育,無愧于黨和國家的培養(yǎng),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提高自身的政治素養(yǎng),提升自身的技能,以求回報父母,回報社會。為了讓學生卸去浮華,靜心凝氣感受崇高的使命感,輔導員要以身作則,主動學習,并掌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理論與方法,不斷提高自身的水平。
其次,輔導員工作的實踐性要求其能夠熟練掌握新的工作載體,特別是網(wǎng)絡等現(xiàn)代科學技術手段,能夠熟練操作微機辦公系統(tǒng),努力拓展工作途徑,通過現(xiàn)代技術手段時刻和學生保持最親密的接觸,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學生,使工作開展接地氣、近人情,增強自己的魅力,以贏得學生的信服。
再次,由于輔導員和學生吃住在一起,容易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也有助于將教育融匯于日常的生活中,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個性品質(zhì)。也正因為輔導員生活在學生之中,所以更有助于了解學生的生活、性格、心態(tài)等各方面的問題,使其能夠及時有效地對癥下藥,也就是針對性地幫助學生處理好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具體問題。
最后,現(xiàn)代大學生一般生長在優(yōu)越的環(huán)境中,甚至有的學生被一干家人奉為小皇帝,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在離開家庭之前,備受呵護,因而必然導致其自理能力、協(xié)作意識差。加之,大學前的教育主要為應試教育,又致使其解決問題能力差?,F(xiàn)代大學生群體中有不少人心理、思想發(fā)展亦不成熟,意志脆弱,承受能力差。這些特點決定了輔導員應主要圍繞學生面臨的問題開展心理咨詢和輔助服務。為了避免畢業(yè)即失業(yè)的觀念和現(xiàn)象出現(xiàn),輔導員要針對不同學生提出建設性的就業(yè)指導意見,幫助學生及早做好生涯規(guī)劃和職業(yè)規(guī)劃,盡最大努力為他們的就業(yè)提供各種服務。為了避免個體的疏離現(xiàn)象發(fā)生,要及早關注家庭貧困的學生,竭盡所能地為其提供經(jīng)濟支持,幫助其完成學業(yè)。關注性格內(nèi)向、脫離集體、少言寡語、有心理障礙的學生,經(jīng)常與他們談心,了解其思想問題,為他們排憂解難,引導他們?nèi)谌胝麄€集體。
(二)輔導員提升服務理念的素質(zhì)要求
為了實現(xiàn)上述的目標,輔導員要練就一身本領,不僅思想政治過硬,還要具有綜合素質(zhì),特別要做到專業(yè)素質(zhì)過硬?,F(xiàn)代大學的輔導員大都一專多能。在專業(yè)知識儲備和發(fā)掘上,有的輔導員并不比專業(yè)教師差。不僅僅能夠勝任形勢政策課,還能夠擔任專業(yè)課程的教授任務。如此,才能以身作則,贏得學生的尊敬。實踐告知,很多年輕的博士、副教授乃至教授擔任學生輔導員工作,其所帶的班級精神面貌和工作成績上都更上層樓。這就是輔導員的魅力所在,也是輔導員工作的要求所在。打鐵還需自身硬。擔當著教育引導學生的重任,輔導員如果沒有一定的理論知識和合理的知識結(jié)構是難以勝任的。為此,輔導員不僅要有一兩門精深的專業(yè)知識體系,還要具有廣博的社會文化和科學技術知識,特別是掌握法學、心理學知識以及對辦公軟件的運用。同時要求輔導員具有廣泛的興趣愛好,并且力爭與學生的興趣愛好相接軌。因為盡管輔導員大多與大學生年齡相仿,但是快節(jié)奏的社會進程致使他們之間的存在明顯代溝。通過寓教于樂的方式從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力爭把學生管理上升為一門藝術。
此外,輔導員要具有健康的體魄和旺盛的精力。鑒于工作的“救火”性質(zhì),加之輔導員工作面很廣,而且經(jīng)常處理突發(fā)事件,所以有時工作起來是沒有時間概念的。這些決定了對輔導員身體上的要求是高校教師隊伍中最高的。奧地利精神病學專家姚雷格曾經(jīng)說過:“健康的體魄可以培植人們優(yōu)美的心靈,而可惡的病魔則把人們善良的心靈和聰明的頭腦禁錮在地獄之中,阻撓著人類的文明和進步”。[3]正所謂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健康的體魄是事業(yè)成功的支柱。所以,輔導員應該充分利用檢查學生早操的機會,堅持戶外鍛煉。另外,心理問題是目前大學生存在的普遍現(xiàn)象,這就要求輔導員首先保證自身有個健康的心理。始終保持飽滿的工作熱情,擁有堅毅的意志品格,才會在傾聽學生的心理傾訴時,既能融入學生的心里,又能置身于外,適時調(diào)節(jié)自己的心境,做到張馳有度,不致走火入魔。因為從心理學角度來看,思想和感情的影響是相互的,如果處理不好,可能會在工作中,受到學生情緒的牽制,從而導致兩敗俱傷。
當然,我們做任何事情都要把握分寸,不可突破限度?!胺绽砟睢笔且粋€仁慈美好令人向往的字眼,但事實上,并不是一味地服務就能收到令人滿意的效果。過分地宣揚服務理念,處處強調(diào)服務,可能也會產(chǎn)生一些負面影響。大學生畢竟是年輕的一代,年齡上的局限使其思想、心智未能完全成熟,加之現(xiàn)代社會、家庭等環(huán)境之中的不良因素的熏陶,致使一部分大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偏低。對這樣一部分學生,一味地強調(diào)服務,把部分家庭對孩子的寵溺之情帶入校園,勢必會加深他們的任性、驕橫、放蕩等不良秉性,進而在校園中誤導出一種學生就是“老大”的氛圍。尊重學生自由,但不能無視課堂紀律;遷就學生要求,但不能漠視教師的合理權益,這樣的校園才是和諧校園。
(注:本文系安徽省2014年質(zhì)量工程教學研究項目“獨立學院學生管理軟干預機制研究”階段性成果,項目編號:2014jyxm713)
參考文獻:
[1]李學寶,張鳳霞.如何在學校中實踐教育管理人性化[J].基礎教育參考,2009,(12).
[2]韓兵兵.淺析如何提高輔導員的綜合素質(zhì)[J].現(xiàn)代交際,2011,(11).
[3]徐濤.新時期高校學生工作研究[M].成都: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200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