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 泉,秦華迪,常 靜,王 欣,梅 玫,秦春常
(重慶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1.耳鼻喉科;2.麻醉科;3.心內科;4.血液科;5.內分泌科,重慶400017)
視頻回放糾錯法提高心肺復蘇操作教學效果探討
曾 泉1,秦華迪2,常 靜3,王 欣4,梅 玫5,秦春常3
(重慶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1.耳鼻喉科;2.麻醉科;3.心內科;4.血液科;5.內分泌科,重慶400017)
目的研究視頻回放糾錯法對心肺復蘇操作的教學效果影響。方法選擇五年制臨床醫(yī)學大四學生共30人為研究對象,根據(jù)性別、既往學習成績配對后隨即分配為三組,即為及時糾錯組、操作完成后糾錯組、視頻回放糾錯組,每組10人(其中每組男生3人、女生7人)。學生觀看心肺復蘇操作示范教學錄像,教師再對各個要點進行講解,并讓學生自行練習10 min。每一位學生進行1次完整的心肺復蘇操作,由2位教師對學生的操作錯誤進行糾正,根據(jù)分組情況,及時糾錯組采用邊操作邊糾正錯誤,操作后糾錯組則在操作完成后對錯誤處進行糾正,視頻回放糾錯組則在操作時用手機全程攝像,操作完成后對照視頻糾錯。教學完成后,2位教師同時對每一個學生的心肺復蘇操作考核評分(百分制)。結果視頻糾錯組學生的成績[(77.2±8.1)分]顯著優(yōu)于及時糾錯組[(62.3±7.4)分]、操作完成后糾錯組[(65.4±7.5)分],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各個操作環(huán)節(jié)均表現(xiàn)出較好教學效果。結論視頻回放糾錯法能使學生的學習更有針對性,更有利于糾正操作的錯誤,提高心肺復蘇操教學效果。
多媒體; 心肺復蘇術; 教學考核; 教學方法
心肺復蘇(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是當前院前急救中一個重要內容,是醫(yī)學生必須掌握的基本臨床技能,CPR是醫(yī)學生必須要掌握的一項基本的操作技能,醫(yī)學生是否能夠正確的掌握這項技術,是影響其將來的臨床工作的急救能力。它主要體現(xiàn)于實際操作,因此掌握基本理論的基礎上,需要熟練掌握其操作,才能應用臨床急救[1]。CPR的規(guī)范操作包括:(1)識別心搏呼吸停止:突然意識喪失、呼吸停止、大動脈搏動消失;心搏驟停:突然意識喪失,大動脈搏,動消失和心音消失;(2)呼救;(3)基礎心肺復蘇,包括人工胸外按壓(circulation)、開放氣道(airway)、人工呼吸(breathing)[2]。CPR的操作步驟多,要求動作迅速、準確、連續(xù),操作水平對搶救成功有重要影響。CPR作為醫(yī)學高等教育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雖然醫(yī)學生在不同的學習階段都接受了相關培訓,但教學效果總是不盡如人意的[3-4]。根據(jù)以往的教學經驗,在實踐操作過程中會出現(xiàn)較多錯誤,幫助學生糾正錯誤是教學的一個難點,既往教學方法為操作時候的及時糾錯和完成后糾錯兩種辦法,但前者對動作的整體性和連貫性提高不利,后者對于具體動作的錯誤糾正不足,學生難以理解自己所犯的錯誤,需要進一步改進教學方法教學實踐中發(fā)現(xiàn)視頻回放糾錯法能夠避免兩種方法的缺點,對提高CPR操作的教學效果有良好幫助。
1.1 基本資料 主要選擇五年制臨床醫(yī)學四年級學生30人,均已經完成CPR理論課的學習。根據(jù)學生的性別、既往的學習成績配對后隨即分配為三組,即為及時糾錯組、操作完成后糾錯組、視頻回放糾錯組,每組10人(其中男生3人、女生7人)。
1.2 方法 (1)學生觀看本院教務處錄制的CPR操作示范的教學錄像,然后教師對各個要點進行分析講解,并讓學生自行練習10 min。(2)CPR操作都在標準模擬人上進行。每一位學生都進行一次完整的CPR操作,由2名教師對其錯誤進行糾正,每名教師隨機指導各組的5位學生,根據(jù)學生的分組情況采用不同的糾錯方式,及時糾錯組采用邊操作邊糾正錯誤的方法,學生有錯誤后,教師立即指出糾正,而操作后糾錯組則是在操作出現(xiàn)錯誤后,教師記錄下錯誤,在全部操作完成后立即對錯誤處進行及時的糾正,視頻糾錯組則是在操作時用手機進行全程的攝像,操作完成以后回放視頻給學生糾正來進行糾錯。(3)學生自行練習20 min后,由另外2名教師對每一位學生CPR的操作情況考核評分,考核教師不知道學生分組情況。每一位學生的成績?yōu)?位考核教師的評分的平均分,采用百分制計算。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應用SPSS11.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每組學生的成績采用方差分析法,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三組學生總成績比較 在三組之間,視頻回放糾錯組學生的總成績[(77.2±8.1)分]顯著地高于及時糾錯組[(62.3±7.4)分]、操作完成后糾錯組[(65.4±7.5)分],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三組學生操作成績比較 視頻糾錯組在各個部分操作成績均有所提高,且相對于及時糾錯組和操作完成后糾錯組,該組在胸外按壓、人工呼吸操作這兩個關鍵部分教學效果具有顯著的優(yōu)勢,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三組學生各部分成績比較(±s,分)
表1 三組學生各部分成績比較(±s,分)
注:與視頻回放糾錯組比較,aP<0.05。
組別及時糾錯組完成后糾錯組視頻回放糾錯組總成績 胸外按壓部分 人工呼吸62.3±7.4 65.4±7.5 77.2±8.1a24.3±2.9 25.6±3.3 31.1±2.3a12.2±1.3 13.9±1.8 15.1±2.8a
CPR是搶救呼吸心搏驟?;颊呱囊粋€最重要手段,對患者進行及時有效的CPR救治是可以明顯的提高復蘇成功率的,并且能夠最大程度的保護臟器功能,大大地降低病死率[5]。CPR是醫(yī)務人員的必備技能,也是醫(yī)學教育的基本內容。CPR操作的對象是猝死或生命垂危的患者特點,要求操作準確、連續(xù)、迅速。由于心跳呼吸驟停與猝死是極其兇險的臨床突發(fā)事件,救治過程中任何疏忽都可能導致CPR的失敗,發(fā)病時機無法預測,CPR的臨床實踐機會少,教學難度較大,使學生理論掌握容易,而不能很好地掌握該技術[6]。隨著科技的進步,目前教學方法是在理論講解的基礎上,再模擬情景后的操作才能使學生更好掌握技能。急救模擬人能很好地模擬呼吸心搏驟停的情況,非常適合用CPR的臨床教學,使用情景模擬教學法,根據(jù)CPR的教學大綱和教學內容,設置情景 ,以直觀、形象、生動的方式,讓學生融入到CPR的情景中去,加深學生對CPR理論的理解和對實際操作的感性認識[7]。近些年來,隨著科技的發(fā)展進步,教學手段和教學的設備也都在不斷地更新和進步著,也是從之前的傳統(tǒng)的以課本授課轉向以多媒體教學了。在模擬人的進行操作訓練,也較前有了進步,但在實際教學中,操作水平教學結果仍不理想[8]。學生在初次學習操作時,往往會有較多的錯誤,如何快速有效的糾正錯誤是教學難點,根據(jù)以往的教學經驗,教學方法為操作時候的及時糾錯和完成后糾錯兩種辦法,或者交替使用兩種方法。在操作過程中及時糾正學生的錯誤,必然會影響操作的連續(xù)性,經過這種教學方式,學生在連續(xù)操作的時候容易出現(xiàn)遺忘或漏項。另一種教學方法是在操作完成后進行糾錯,則會影響每個動作的準確性,往往會遺漏一些錯誤,學生對自身所發(fā)錯誤不能回憶領會,而不能準確糾正[9-10]。
采用手機視頻功能則可以彌補這些缺點,錄制每個操作者的全部操作過程,在操作完成后再回放視頻針對錯誤糾正。在手機攝像功能普及,這能夠避免兩種方法的缺點,對提高CPR操作的教學效果有良好幫助。這種方法既不影響學生的操作,避免操作過程的不聯(lián)系,與臨床實踐的情況更為接近。它也不會遺漏學生的錯誤動作,在操作完成后再進行糾錯。視頻糾錯法通過視頻的回放對學生進行指導,還可以讓學生以旁觀者的角度,直觀地看到自己的錯誤和不足,使得學習更有針對性。視頻糾錯法簡單易行,目前攝像功能手機已經普及,不需要高檔的攝像機就可以達到教學目的。能夠在很大的程度上幫助學生,幫助學生們提高成績,能夠熟悉的掌握CPR。這也提示其在其他的醫(yī)療操作教學中,視頻回放也可能會有較好的作用,有待在以后的教學中進行嘗試。
[1]王長遠,秦儉,王晶,等.情景教學法在急診心肺復蘇教學中的應用[J].實用預防醫(yī)學,2007,14(3):927-928.
[2]高偉波,薛曉艷,朱繼紅.如何做好心肺復蘇教學[J].中國高等醫(yī)學教育,2010,33(10):32-33.
[3]楊建中,彭鵬,李文超,等.模擬情景式教學程序在心肺復蘇教學中的應用[J].海南醫(yī)學,2013,24(7):1072-1073.
[4]黃燕梅,詹紅,賴曉娟.TBL結合典型案例在急診科心肺復蘇技能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中國高等醫(yī)學教育,2012(9):117-118.
[5]張熒熒,魏東,楊玉萍,等.PBL教學法結合心肺復蘇智能模擬人在急救技能教學中的應用與探索[J].現(xiàn)代醫(yī)藥衛(wèi)生,2012,28(13):2055-2056.
[6]韓雪,張笑,胡強,等.醫(yī)學生學習心理在心肺復蘇網絡教學中的應用[J].重慶醫(yī)學,2014,43(23):3109-3111.
[7]張子陽,曹迅,譚州科.問題學習教學法在初級心肺復蘇教學中的應用[J].當代醫(yī)學,2014,20(14):162-163.
[8]覃小菊,陳紅濤,李劍,等.情景教學在心肺復蘇技能操作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醫(yī)學理論與實踐,2013,26(15):2094-2095.
[9]江美蘭,羅志方.理實一體化教學在心肺復蘇授課中的應用效果研究[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4,11(30):80-81.
[10]馬少勇,汪峰,朱白鷺.單人徒手心肺復蘇術在??谱o生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包頭醫(yī)學院學報,2014,30(5):105-107.
10.3969/j.issn.1009-5519.2015.12.057
:B
:1009-5519(2015)12-1888-02
2015-05-25)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0900606)。
曾泉(1979-),男,四川攀枝花人,講師,博士,主要從事頭頸部腫瘤方面研究;E-mail:z1q0318@163.com。
通詡作者:秦春常(E-mail:QCC3011@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