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利強+++郜風麗+++劉淑娟+++楊芬+++周會杰++++++陳派強++++郄永強+++++姚文森
[摘要] 目的 研究不同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疾?。ˋITD)鈉/碘同向轉(zhuǎn)運體抗體(NISAb)與甲狀腺球蛋白抗體(TgAb),甲狀腺過氧化物酶抗體(TPOAb)含量之間的相關性,并觀察甲亢患者藥物治療前后NISAb含量的變化。方法 選擇甲亢(GD)患者,橋本甲狀腺功能低下者(HT),健康正常人組(NC)各40例,檢測NISAb、TgAb、TPOAb含量,比較NISAb含量與TgAb、TPOAb含量之間的相關性,并分析20例甲亢患者藥物治療前后NISAb含量的差異。結果 (1)甲亢患者NISAb與TgAb、TPOAb含量,相關系數(shù)R分別為0.90、0.85, P均<0.05,呈直線相關性,GD患者 NISAb與TgAb,TPOAb呈正相關,HT患者NISAb與TgAb、TPOAb含量,相關系數(shù)r分別為-0.64、-0.52,P均<0.05,呈線性負相關性。正常人群NISAb, TgAb,TPOAb含量之間,相關性分析,P值分別為0.63、0.22,P均>0.05,無線性相關性。(2)甲亢患者NISAb含量與正常人群對比分析,t檢驗, P<0.05, NISAb含量高于正常人群。HT患者NISAb含量與正常人群對比分析,t檢驗, P<0.05,NISAb含量低于正常人群。(3)甲亢患者治療前后NISAb含量對比分析,t檢驗,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 (1)GD和HT患者血漿NISAb含量與TgAb,TPOAb 含量之間具有相關性,GD患者血漿NISAb含量與TgAb,TPOAb 含量之間呈正相關,HT患者血漿NISAb含量與TgAb,TPOAb 含量之間呈負相關。(2) GD患者血漿NISAb含量高于健康人群,HT患者NISAb含量低于健康人群。(3) GD患者治療后NISAb含量明顯降低,差異明顯。
[關鍵詞] 鈉/碘同向轉(zhuǎn)運體抗體;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疾??;甲狀腺球蛋白;甲狀腺球蛋白抗體;甲狀腺過氧化物酶抗體
[中圖分類號] R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4)12(b)-0043-02
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疾病(AITD)主要包括甲亢(Graves或GD)、橋本甲狀腺功能低下(HT)及特發(fā)黏液性水腫、原發(fā)性甲減等。鈉/碘同向轉(zhuǎn)運體(NIS)是表達于甲狀腺基底膜外側(cè)的一種糖化膜蛋白,可介導胞外碘進入甲狀腺細胞[1]。NIS在甲狀腺癌,肺癌等疾病診斷和生物治療中均有不同的表達和調(diào)節(jié)作用[2-4]。NIS與其他甲狀腺自身抗原的關系,目前已知的甲狀腺自身組織抗原或抗原成分主要有TSH及其受體(TSHR)、TG、TPO 及 NIS,NIS 作為一個新的抗原成分,與其他抗原有一定的關系[5]。這些抗原都可以通過免疫系統(tǒng)刺激機體產(chǎn)生相應的抗體。用免疫印跡法證實了,多種AITD患者體內(nèi)有NIS抗體,其含量在GD高于HT。NIS介導的碘吸收,但其與甲狀腺功能的關聯(lián)性有待進一步研究[1]。因此,可以推測AITD患者NISAb可能與TgAb、TPOAb含量之間有一定的關系,查閱相關文獻,未見到NISAb與TgAb,TPOAb含量之間相關性報道,該文就此種關系是否存在進行了研究,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病例組為安陽地區(qū)醫(yī)院核醫(yī)學科近1年收集的門診60例和住院AITD患者20例(女40例,男40例),平均年齡:女(37.72±14.30)歲,男(38.04±12.77)歲,診斷依據(jù)為典型的臨床體征和實驗室檢測。健康對照組(NC)40例(女20例,男20例),平均年齡:女(35.68±11.67)歲,男(38.16±11.75)歲,均選取安陽地區(qū)醫(yī)院體檢中心健康人,健康對照組年齡分布、性別比例與AITD組一致,以上患者和健康體檢者均經(jīng)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同意。
1.2 方法
1.2.1 TgAb、 TPOAb檢測 采用電化學發(fā)光法,運用cobas e 601(羅氏公司生產(chǎn))全自動電化學發(fā)光儀,相應的試劑盒(羅氏公司生產(chǎn))放入機器中,把當天分離好的血漿加入到檢測樣品杯中,放入儀器,嚴格按照儀器操作標準進行操作,檢測完畢,記錄登記結果。
1.2.2 隨機抽取甲亢患者20例,采血做NISAb含量,然后給予甲巰咪唑藥物治療,30 mg/d,早晨飯前口服,或者口服131I口服液4-7 mCi,兩個月后來醫(yī)院復查檢測NISAb。
1.3 統(tǒng)計方法
計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x±s),用SPSS16.0計算相關系數(shù),并做相關性分析和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配對樣本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一般臨床特征
健康對照組年齡與GD組和HT組分布,年齡性別分布經(jīng)t檢驗,P<0.05差別無統(tǒng)計學意義。
2.2 檢驗結果
電化學發(fā)光檢測TgAb,TPOAb的含量和酶免法檢測的NISAb的含量,所有數(shù)據(jù)都經(jīng)過正態(tài)性檢驗,符合正態(tài)性分布,GD患者、HT患者和正常人對照組TgAb、TPOAb與相應組NISAb含量相關性比較,結果統(tǒng)計分析發(fā)現(xiàn)GD組TgAb、TPOAb與NISAb含量比較,r分別為0.90、0.85,P值分別為0.00、0.00,P均<0.05,具有正線性相關。HT組TgAb、TPOAb與NISAb含量,r分別為-0.64、-0.52,P值分別為0.00、0.00,P均<0.05,具有負線性相關。而正常組(NC),P值分別為0.63、0.22,P值均>0.05,不具有相關性。GD患者、HT患者和NC對照組NISAb含量方差分析比較,GD組與NC組,P=0.00,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GD組NISAb含量明顯高于NC組;HT組與于NC組,P=0.00,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HT組NISAb含量低于NC組;GD組與HT組,P=0.00,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GD組NISAb含量明顯高于NC組。見表1。endprint
表 1 GD患者、HT患者和正常人對照組TgAb、TPOAb 、NISAb檢測含量比較(x±s)
甲亢患者經(jīng)藥物甲巰咪挫治療2個月后,其血漿中NISAb濃度明顯下降,經(jīng)t檢驗,P=0.00,P<0.05,治療前后NISAb濃度,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2。
3 討論
目前研究指出[3]NIS 與 TPO、Tg 一樣是甲狀腺自身抗原,成為 AITD 的攻擊對象。該研究發(fā)現(xiàn)甲亢患者NISAb與TgAb、TPOAb含量,呈直線相關性,甲亢患者NISAb含量高于正常人群。GD患者體內(nèi)NISAb 陽性率明顯高于正常對照組的原因可能是[5]:(1)GD屬于自身免疫性疾病, 可能發(fā)生交叉免疫反應而引起NISAb 的出現(xiàn)。(2)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疾病時, NIS抗原性的改變可以誘導 NISAb 的產(chǎn)生。(3)GD 患者 NIS 抗原含量較正常人高, 相應地 NISAb 也可增多, 而 NISAb 的增多, 抑制攝碘作用, 是機體的一種負反饋。還有學者[7]通過 Northern 印跡雜交分析發(fā)現(xiàn)Graves 病患者甲狀腺組織的 NISmRNA 和蛋白表達增加 3~4 倍。
該研究發(fā)現(xiàn)HT患者NISAb含量低于正常人群。即HT患者血漿NISAb含量與TgAb,TPOAb 含量之間呈負相關。HT患者血漿中NISAb為什么會與TgAb、TPOAb具有負相關,有可能原因是NIS介導的碘流入甲狀腺細胞和TPO(甲狀腺過氧化物酶)介導的碘從甲狀腺細胞中流出平衡有關,因為HT患者中大部分TPOAb和TgAb會明顯增高,并且明顯比GD組增高,TPOAb含量增高可能是TPO增高引起機體免疫系統(tǒng)產(chǎn)生免疫應答所致,HT患者由于碘攝入減少(NIS含量減少),流出增加(TPO含量增加),甲狀腺激素合成減少, NIS含量表達相對減少,刺激機體免疫系統(tǒng)所表達的NISAb也相應的減少,該研究通過實驗初步驗證了上述理論。該研究還初步證實了GD患者NISAb含量高于正常人, HT患者NISAb含量低于正常人,與以前學者報道的結果具有一致性[5]。
此外該研究還發(fā)現(xiàn)甲亢患者經(jīng)藥物甲巰咪挫治療后,其血漿中NISAb濃度明顯下降,治療前后NISAb濃度,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該研究分析可能GD 患者在治療過程中, 體內(nèi)甲狀腺激素恢復平衡, 加速 NISAb 下調(diào)的趨勢, 使 NISAb 出現(xiàn)明顯的變化。
[參考文獻]
[1] 張木勛,吳亞群.甲狀腺疾病診療學 [M].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05:12-38.
[2] Takahiko Kogai,Gregory A,Brent. The sodium iodide symporter (NIS): Regulation and approaches to targeting for cancer therapeutics[J].Pharmacologyand Therapeutics,2012,135 (3):355-370.
[3] FrederikA Verburg,Boudewijn Brans, FelixM Mottaghy. Molecular nuclear th-erapies for thyroid carcinoma[J]. Metho ds, 2011, 55 (3):.230-237.
[4] Rui Guo,Yifan Zhang,Sheng Liang,et al. Sodium butyrate enhances the exp-ression of baculovirus-mediated sodium/iodide symporter gene in A549 lungadenocarcinoma cells[J]. Nuclear Medicine Communications, 2010, 31 (10):916-921.
[5] 沈耿,常向云,周婷,等. 鈉碘轉(zhuǎn)運體抗體在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疾病中臨床價值的初步探討[J].石河子大學報,2006(6):46-59.
[6] 潘云芳. 抗甲狀腺球蛋白抗體和抗甲狀腺過氧化物酶抗體檢測對甲狀腺疾病的診斷價值[J]. 醫(yī)學理論與實踐,2010,7(23):852.
[7] 胡華杰.血清抗甲狀腺過氧化物酶抗體檢測在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疾病診斷中的意義[J].現(xiàn)代實用醫(yī)學,2010,5(22):527.
[8] 厲淑紅,胡成進.血清TgAb、TPOAb檢測在甲狀腺疾病中的診斷意義[J].中國實驗診斷學,2011,2(15):347.
(收稿日期:2014-09-2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