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家平 黑龍江省克東縣昌盛鄉(xiāng)畜牧站 164800
白雙霜 黑龍江省克東縣畜牧獸醫(yī)局 164800
硒和維生素E 在動物體內協(xié)同發(fā)揮著抗氧化作用,防止動物組織免受損傷。因此通常所說的維生素E 缺乏癥,實際上是維生素E 和硒缺乏癥。
維生素E 或硒缺乏癥可導致畜禽肌肉營養(yǎng)不良,又稱為白肌病。硒缺乏的狀況主要取決于原料產地的土壤含硒量,通常情況下花崗巖或浮石土壤缺硒。近年來牛發(fā)生該病的幾率越來越高,可能是由于成品飼料價格太高,很多牛場采用自配料的緣故。維生素E缺乏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飼料作物類型及儲存時間等因素。一般情況下,青綠牧草、青貯料、干草及甘藍的維生素E 含量很高,谷物、優(yōu)質風干鮮草、青貯玉米及酒糟也含有充足的維生素E,但是質量差的牧草、稻草及塊根作物維生素E 含量很低,需補充相應添加劑。維生素E 含量隨飼草料儲存時間的延長而降低。魚肝油、魚粉、豆粕及亞麻油與含高不飽和脂肪酸的飼料同時飼喂時,會因發(fā)生氧化和變臭,導致維生素E 分解。谷物飼料濕度過大或與丙酸一起存放也會使維生素E 減少。正常情況下,生長牛需要150mg α-生育酚,而犢牛替代乳中的α-生育酚濃度應為300 國際單位/kgDM(干物質),且應添加抗氧化劑。
維生素E 缺乏會影響肌肉功能,特別是心肌、骨骼肌及腹膈肌。該病可見于缺硒或缺維生素E 的母牛所哺乳的犢?;蝻曃谷蔽蛉本S生素E 的犢牛。不飽和脂肪酸進入肌細胞后發(fā)生沉積,隨后被氧化成脂質過氧化物,該過氧化物能導致肌細胞變性和石灰化。維生素E 能防止肌細胞內脂質過氧化物的形成,而硒可與多不飽和脂肪酸中的許多不飽和鍵結合。
當牛發(fā)生硒缺乏癥時,有時會發(fā)生猝死綜合征。犢牛先前表現(xiàn)正常,但在飲水或吃料后30 分鐘內突然倒地,通常1 分鐘內死亡,死亡率100%。急性肌營養(yǎng)不良發(fā)病同樣很急。病牛精神沉郁、側臥、呼吸困難、心率不規(guī)則(通常達150~200 次/分鐘)。但病牛完全清醒,直腸溫度和視覺反射也都正常。大多數(shù)病牛6~18 小時內死亡,死亡率幾乎為100%。最常見類型為亞急性肌營養(yǎng)不良,死亡率為10%~40%。臨床癥狀根據(jù)肌營養(yǎng)不良發(fā)生的部位而異,病牛僵直站立,不喜運動,動時步態(tài)僵硬,牛通常體弱,不能久站。許多病例步態(tài)異常,運動時跗關節(jié)扭轉,有時相關肌肉腫脹、僵硬。病牛完全清醒,體溫及呼吸頻率正常,僅心率有時會升高。由于免疫抑制,機體對肺炎等疫病的易感性增強。
剖檢猝死綜合癥病牛,通常無肉眼可見損傷。其他類型可見肝臟和肺臟充血,心肌略顯蒼白。急性肌營養(yǎng)不良的病牛,膈肌及骨骼肌有局部條紋形成,肌肉形成雙側對稱的白色或灰色區(qū)。心臟肥大、變性,肺部充血、水腫。組織形態(tài)檢查無炎癥變化,但有透明變性和凝固性壞死等變化。亞急性肌營養(yǎng)不良通常無心肌損傷,但骨骼肌會出現(xiàn)雙側灰色或白色區(qū)。
病牛血液谷胱甘肽過氧化酶濃度降低(正常>23國際單位/mL RBC,硒濃度為0.63μmoL/L),血漿肌酸磷酸酶和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水平升高,血液維生素E濃度降低(正常為3.0~18.0μmol/L)。此外,還可檢查肝臟及腎臟硒的水平(正常3~30μmol/L)。
根據(jù)缺乏情況補充維生素E 或硒。注射DL2-α-醋酸生育酚6 國際單位/kg 和注射亞硒酸鈉0.1~0.15mg/kg,也可使用長效硒注射劑。此外,還可采用網胃投放硒丸或可溶性含硒玻璃珠的辦法補硒。飼料中適量補充維生素E 及硒制劑,哺乳母牛和懷孕母牛應注射維生素E/硒合劑,以滿足犢牛生長需要。
生長牛的飼料應保證0.1mg/kg 硒的含量,且每頭牛每天補充150mg α-生育酚,懷孕母牛產前2個月添加維生素E。對牧草按75~150g/hm2施用含亞硒酸鈉的肥料,或者按17.5g/hm2的用量表面撒粉或噴霧。